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士的聲音很是平靜,就像是在面對熟人時的悠然與神閑。
而這樣的語氣態(tài)度只能說明一件事,他沒有說謊。
因為問心無愧,所以底氣十足,所以從容不迫。
“就算是我這樣的人,在‘動手殺生’這件事上,也是多有不愿的?!?p> 言下之意便是,借刀殺人可以,親自動手卻是不行。
這一點倒是讓李佑想起曾經遇見過的一個人,那個人也信奉著雙手不染殺業(yè)的信條。
只不過那人是受“規(guī)矩”所限,而眼前這人卻是興趣使然。
“還有什么問題嗎?沒有的話還請下一位。”東流看著莫于期若有所思的面孔,如是說到,“一次出手換一個問題,想必你也不虧?!?p> 商者之道,在于交易。交易之精,在于以物換物。但東流不是商人,所以他可以做到“買一送一”。
“沒有了,請。”受東流話語左右,文士一時間發(fā)現還真沒什么可問的,于是拱手一禮,便御風而去。
走的是灑脫坦蕩,因為他的目的已然達到。說起來,目的雖是達到,但收益卻近乎沒有。
因為東流的計策,是有一定“運氣”成分在里面的。所以這樣的獲得棋子的方法,不足以數次使用。畢竟這方法說白了,就是搶而已。
只是東流在“搶”之余,加上了“奪”,再以“奪”引來有心人的貪念,最后設計出這么一場戲。
“搶”的是棋子,“奪”的是人心。
事已至此,他那疑問的答案也呼之欲出了――若是沒有找到妖者的那枚棋子,他還可以在半路截下其它有棋子的人。
在場的十四人……雖然他只看見了除東流外的十一人,不過既然東流說有十四個,那便真有十四人。
在場的十四人中,包括他在內,還有三人擁有棋子。也就是說,如果東流在兩天之內沒有找到新的棋子,那么他便會在半路截下他們三人中的一人。
半途截下一人的危險系數不小,不過再拉上一些無關緊要的人一同前去便是。
雖說這樣一來,策士要臨時更改計畫,不過這點工作量,他莫于期都自信可完成,想必這東流也可以。
正是想明白了這一點,所以莫于期沒有繼續(xù)詢問,而是轉身離去。同時他也明白了一點,那便是東流在計策開始前所遇見的第一人,便是一名執(zhí)有棋子的人。而就在那時,這個計畫才堪堪萌芽。
至于他為何離去,當然是因為那里還有三顆棋子,而且他的盟友可能會有危險。
因為那只妖不是東流殺的,但棋子卻落入了他手中,這么一來唯有一個解釋,東流還有合作人。
這么想來或許便是那位滿身劍意的姑娘。
這些問題說來麻煩,其實也不過一念之間而已。想明白了前因后果的文士便向著姑蘇急急離去,留下儒衣少年在原地暗暗盤算。
盤算著……如何將策士殺掉。
之前就說過,李佑是一個正氣凜然的人。正氣者,浩然也。他這樣的人,可以放過算計他的人,可以放過利用他的人,甚至可以放過想要對他不利的人,但唯獨不能放過對“眾生”有害的人。
他是真正的正氣正大,是比天下間所有自詡正道名門之人還要正派的人。
正派,不是派別,而是本質。
所以一旦被他看作是“對眾生具有威脅”的人,他必定會想方設法親手刃之。
而東流的計畫,正是如此,這才讓這個清秀的少年動了真正的殺心。
這里便要說一下何謂正與邪。正者,行事光明,一心為人;邪者行事果敢,一心為己。
一心為己者,皆屬逍遙獨尊,目中無忌;為了一己之私,可行殘忍之法。
而一心為人者,則屬獨奉門法,渡人救世;為了心中所愿,可行生殺之事。
這便是二者的區(qū)別,也是他們根本上的不同,所以才有“以殺止殺”的說法,所以才有正道之修手執(zhí)道劍大殺四方之威。
而這里,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即――為了救一批人,而去殺掉另一批人,這樣做可行嗎?
面對這樣的問題,邪者或許邪邪一笑,抽刀斬向問話者;也或許冷然一笑――殺得?殺不得?
但正宗之人唯有一個回答,那便是……殺!
