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公孫瓚之危
廣陽薊縣。
公孫瓚自滅劉虞后,就在薊縣及幽州大開殺戒募集糧草,接二連三的被袁紹阻擋前進之路,再加上遼東閻柔、上谷護烏桓營一個比一個實力強悍。
惹不起,咱總躲得起。
于是公孫瓚在幽州大索糧草,然后加固薊縣城防,令各地守將嚴防死守不得主動出擊,自己又大搞選美,每日沉浸在酒色中。
又恐被親信謀害,連身邊的護衛(wèi)都換成女的,傳令兵是健婦,皆穿鐵甲配百煉繯首刀。
平日里根本不出門,當然外面的人想見他更不容易。
這日,長史關靖硬闖進來。
“士起,這么慌張是做什么?”
公孫瓚頂著兩個黑眼圈出現(xiàn),面上還有些不自然。
廢話,他剛才正擁美而睡,如果闖進來的不是關靖,換個人非剁了他的腦袋。
“主公,靖探得消息:袁紹與王玢聯(lián)合,與發(fā)四路兵圍攻主公?!?p> 關靖恨聲說道:“主公再不振作,吾等死矣!”
公孫瓚忽略后面的話,忙問道:“哪四路?”
關靖深吸一口氣,道:“上谷太守張汛已調護烏桓營南下,遼東閻柔入遼西,袁紹欲送劉虞之子劉和北上,聯(lián)系其舊部鮮于輔、鮮于銀等?!?p> “這才三路?”
公孫瓚聽聞臉上緊張之色變得有些輕松,有些輕蔑的道:“閻柔要遼西,給他,孤有居庸關在手,給他張汛幾年,他都攻不破。”
關靖見公孫瓚有輕視之意,道:“主公,三路兵起時,袁紹必會自故安攻來,王德容戰(zhàn)檀石槐時曾走飛狐徑,此戰(zhàn)必會重走飛狐徑,一旦朔方軍跟袁紹合流,薊縣危矣!”
公孫瓚聽聞袁紹可能威脅到自己的老巢臉色一拉,單純的袁紹公孫瓚并不怕,二人攻略互有勝負,可唯獨朔方軍讓他極為忌憚。
公孫瓚幾經(jīng)生死,最危險的時刻好像都是在遇到朔方軍的時候,他的心里已經(jīng)烙上朔方軍的陰影。
“長史有何良策以教我?”
公孫瓚有些坐不住了,看朔方軍的戰(zhàn)績,幾無敗績,若朔方軍攻來,幽州還能保住嗎?
關靖起身道:“請主公屏撤婦人,召集軍隊,親臨戰(zhàn)場,飭令各部將領嚴守,合大軍于漁陽,防止劉和至幽州北,阻止袁紹跟劉虞舊部的聯(lián)合?!?p> “這,好吧!”
公孫瓚想了想道:“婦人有無罪,裁撤一事暫緩,孤這邊起兵前往漁陽,同時懸賞劉和的腦袋?!?p> 公孫瓚當夜募兵準備前往漁陽,他的詔令剛下,這邊消息就傳往鄴城與上谷。
袁紹召集諸文武商議。
沮授道:“主公,若公孫伯珪北遁,還頗為棘手,既然他想在漁陽決戰(zhàn),明公當配合他?!?p> 逢紀明顯不愿意,道:“公孫伯珪雖數(shù)次大敗,實力猶存,若與之決戰(zhàn),必得明公親率主力臨戰(zhàn)場,豈不讓朔方軍撿了便宜?”
沮授沒說話,他的好基友田豐出來,怒視逢紀道:“庸人之見,先前公孫瓚被主公與劉幽州困在涿郡彈丸之地,何以聲勢復壯?無他,唯敗劉幽州,盡得其眾,若主公得公孫伯珪十萬眾,幽州還不復為主公所有?!?p> 逢紀還想說什么,袁紹卻已做出決斷:“公與與元皓兩位先生所言極是,那就以公與先生為都督,前往鮑丘與公孫瓚決戰(zhàn),孤親率大軍為之后?!?p> “喏!”
沒了郭圖,逢紀有些孤掌難鳴,反而讓沮授、田豐壓的透不過氣來,看來是時候緩和跟許子遠的關系了。
許攸帶著劉和前往幽州北,一時間趕不來。
“主公,若朔方軍攻略薊縣后,南下攻我冀州,或黑山復起怎么辦?”
審配突然起身問道。
袁紹尬住,是??!黑山軍數(shù)次襲鄴城,殺傷袁紹不少心腹家眷,不可不防。
沮授出列道:“主公無憂,黑山楊鳳乃王德容的親信,此時王德容要剿滅公孫伯珪,豈會讓楊鳳搗亂,就算楊鳳也不足為慮,經(jīng)過這兩年的剿匪,楊鳳咸有勝績,亦不復先前之勢,只需留一將在此,只要楊鳳敢來,必要其性命。”
“好?!?p> 袁紹大贊,越看沮授越愛,差點就說出:公與,真是我的子房??!
公孫瓚跟袁紹的主力齊齊在鮑丘集結,閻柔已出遼西,經(jīng)過遼西走廊,欲直撲山海關一帶。
幽州北,許攸護著劉和迅速集結起上萬大軍,包括兩萬烏桓胡騎。
若只是召集劉虞舊部,根本無需許攸親自出馬,袁紹的另一目的就是為了拉攏烏桓胡騎。
王玢起自朔方,騎兵強大,公孫瓚起于遼西,也因騎兵強大,袁紹意在天下,又豈會不想擁有一支騎兵。
公孫瓚令其大將鄒丹嚴防死守。
鮮于輔等人,誘鄒丹出,于潞河大戰(zhàn),并大敗鄒丹,鄒丹緊守漁陽不出,鮮于輔等人遂圍漁陽,漁陽士族獻城,鄒丹死于城內(nèi)。
公孫瓚得到消息大驚,不等大軍集結完便強攻袁軍,沮授不與之戰(zhàn),一味防守,公孫瓚急攻不下,只能眼看著鮮于輔等人南下,閻柔離自己越來越近。
軍都關。
顏良率護烏桓營左翊衛(wèi)將士剛剛抵達軍都關,軍都關守將王門便開關納降,顏良得以長驅直入,奔襲薊縣。
關靖早有準備,堅守薊縣不出。
薊縣被公孫瓚加固,城墻高大,顏良人手不足,本該圍城,誰知顏良竟棄城而走,欲長途奔襲鮑丘。
關靖倉促之下率軍出城追擊,關靖剛出城,文丑率部至,急攻薊縣。
同時顏良殺了個回馬槍,殺得關靖大敗,關靖退回小城,又聽聞薊縣被文丑攻破的消息:“前若不勸將軍自行,未必不濟。吾聞君子陷人于危,必同其難,豈可以獨生乎!”
關靖當夜,率軍戰(zhàn)死。
朔方軍遂在幽州攻城略地,幽州各城池各驅公孫瓚所置官吏,前往顏良文丑處納降。
顏良文丑留張汛受降,二人直撲鮑丘。
公孫瓚四面楚歌,反倒不在急攻,而是坐困孤城,袁紹見顏良二人攻城略地,坐不住了,強令韓猛攻城,公孫瓚畢竟有十萬軍,一時間怎能攻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