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帶著率土之濱混三國

第四百二十二章成都,我來了

帶著率土之濱混三國 太原王某 2084 2019-08-19 08:00:00

  宕渠,古竇人國都,宕山與潛水交匯處。

  杜濩先人及板楯七姓不是沒想過殺回宕渠,重立竇國,可惜漢人太多,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在米倉山討生活。

  杜濩再次進入宕渠城,宕渠已落入其手,輕松的難以想象,張任以敗兵入城,龐樂并沒有懷疑,反而讓其助守城門,巧了搭伙計的就是嚴顏的舊部,幾人一拍即合,在龐樂巡城時將其斬殺,而后打開城門,迎板楯蠻大軍入城。

  杜濩入城后并不騷擾百姓,反而殺了一批趁機作亂的**,又立嚴顏舊部為宕渠長。

  杜濩體會到招降納叛的好處,以嚴顏為前鋒,張任副之。

  二人所到之處,村聚無不開門納降,一口氣殺到墊江城,墊江今合川,乃古巴國別都,嘉陵江、涪江、渠江交匯處。

  更是金牛道通往蜀軍的咽喉要道,重慶的北大門。

  杜濩若攻下墊江,就斷了閬中、葭萌、白水諸關數(shù)萬蜀軍的歸路,甚至不用打,只要堅守數(shù)月,諸關蜀軍都得不戰(zhàn)而潰。

  駐守墊江的乃趙韙族弟趙部,此人也是一員悍將。

  雖然被嚴顏二人打了個措手不及,不過好在很快穩(wěn)住腳步,堅守城池,同時向成都劉焉、閬中趙韙求援。

  劉焉得知消息不由大罵趙韙無能,竟然被漢軍攻到墊江,罵歸罵,劉焉不得不再從蜀郡、廣漢郡、犍為郡的城池抽調兵馬,為保證一舉殲滅板楯蠻的反叛,劉焉親自率軍出征,以中子劉瑁隨軍。

  劉瑁新婚,剛迎娶隨劉范而來的吳懿之妹,其妹尚未及笈,為照顧東州兵,劉焉特令二人分居,待其妹成年后再洞房。

  劉焉如此,只因吳懿之妹有貴不可言之相。

  半個多月后,劉焉終于征調出兩萬兵馬,號五萬前往墊江縣。

  趙韙更是第一時間派大將李異回援趙部,墊江可關系到數(shù)萬蜀軍的安危,容不得有失。

  李異在趙韙特別叮囑下,日夜兼程趕到墊江,結果卻被杜濩伏擊,本人都被杜濩斬下首級。

  趙韙得到消息大驚,不得不從葭萌調兵回援,再與劉焉取得聯(lián)系后才不緊不慢的朝墊江進發(fā)。

  小小的墊江,此刻已有板楯蠻兩萬余,蜀郡四萬余,民夫青壯數(shù)萬,一時間人滿為患。

  雙方以嘉陵江、涪江行成兩大對峙集團,劉焉、趙韙、趙部儼然已成包圍之勢,杜濩不急著攻擊,劉焉三人自然愿意跟他耗下去,小小的潛水流域有幾多收成,糧盡板楯蠻必不戰(zhàn)而潰。

  夏去秋來,兩軍對峙有月余,不斷有板楯蠻及蜀軍加入戰(zhàn)場,而王玢亦重新兵發(fā)陽平關。

  而最不為人知的陰平道上正有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行走在艱難的路上,哪怕有向導在前引路,依然有不少士兵死在路上。

  相比杜濩、嚴顏一路順風順水,甘寧、文聘二人卻是吃盡苦頭。

  七百里荒無人煙的山道讓二人斧劈刀砍數(shù)月,才摸索出一條道路來。

  當二人抵達江油聚,看著炊煙不由相擁而泣。

  其實王玢早先就曾派人留意過陰平小道,張飛在陰平道大興土木,設文縣。

  分城的城主府升到五級,一萬多系統(tǒng)士兵皆是山地刀盾兵及弓箭手,這使得張飛在數(shù)年間拓地千里。

  參狼羌、白馬羌、大牂、薄申、龍橋等羌都被他殺得向西藏腹地逃竄,張飛依然緊追不舍,因為王玢曾告訴他,極南之地有個能跟大漢抗衡的孔雀王國,那里土地肥沃且都懶惰,可為大漢國土。

  張飛一心向南,對陰平小道就不太上心,只是派細作不斷繪制陰平小道的地形,小規(guī)模的整修陰平小道,唯恐被人發(fā)現(xiàn)失去效果。

  張飛的不在意及謹慎可苦了文聘跟甘寧兩個少年,如果不是之前立下軍令狀,又憑著一腔熱血,二人早退了。

  二人殺至江油,一邊向張飛報信,一邊順著涪江殺至涪縣,涪縣的縣兵早被劉焉抽調一空,二人憑借手中不足千人輕而易舉的攻下。

  攻下涪縣后,二人有了分歧。

  文聘想順著涪江殺到墊江支援杜濩,甘寧卻以為他們這千把人去墊江意義不大,還不如直搗黃龍,趁著成都空虛,突然殺至成都城下,說不定能一舉攻下成都,引劉焉回軍才是良計。

  文聘不以為然,憑千人就想破成都有些癡心妄想,他去墊江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告訴劉焉,翻越陰平小道的只有他們這點人,等張飛大部到的時候就能輕易殺進成都。

  二人一時爭執(zhí)不下,只好猜丁殼——比軍銜。

  文聘雖比甘寧大,軍銜、戰(zhàn)功卻沒科班出身的甘寧高,甘寧如今已是校尉銜,文聘還在士級打轉。

  甘寧隨即命令大軍渡涪江前往綿竹,誰都沒想到會有人從陰平道殺來,綿竹被一戰(zhàn)而克。

  這更刺激甘寧的神經,成都空虛一定要趁機攻下成都,成就攻蜀第一功,成為名副其實的校尉。

  朔方軍中有銜、職、爵三類劃分軍人的上下級,同銜不同職,職高為上級,同職不同銜,銜高為上級,同職同銜爵高者為上級。

  甘寧與文聘同職,可惜甘寧比其銜高,故為主。

  甘寧破綿竹,隨即進攻雒縣。

  雒縣乃廣漢郡治,離成都極近,劉焉抽調諸縣兵,唯獨沒有抽調雒陽兵馬,統(tǒng)兵者乃劉焉族子劉璝,手中握有數(shù)千人馬。

  甘寧殺至雒縣城下,劉璝已有準備,致使甘寧功虧一簣,甘寧懊悔未聽文聘之言。

  文聘獻計道:“吾師在任時常與蜀郡士族交好,百姓皆信服于他,吾師死百姓多憐之,你我不若過江入蜀郡,打著為吾師復仇的旗號裹挾民壯,不怕雒縣守軍不來追擊,野戰(zhàn)?怕嗎?”

  “怕他個球?!?p>  朔方軍最不怕的就是野戰(zhàn),甘寧不由為文聘的計謀大贊鼓掌。

  二人計定,以文聘過江招募尹端舊部,裹挾民壯,甘寧作出攻擊成都的假象。

  劉璝見甘寧真不要命的攻擊成都大驚,這尼瑪不符合兵法??!

  劉璝不能坐視不顧,只能率軍追擊甘寧,好在他謹慎的很沒能中伏,卻跟甘寧硬剛一場,結果很明顯大敗而歸。

  成都就像一個妙齡少女穿著薄紗呈現(xiàn)在甘寧眼前,甘寧心跳加速:成都,我來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