有違天理者,當誅!
有背人理者,當戮!
這便是正。一群人生或許并不光彩,但卻嘔心瀝血,苦心經營著人族繁榮昌盛的修士!
而李佑……此人熟讀天機門規(guī),再加原本逍易子殘缺記憶的影響,身為人族正宗的信念無時無刻不在澆灌著他,影響著他的成長。
所以,此時此刻,李佑心中所思所想,無不在于如何殺掉這名心狠策士!
數年前遇上張逸虛,那時候他的心念還沒有這般嚴重。不過縱使如此,當年的他,還是選擇帶著人回去。
回去,當然不是為了配合張逸虛,而是想乘機殺掉那名文士。只不過隨后一個人的出現,才將其心念打消,事后還承下一個還不清的人情。
“那你的問題又是什么?”
之前莫于期前來,是為求漁,所以東流想當然的認為李佑也是來“求漁”的。
所以神態(tài)間,不免有些高傲。這高傲持續(xù)了頗長的時間,直到少年一直面無表情的看著他時,高傲之態(tài)才放下,轉而生成另一種表情――陰沉。
陰沉是因為東流明白,眼前這個清秀儒生已然動了殺意。
態(tài)度轉變的很快,這也讓李佑覺得這人從頭到尾都在偽裝的感受更真切。
所以殺心……更盛!
對于東流而言,他并不知曉李佑殺意的源頭是什么,所以連“拖延”這一行為都不知曉該如何做。
“呵,既然想要殺我,之前又何必要出手助我?”
不過策士畢竟還是策士,既然找不到源頭,那便換一個角度,至少也能套到不少話。
“我從未想過救你,只不過若是之前你死在那個地方,情勢便不是我能掌控。而這個地方,豈不是很好的葬身之處?”
雖是行殺伐之舉,但說到底,少年仍是想要救濟。只不過救濟的對象從一開始就不是東流,而是那些人,也就是那所謂的……“眾生”。
“哦?那又敢問閣下為何愿行此等罪業(yè)之事?”
繼續(xù)的,東流一邊警戒一邊套話。根據對方的回答,他相信他可以做出許多選擇,也相信對方如果繼續(xù)和他深談下去,也會做出更多的選擇。
只是――
“人殺人,就該死?!?p> 清清淡淡,不含感情。但卻一語打破策士妄想,一語道破自己的心意。
而聽到這里,策士便明白了――這個人有病。
換個準確的說法,李佑是個異類。數千年來與外族上下交征,問這世間哪還有這般人!
有病,或者說異類,無論哪一種稱謂都無所謂。因為策士知道,這個儒生與自己之間是不得善了了。
“原來是正宗之人將我視作邪物嗎?”
以物自稱,想來這名策士并不把自己當人看,或者說不把自己當作一般人。
“既如此,那便請吧。試試你這正道門人,能否將我這邪道之修斬殺于此!”
厲聲起,策士手一揚,卻見一柄玉尺憑空乍現。尺身不過兩尺,通體晶瑩圓潤,看起來著實不賴。
靈力一轉,破空聲響,卻是策士手執(zhí)玉尺指畫方圓而來。
兵者,兇也。所以以度為量的尺,并不在兵者之內。但不在兵者之中,卻可以用作兵。
長約短劍,寬做闊刀。這樣一柄造型有異的古怪器物,正好可以借以施展刀法以及劍法。
當然,對于獨尊劍道或者刀道的人來說,這種兩不像之物,著實不堪入眼。
不過世間大多數劍術或者刀法,用尺來施展,并無不可。認真說起來,李佑同樣精于此道。
因為他手里也有一柄造型奇異,甚至連尺都不像的兵器――墨尺。
始見策士執(zhí)殺而來,李佑自然抬手以防。
圓者,天宇也,方者,地宙也。方圓,自然指的是此間天地。
策士執(zhí)玉尺殺來,目的自是先下手為強。畢竟李佑的修為表現的很奇怪,而且一直處于浮動之中。
這一發(fā)現讓東流著實詫異,但詫異之余也不禁思量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事。
當然,現在肯定不是深思的時候,所以當然是以拿下對方或者保命為重。
基于以上種種原因,所以東流一出手,便是全力之殺招――
劍法·霜封雪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