第二十六章 思而不覺
“那人自稱機緣者,他找上門來,說我們夫婦兩人命劫將至,而且只有一人能活下來……”
記憶中機緣者來的那一天正逢山中風雪肆虐,淇澗坐在爐火邊邊看書邊打著哈欠,天色將昏時,忽聞有人在敲蛇洞的門。
開門一看,門外站著一個身披碩大的斗篷的人,他全身包裹得嚴實,寬大的風帽幾乎將他的臉全部遮住,叫人看不清楚面容,他身上落滿了雪,渾身透出令人不適的冷氣。
淇澗還以為他是附近的村民在山中迷了路,便邀請他進屋中暫避風雪,豈料那人一開口便道明來意,令兩人震驚無比。
他道:“我有辦法助你二人躲過這次命劫,只是需要淇澗與我締結(jié)一個契約。”
淮山夫人只覺得莫名其妙,“啪”地一下將木門重重合上,不滿道:“哪里來的嘴臭東西,憑什么相信他!”
淇澗牽起她的手,示意她平息怒氣,溫柔笑道:“夫人說得是,沒了你,我絕不獨活,咱們一起去到往生界做一對鬼怪夫妻也是可以的,管他是什么命劫?!?p> 說到這句“絕不獨活”,她心口便一陣絞痛,潰不成聲。時依聽了,也不禁露出憐憫來。
“可是那以后不久,怪異的事情接二連三的發(fā)生了,我們面上雖說不信,但心里卻逐漸在乎起機緣者說的話來。終于有一天,夫君瞞著我偷偷去找了他……后來的事情我一無所知,所謂的命劫沒有到來,我本以為我們夫婦二人又可以像從前那般逍遙快活,沒想到那日,他卻不告而別……”
松千影俯下身問道:“機緣者要他去做什么事?”
淮山夫人看了一眼空棺:“不知道,我遍尋不得,再到后來,就聽聞我夫君已經(jīng)被人封印在空緣之間,我本想追隨夫君而去,但不知是何緣故,我竟成了不死不滅之軀。冥冥中感應(yīng)到夫君在向我呼救,于是便踏上了這條路。終于費盡周折地將他的尸骨從空緣之間取出來,沒想到……”
她嗚嗚哭泣,再說不成話。即使她現(xiàn)在用的是書生的身體說這樣的一番話,時依也不覺得有突兀之感,更加同情起這位夫人來。她悄悄看了黎惑一眼,神色之間多有冷淡,方才他將劍刺進道士的心口時冷漠果決,絲毫沒有猶豫,她只感覺這樣的黎惑有些陌生。
正欲讓這位夫人撤了術(shù)法,放眾百姓回去,卻見縣令不顧眾人阻攔,自龍宮中疾步走了出來。
“別信她的鬼話!她在騙人!”縣令的語氣中有驚恐。
時依警覺地問道:“怎么了?”
縣令顫聲道:“師爺……不見了!一定是她!這妖怪還在害人!”
“你先別著急,師爺方才不是與你一同進里面去了嗎?”黎惑將他們救下之后,他們一行人便直接進了龍宮,這個是她親眼所見,應(yīng)當不會再遇到什么危險。
縣令急道:“是呀,方才在凝神聽幾位談話,再一回頭,師爺不見了!我朝人群里喊了幾聲,也不見人回應(yīng),都說沒見過?!?p> 時依略微思索,問道:“可有師爺?shù)碾S身之物?”
縣令將一串念珠交給她:“只在地上撿到這個,師爺平日里常將這串念珠拿在手里,姑娘看可以嗎?”
時依接過,催動心法,循著氣息一探,皺眉道:“不對啊,師爺就在那里面啊,你認真找過了嗎,也許是跟誰閑聊,忘記回應(yīng)了。”
“找過了,都找過了,就是沒有,師爺從來都是寸步不離,這種情況下怎么可能不打一聲招呼就擅自離開?!?p> 這就奇了怪了,那邊一群百姓探頭探腦地往這邊張望,見外頭動靜變小了,膽子也大了一點。
時依對黎惑道:“黎惑,你覺不覺著這龍宮有點古怪?”
