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這近兩千匹馬,大宋現(xiàn)在軍馬三十到五十貫一匹,普通騎乘用馬十多貫,駑馬,駕轅馬也要十貫左右,所以僅僅兩千匹馬就花掉了史進近五萬貫錢。
而史進從來到這個世界到現(xiàn)在也不過一年時間,一年掙的錢也不過是十多萬貫而已,這還是占據(jù)了一個暴利壟斷行業(yè),加上人員招募,貨物運轉(zhuǎn)所以史進現(xiàn)在手上余錢不過萬貫左右。
萬貫家財聽著很多,但是用于戰(zhàn)爭恐怕是一個水花都濺不起來,所以史進不停的擴大生意規(guī)模,當(dāng)然史進從盧俊義這買馬,做生意到是其次的,主要是想在山東河北先囤積一匹好馬。
從現(xiàn)在算起明年林沖要上演風(fēng)雪山神廟,后年就是七星聚義劫取生辰綱,所以留給史進準(zhǔn)備的時間還有一年半,當(dāng)然一年半以后要是順利拿到梁山大統(tǒng)領(lǐng)的位置,那么后續(xù)這條獲得馬匹的渠道會一直存在。
要是有個萬一失敗了,那么史進打算退回西北,在秦嶺附近積蓄實力,伺機入川,然后攀科技樹,研究出火槍之后在出川定鼎天下。
當(dāng)然這種可能性很小,現(xiàn)在史進手里可以打的牌很多,自己有史文恭,王進,魯智深這樣的超一流武將,有朱武這樣的軍師,有史超,史定波,楊春,陳達,李忠這樣的一二流高手,還有林沖這個注定會倒向自己的高手。
所以史進覺得自己沒理由斗不過晁蓋一伙人,就算吳用有點小聰明,但是史進看來任何計謀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都是浮云。
談好了馬匹生意,史進和盧俊義的關(guān)系又近了一步,盧俊義也漸漸跟他聊起了自己的走私生意,明面上盧俊義在大名府經(jīng)營著一家翠云樓,然后有些田產(chǎn)。
但是實際上盧俊義一直從事著走私生意,大宋朝廷貪腐,加上對北地馬匹等物資的需求,所以對于走私查的并不嚴(yán)格,何況遼國跟大宋又是“友好鄰邦”本來就有貿(mào)易往來。
所以盧俊義走私的范圍就是鐵器,兵甲,鹽茶絲等物資,其中武器盔甲和馬甲是最暴利的,而北地過來的都是馬匹,皮毛和草藥等物資。
能干走私生意的無不是一地豪強,盧俊義能夠干成也全靠他一身武藝,史進聽說盧俊義還有兵甲渠道又是高興不已,這么好的資源不利用就太可惜了。
不過現(xiàn)在的盧俊義還是個良民,雖然做走私生意,但是他潛意思里還覺得自己是大宋良民,想要把他拉下水,怕是要費一番功夫。
史進自然不會像吳用宋江那樣做事無所不用其極,相信從明年開始通過一開始的馬匹交易,再到以后慢慢增加兵器盔甲那么到時候越陷越深的盧俊義就是想退出都來不及了。
這個年代通匪可是大罪,重則砍頭抄家,輕則流配充軍,到時候盧俊義就算知道了這是個坑他也不得不捏著鼻子往里跳了。
飯正吃到一半,一個俊俏后生走進來,盧俊義招手讓他過來介紹道:“這是我的家奴小乙,這兩天若是我不在莊上,師弟可以找小乙陪著在大名府逛逛?!?p> 接著盧俊義對燕青說道:“小乙,這三位都是我的貴客,這位是我?guī)熜质肺墓?,這位是我?guī)煹苁愤M還有他的族弟史定波,這幾天你陪著他們在大名府轉(zhuǎn)轉(zhuǎn)?!?p> 燕青拱拱手:“小乙見過諸位英雄,各位有事盡管找人來喚小乙就是。”
盧俊義招招手讓燕青陪坐,史進看著燕青暗暗羨慕盧俊義,這就像一個有收集癖好的人遇到自己喜歡的物品,燕青可是個優(yōu)秀人物。
他是盧俊義的心腹家仆。遍體花繡,善用弩箭,精通相撲,武藝高強,而且多才多藝,吹彈唱舞、各路鄉(xiāng)談、諸行百藝,無有不精。
當(dāng)然史進最欣賞的還是他的忠誠和聰慧,梁山交給他的事情都能辦得妥妥當(dāng)當(dāng),是梁山眾人中少有的能全身而退的人物,可見他見人見事之準(zhǔn)。
不過可惜正因為他的忠心,史進想要挖角變得很難,史進現(xiàn)在正缺的就是這種能獨當(dāng)一面的人才,不過有盧俊義在,相信燕青早晚會投入史進的懷抱,哎不對,這么說怎么蓋里蓋氣的?
飯后休息了一陣,傍晚燕青來叫史進幾人:“幾位哥哥,今日里大名府花滿樓有花魁梳攏,不如我們一起去瞧個熱鬧?”
史進本想拒絕,但是看到燕青和史定波一臉期盼的表情,想著膚白貌美的小姐姐也挑動了自己的心弦,微微一笑:“如此去見識見識也好?!?p> 幾人穿街過巷不一會就看到一處四層高樓,樓上樓下紅色的燈籠圍著紗帳,不少女子在樓上倚欄眺望,門口更是有龜公小斯在笑著迎來送往。
史進四人剛到門口立刻有龜公上前:“吆,小乙哥,您可是有日子沒來了,這三位想必是府里的貴客吧?里面請,今日如花姑娘梳攏正盼著你們這樣的年輕俊杰呢!”
史進聽到如花這個名字,腦補如花的外貌整個人都僵住了,跨出的步子也縮了回來,這個名字殺傷力太大,史進盡管知道此如花非彼如花,但是心里面如花的形象太過深刻,一時不知該不該進去。
燕青說笑著往里走,見史進猶豫,以為是害羞,連忙拉著一起進去,進去之后是一個穿堂,龜公一直把四人帶到后院一處亭臺處。
這個院子北面有一個秀樓裝扮的兩層小樓,樓下有個望臺應(yīng)該是用作表演,臺下是一個小池塘包圍著望臺,池塘里種滿了荷花,而史進個一大波客人正在望臺的另一邊。
這些人有商人,有學(xué)子,還有史進這般武人打扮,小斯穿插其間,各自圍城自己的小圈子有說有笑,燕青也是這里的???,把史進三人讓到一張桌子處,告了一聲罪就轉(zhuǎn)出去跟人打招呼去了。
這邊有三十多人以后,臺上古箏想起,眾人朝臺上望去,原來是助興節(jié)目,左右也是奔著最后的節(jié)目來的,所以大家也就坐下仔細(xì)的聽了。
這人雖然不是花魁,在古箏上的造詣確也頗為不俗,彈奏聲起清心悅耳的旋律立刻壓下了大家聊天的聲音,盡管史進不知道對方彈得是什么,但是還是覺得很好聽,史進不得不感嘆自古青樓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