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亂世女參軍

65 什么都沒變

亂世女參軍 蜀山臥月眠霜 2222 2018-08-28 11:41:13

  高義在抵達襄庸郡時接到皇城下達的圣旨,說魏興郡的義軍降而復叛,讓他前去平亂,消滅義軍后原地駐扎。簡言之,就是不讓他回長安。

  詔令一下,最驚奇的是滿朝文武——莫非新皇帝的翅膀長硬了?有隱忍許久的朝臣為此感到振奮,干脆上書請皇帝殺了高義,但皇帝對此按下不提。當然也有人請求招高義回京,結(jié)果被皇帝貶了官。

  說起來,這些被貶的人倒是最心安的。萬一高義盛怒之下?lián)]戈向闕,到時候改朝換代,他們還可以捧出之前上的折子對高義表明忠心。貶官,總比身首異處強。

  從襄庸郡到魏興郡還有一段路程,朝野上下惶恐地等待著高義對詔書做出反應。奇怪的是,高義似乎沒有任何意圖抗旨的跡象。

  高衍和離容是從荊州刺史口中知曉此事的。荊州治所在武昌,武昌可說是此行的中點了。過了武昌,他們就要駛?cè)腴L江的支流漢水,一直上行到魏興郡,再改走陸路。若高義真的聽從詔旨屯兵魏興,那么他們就會提前相遇。

  荊州刺史姓樂名玄,字長康,是一個年僅二十六歲的青年人。他這刺史與揚州刺史蕭馥和江州刺史譚容舟不同。蕭馥與譚容舟都兼都督本州軍事,但樂玄沒有軍銜,只管州政,是所謂的“單車刺史”。這,跟他的資望與出身都有關系。

  “二位還有什么想問的么?”

  樂玄對高衍與離容十分客氣,他是高義提拔的寒門庶族,當然不會不給高義的親弟與義妹幾分面子。

  突來的變數(shù)令離容有些不知所措,她一怕高義直接攻入長安取了蕭旸的人頭,二怕蕭旸真的咸魚翻身,跟高義正面交鋒,最后憑著長安城內(nèi)支持皇權的力量占據(jù)上風,要了高義的命。

  且不說誅高義三族一定會把自己牽連在內(nèi),就算只讓高義一人死,那也畢竟是干娘的親兒子,還曾在地道中留下自己的性命。以私心來說,她是不希望高義早赴黃泉的。

  “下官聽說魏興郡的義軍被朝廷招撫甚厚,他們要的也不過是財寶和良田,有什么理由再起干戈?”離容問。

  三人在黃鶴樓頂層憑欄而立,面對著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原本離容是不想來這里耽誤時間的,但隨行人員都需上岸補給食物與生活用品,她也得向荊州刺史打聽一些有關關中形勢的消息,所以順便走了這一趟。

  樂玄天生眉眼彎彎,面無表情時也仿佛在笑,看著讓人覺得不大嚴肅,但又好像有超過年齡的沉穩(wěn)。他回道:“聽說,是因為義軍首領之子強搶民女,被魏興太守梟首示眾。”

  離容努力消化著這些訊息——真的是這么單純的偶然事件所致嗎?會不會是蕭旸讓人策劃了這場鬧劇,逼得義軍生亂,好暫時絆住高義?高義……是那么容易絆住的嗎?

  她偏頭去看高衍,想通過觀察他的神情推測他對此事的看法,但是徒勞無功。高衍眼中依然霧氣繚繞,叫人什么都看不出來。

  離容嘆了口氣,道:“長安城北有匈奴,南有義軍。早知如此,也許當初還不如留在洛陽?!?p>  樂玄卻笑著說:“崔小姐不必深憂。皇上既然讓大都督領著三萬中軍囤戍魏興,就是算定長安城現(xiàn)有兵力足以應對匈奴?!?p>  吹上黃鶴樓的江風越來越猛,起初是暖烘烘的,逐漸變得暖中帶涼,使人感到了一絲秋意。

  “江雨欲來?!备哐芎稣f了一句題外話,“我等是不是該回去了?”

  “呵,高老弟善于觀天?”樂玄邊說,邊將二人向樓梯引去,“天威難測,此番天子拒令兄于千里之外,想必高老弟也為令兄捏把汗吧?!?p>  高衍向矮他半個頭的荊州刺史送去一個令人眩暈的微笑,略有些神秘地說:“剛才樂大人說,天子之所以放心家兄囤戍魏興,是認為長安城留守的中軍足以對抗匈奴,在下卻不這么認為。”

  樂玄耳根一動,面向高衍,含笑的眼神中寫著“愿聞其詳”。

  “皇城遽下詔旨,使將領在外而不得歸。人道是天威難測,時局正在起變化。家兄若非誠惶誠恐地等待降罪,便該是暴跳如雷地準備反擊。可家兄是什么反應?他沒有反應。所以,不妨反過來想想?!?p>  高衍順著階梯向下行去,木制樓道容易吱啞作響,但他自小習武,腳步聲很輕。

  腳步聲很輕,不至于掩蓋人聲,但樂玄依然豎起耳朵,生怕錯過一個字。

  “也許,什么都沒有變。”

  高衍用十分平淡的語氣說出了這句話。樂玄頓感醍醐灌頂,離容也忽覺背脊生涼。

  也許,什么都沒有變。

  高衍的提醒太及時了,此刻不知有多少人想著應當如何下注——押蕭旸,還是押高義。

  押對了就是榮華富貴,押錯了就是夷滅三族。

  若他今日對樂玄透露的判斷沒有錯,那么說他對樂玄有救命之恩,也不為過。

  果然,樂玄忽地整衣斂容,對高衍這個官階比自己低的人行禮道:“樂某本由大都督提拔,此生必為大都督馬首是瞻,萬死不辭!”

  高衍倒沒有拒絕這不合禮數(shù)的恭敬,瀟灑地一揮折扇,道:“這也不過是下官的猜測,大人聽聽便罷。明哲保身是人之常情,何況江山畢竟是天子的江山,天下是皇室的天下。有些話,大人無需說得那樣早。有些事,大人也不必太過執(zhí)著?!?p>  樂玄呈現(xiàn)出一副被繞暈了的神態(tài)。接著他好像腦筋一轉(zhuǎn),想起了高衍與高義這對兄弟是人所共知的不和。或許高衍在他面前道破天機,并不是暗示他應繼續(xù)效忠高義,而是高衍自己想要收買他的心?

  于是樂玄回道:“樂某有恩必報,既感念大都督的知遇,也會銘記三公子的好意?!?p>  離容聽二人打著官腔,咬咬下唇,沒有作聲。

  從建康走到武昌,路程只過了一半,她就已經(jīng)兩次懷疑到底該不該將密信送出。

  第一次,是意識到高義在朝并非沒有作為,或許由他一人主政,強過君相分庭抗禮?

  第二次,是擔心高義人雖不在長安,但皇城依然在其掌控之中。如此,她若稍有不慎,不只自己必死無疑,同一條船上的人也會萬劫不復。

  是的,要反過來想想,反過來想想。

  高義何許人也?他連在嫡親兄弟的府上都安插了自己的耳目,他會任由皇帝在長安城內(nèi)大展拳腳嗎?他人在長安城中時,說不定還有可能懈怠一絲一毫。他人不在長安城中,恐怕那籠中的皇帝愈加插翅難飛!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