黎惑仔細觀望了一會,道:“沒有?!?p> 他嘴上說沒有,但是立即邁開步伐就往龍宮走去。
“但如果有東西進到里面去就不一定了。”
時依心中靈光一閃,扭頭對松千影道:“師兄,你在外面守著,我進去看看?!彪S后大步跟了上去。
還沒有邁進門,又有一對夫婦慌慌張張的跑了出來,啜泣道:“老爺,我家小寶找不見了,方才還在這里的,轉(zhuǎn)眼就不見了……”
縣令寬慰道:“你們先別著急,先讓這兩位看看?!?p> 時依問道:“你們方才是在什么地方發(fā)現(xiàn)他不見的?”
那對夫婦心焦,急忙帶著時依進到龍宮里。
龍宮里面大而寬敞,廳門正對的是一個空的寶座,寶座后靠一根漢白石雕柱,上雕飛龍盤繞,須發(fā)飛揚,異常神采。此刻,神龍龍首及龍身被人好好地安置于一側(cè)的案桌上。
方才那般混亂之下,竟然還有人能顧全龍首,將它完好無損地帶進來避難。此等摯誠,莫說神龍,任何一個金仙來了都要深受感動。
那夫婦指了指一個偏僻的角落:“就是這里,方才小寶說想要去拜拜神龍,我們就由他去了,誰料想,一個轉(zhuǎn)身就不見蹤影了?!?p> 時依蹙了蹙眉,對縣令道:“再找找,師爺就在這里面?!?p> 于是人群中此起彼伏的叫喚聲響起,從樓下到樓上,又從樓上到樓下,均未見人回應(yīng)。
時依再尋息一探,然而那指引的光點在大廳內(nèi)旋繞,遲遲無法落腳,直至消散。
看來,這里有什么東西干擾了術(shù)法。
時依問道:“你們這龍宮是何時建成?”
縣令回道:“最開始是二十多年前,那時這里只有一個破舊的小廟堂,里面供奉著一尊龍像,那時候玄城不似現(xiàn)在這般富裕,偶爾會有人來給神龍燒香,然而卻沒有想到要重建。到我前來玄城上任的那一年,城里發(fā)了嚴重的大水,一時間死傷無數(shù),浮尸遍野,加上當年顆粒無收,又有許多人沒撐過去。”
“大家都說,活在玄城幾十年來,從沒有見過發(fā)那么大的洪水,恐怕是什么不詳?shù)念A兆,無疑,我被視作那個外來的不祥之人。甚至還為此爆發(fā)了一場聲討集會,欲將我趕下任?!?p> 他語氣頗有無奈,在場年紀稍微大些的略有羞愧地低下頭,因為他們大多數(shù)都參與了多年前那場聲勢浩大的聲討集會當中。
“那時我正值壯年,抱負心極重,怎么可能就此放棄。然而無論我怎么解釋,如何有耐心,仍然不能被眾人所接受。就在我?guī)子麍猿植幌氯?,準備題書卸任的時候,來了一個高人。是他點醒眾人,此為妖禍,并非天災,并親自施恩將妖怪除去,這才解除了眾人對我的誤會?!?p> “他臨行前曾說,此種妖物,玄水河中的神龍原本可以鎮(zhèn)壓,然而那間廟堂煙火太弱,不足以請得動神靈,才有此災禍。于是,在我上任的第二年,便依照他的提議,將河島廟堂重新翻修了一遍,并選了每年龍?zhí)ь^的日子前來祭拜,那以后果然從未發(fā)生過那樣大的災禍。再后來,玄城這方越來越富裕,眾百姓便提議將廟堂修精修大。算起來,真正建成這個樣子應(yīng)該是在五年前。”
縣令嘆了口氣:“也怪我,若不是太過于相信這些,也就不會被那名道士給騙了?!?p> 一旁的百姓紛紛安慰道:“大人,這事也怪不得你,我們大家伙都有份,要怪就怪他太過陰險,才惹出今天的事情來。”
時依又問道:“那名道士究竟是什么來歷?”
縣令搖頭:“不太清楚。大約一年前,城中有位石匠莫名失蹤,我們府衙尋了兩個月,仍然毫無線索頭緒。也就是那個時候,這名道士突然出現(xiàn),獻上一張奇怪的蛇皮,他自稱神不知,道明石匠是被妖物所害,而他已經(jīng)將那蛇妖降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