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少不讀蘇軾?只因:
若年輕時就常常妥協(xié),
它會讓你后半生空留遺憾,
蘇軾的一生,風雨、陽光都有,
登過高峰,嘗過美食,不缺什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公元1171年,辛棄疾到南宋的第九年。
歸來的心愿未能實現(xiàn),君王不重用,
元宵節(jié)目睹滿城火樹銀花,
酒后慨嘆無知音,唯有孤芳自賞。
為什么老不讀辛棄疾?只因:
若老來還未尋覓到生命的意義,
豈不白白虛度了許多光陰,
辛棄疾的一生都在尋找,
找的是愛人,也是自己的初心。
蘇情深,思念釀成滿腔愁,
辛深刻,于無聲處炸響驚雷。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江城子》
蘇軾十九歲與十六的王弗結(jié)婚,
婚后二人恩愛情深,可惜未能攜手一生,
王弗27歲逝世,蘇軾悲痛不已,
十年倏忽而過,但思念不變,
其悲“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為什么少不讀蘇軾?只因:
若過早讀懂撕心裂肺的痛,
那一生都將帶著有傷的記憶前行,
蘇軾的雖經(jīng)歷了喪妻之痛,
卻能靠對儒釋道的領(lǐng)悟慢慢化解。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公元1181年,辛棄疾早已被免職,
閑居帶湖,左右無事,去了博山游覽,
四周景色雖秀美,但他卻無心欣賞。
一腔愁緒無法排遣,唯有詩可抒發(fā)一二,
人至中年,歷經(jīng)滄桑,方真懂愁之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