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又像極了一次戀愛的過程:從想盡辦法的變得如膠似漆,到想盡一切辦法遠離、拋棄、徹底絕緣。
但這里又是最能輕松坦露真實心聲的地方:幾乎每每在這里的交流,都是隱私的最高級別。我和大姐如果同時在廚房里忙碌,就會共情的聲討老爸如今的種種令人不快之處。
“如果當年他們能想明白,就根本不需要生下我來?!崩洗蟊г埂?p> “反正再怎么躲,你排第一,是大概率出生的,怎么都躲不掉。”我加料。
“是外婆帶我的,我記得老媽總是特別嚴肅,很厲害,我們都不敢親近她?!贝蠼銓τ谕馄诺挠∠筇貏e深,而對于我來說,因為那時她很快就回江蘇老家了,倒是印象不多。除了一聲一聲大聲叫我的聲音,那個印象很深以外,幾乎不記得什么了。
關于江蘇老家,父母因為都是十六、七歲就離開了的,所以他們能說出來的故事,也并不算多。但偶然說出來的情況,卻讓我們象一個個碎片拼命一樣的,能感受到純鄉(xiāng)野的農村孩子成長時,對大自然的自我探索,而心智的機敏與自然共通。
就象關于鮮花:看到電視上,有熱帶地區(qū)的女子們,每天都在自己頭上插新摘的鮮花,而不是我們常用絨布、絲絹、塑料、金屬等制造的假花時,我們剛剛表示了羨慕,老媽就輕描淡寫地說:“我們小時候,都是戴鮮花的。就直接摘了,插在盤好的發(fā)髻上。”
“那不很容易蔫掉?”
“有辦法呀!一般到了晚上,我們會把花掛在房檐上,晚上會有露水,泡一晚上,又好了,還能再戴一天。”
沒想到,在江蘇鄉(xiāng)間,還有這樣的一種便利的美好。
再說起老媽的鄰居。
“我們家小的時候太窮了,都沒有褲子穿,白天都鉆被子里,誰出門誰穿那唯一的一條褲子出去。唯一一次有衣服穿,是鄰居那個油坊的姐姐送了我一套衣服。她們家每天都榨花生油,先炒香了,再榨,整個莊子的人都來他們家買油。他們的家總是香香的,味道都飄到我們家里來?!边@可能就是老媽特別愛吃花生的原因。
“還有一個鄰居是做古箏的,有一年做了好多,都賣不掉,后來就搬走了。”沒想到老媽的鄰居中,還有那么高手藝的人。
再把老媽家鄉(xiāng)的名字往古代里一碰,江都啊,那可是當年隋煬帝三下江都,連命都丟到這里的地方呀!曾經的輝煌再怎么被歷史湮滅,總有一些亮點高光的東西,還是散落在了民間,而老媽雖然沒有機會讀書,也沒有機會見識曾為舊都的家鄉(xiāng),但留個做“古箏”的鄰居,倒也說得過去了。
不知道歷史如何往復,才能舍得清得干干凈凈、毫無痕跡。
雖然不知,但老媽在不自覺地傳誦著古語:“一點也不啞瓜”———其實她是在說“一點也不雅觀”;“曹糟”———其實她是在說“朝早”;“我們家小姑娘還一直陪我們呢”———真希望她說的“小姑娘”是真的“小姑娘”———我,已是年近47歲,因為還未出嫁,家中排行最小,所以在老家就還得一直這么被叫成“小姑娘”。
用揚州話讀起來的古文,似乎平仄、押韻什么的,都很對勁兒。
那我們所說的標準普通話,又到底是否被全盤北化了呢?這還真說不清,留給語言學家和歷史學家去探討吧!
正因為都活在不斷變化的歷史中,我們就不得不順著祖宗的規(guī)矩,快過年了,就要準備過年的一切規(guī)程:早早準備著年貨、調整著時間、盤算著如何開啟全新的一年。
對我來說,年前的動力———采購力,全部來自于手上的現(xiàn)金流,可付完最后一筆喀什的物業(yè)費之后,再留了2000元的稅金,還剩下一筆1300的社保和700的房屋月供,就沒剩下什么了,于是,這出去采辦年貨的熱情就下降了許多。
再加上陪伴了我們WLMQ人民25年的老北園春已經搬空了,也失去了平民的狂歡處。
好在政府的春節(jié)儲備菜下來了,限購一人一顆的大白菜,僅售1元一公斤,于是整個廠子的退休職工都被激發(fā)了熱情,冰天雪地的,都不在家里窩著了,全跑出來,跑去平價社區(qū)蔬菜商店里排起了長隊,一天只有兩次排隊的機會,一個只有一次限購一顆大白菜的機會。
為了享受這個一元一公斤的福利,老媽甚至不讓我洗碗了,讓我趕緊沖去擠到老人堆里去,搶一顆“天大的好處”回來。
我跑去一看,沒人排隊?。柕陠T,人家說明天早上再來。于是我就先回小窩里,剛剛準備午休一下,大姐的電話響起:“趕緊過來!媽不是讓你過來排隊嘛,都排了一大隊了!我給你占位置了?!?p> 又趕緊穿起厚厚的衣服,下樓,沖到社區(qū)商店。
還真是,就這一來一往的,剛剛我過去的時候,明明是沒有人的,此時,人都排到了門口。
大姐大聲打著招呼,讓我過去??墒沁@一隊人已經塞死了這條路口,我就只好繞道從另外一側過去,怕大家以為我是故意來插隊的,還和大姐大聲有默契的問答著:
“我剛才來了沒有人排??!”
“誰說不排,你就不能多等一會兒?”
“可是我問過店員小伙子了,他說今天沒有了?!?p> “你聽他胡說,他就不想讓你來,這種事能少一個是一個,你個傻瓜?!?p> 站在大姐身后的,是我們小學同學的媽,一個高大美麗,曾經是解放汽車駕駛員的運輸隊的唯一女司機。她是知道我家情況的,所以也沒有說什么,只是任憑我和我大姐有點略顯夸張的交談著,好讓我安心地站在大姐前面。
隊很長,似乎除了我倆聊天以外,其他人都在盼著快點“放菜”。
是的,大家排隊,等店員給每一個人“發(fā)”一顆大白菜,然后大家再排隊去交款。
“老板,現(xiàn)在發(fā)不發(fā)?”店員從貨架后高聲詢問著門口收銀處的年輕小伙子,今年這一版承包本社區(qū)蔬菜平價商店的,從以前的那對河南夫妻,換成了來自廣東韶關的客家人小夫妻,還有一個不到兩歲的小兒子。
小伙子用客家普通話高聲回應:“再等一下?!?p> 似乎看著大家排隊,是一件有樂趣的事。小伙子享受著他的限購權力。爺爺奶奶輩們的排隊人群不愿意了,大家都發(fā)議論,埋怨著:“為啥還不賣?在等啥?”
終于,又壓了一會兒時間,小伙子店長覺得這個“節(jié)奏”不錯,可以了,就對著店員高喊:“可以了。”
于是,排在我前面的4、5個老人,身形、動作變得無比迅捷,很快沖到前面抱走了屬于他們的,排了半天隊的,那一顆珍貴的“天之低價”大白菜。
我也很愉快地抱上了我的那一棵,等去款一臺一交錢:“3塊1”。
果然是便宜,這三公斤的大白菜,可是把今年的餃子給解決了。
嘯寂
感慨老媽其實不自覺地傳承了很多歷史而不自知,春節(jié)享受政府福利排隊買到了一元大白菜?!安恢罋v史如何往復,才能舍得清得干干凈凈、毫無痕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