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開局百萬兵

第63章 寡淡的年味

開局百萬兵 草林嘯 3212 2018-09-04 23:35:26

  起(自)十一號村村口的公示欄被村民圍的一圈又一圈,對于一年到頭過著千篇一律生活的村民們來說,今天算是看到一場西洋景了,一個個懷著新奇的心思相互交頭接耳,對著公示欄指指點點。

  公示欄是入冬后才立起來的,今天還是第一遭使用。

  “喜,你跟著夏人也有大半年了,你瞅瞅,上面寫的什么?”一位頭發(fā)都快要掉光的老頭拉著一旁的翻譯喜,指著公示欄上貼著的告示問道。

  翻譯喜,交通局的御用翻譯,本無氏,后因身份牌制度需要,就直接以職業(yè)“翻譯”為氏,如今已是一個體面的有氏者、朝廷公職人員,平時都是跟在工程隊后面四處奔波,這也是年底了才有機會回到老家休息幾天。

  作為公職人員,朝廷的一舉一動自然要時刻注意,這不,公示欄這邊一有動靜,他就立馬湊了過來,現(xiàn)在乍一聽老漢問話,不由得撇了撇嘴,雙手下意識的背在身后,一臉優(yōu)越的道:“這不冬天到了,天冷了嘛,朝廷憐惜百姓,怕我們凍出個好歹來,特意讓太醫(yī)局的大人們總結(jié)了幾條防治凍傷的小常識,呶,都在上面寫著呢,只要老老實實按照上面寫的做,不說一定不會凍著,怎么著也能改善許多?!?p>  “真的?”

  老漢不信,就他出生以來,一路游蕩過數(shù)個國家和地方政權(quán),就沒見過在意老百姓的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者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大概就止于征稅和征兵時短暫出現(xiàn)的一面,很模糊很朦朧,再不就是欺凌弱小的丑惡嘴臉。

  “別把外面那些蠢貨跟當今朝廷比。他們是騎在老百姓頭上拉屎撒尿的壓迫者,是趴在老百姓身上吸血的吸血蟲,他們從來就和我們不是一路人,眼里也從未裝下過我們。當今朝廷卻不一樣,他們是真正有為老百姓著想的,夏人入主以來,你有見過夏人的官主動欺負我們嗎?”

  翻譯喜竭力為夏廷維護,話說官方的宣傳還是很有效果的,最起碼像翻譯喜這樣的底層混混說起話來也能言之鑿鑿。

  自從混上品級后——正七品翻譯——翻譯喜對夏廷的認同感就蹭蹭蹭暴漲,而且這不是個例,絕大部分有公職在身的原住民都有這種轉(zhuǎn)變。

  這也很好理解,在夏國,他們是體面人,是官吏,沒有夏國,他們就什么都不是,只比茅廁里蠕動的蛆蟲好上那么一點,怎么選擇還用人教嗎?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自然而然!

  “這倒也是。”

  老漢想了想,發(fā)現(xiàn)大半年來還真沒有以往司空見慣的官吏欺壓百姓的事。

  不僅是這老漢,周圍聽到他們對話的村民都是一臉茫然,難怪總感覺有哪里不習慣,原來原因出在這里,一時間不由得對夏國好感倍增。

  青天大老爺啊這是!

  好吧,這一刻,他們?nèi)A麗麗的無視了往日里頂著暴雨烈陽勞作在工地上的前同胞們。

  “誒,喜,快說說,上面寫了啥?”老漢終于想起正事,瞬間就將心中的感動拋開,拉著翻譯喜就要往公示欄前湊。

  “木老爹,別拽,別拽,字大著呢,不用湊前面去。”翻譯喜好說歹說總算掙脫了木老漢的魔爪,心疼的捋著被拉皺的衣服。

  “衣服沒拉壞!”木老爹沒好氣的敲了翻譯喜一下,對翻譯喜那副小人得志的模樣頗為不滿,“磨磨蹭蹭的,快說!”

  翻譯喜無語,可沒辦法,人家是長輩,罵也得忍著。

  其實告示上除了漢語外,旁邊還用寶嘉語和盾奇語謄寫了兩份,用不著非得要翻譯喜這樣的“通夏大才”來讀。

  可惜,村子里讀過書的人太少了,即使是普及最廣的寶嘉語也沒幾個人看得懂。

  但是翻譯喜還是沒念成,就在他準備開口的前一刻,第四警亭的警長張啟陪著十一號村的村長炎瓦走了過來,宣講的任務自然落到了張啟頭上。

  ……

  《防治凍傷‘七勤’、‘五不要’》

  七勤:勤進行耐寒鍛煉;勤準備防寒物品;勤換鞋、襪和鞋墊;勤用熱水洗腳;勤活動手腳和揉搓面部、耳、鼻;勤互相督促;勤交流防凍經(jīng)驗。

  五不要:不要穿潮濕、過小的鞋襪;不要長時間靜止不動;不要在無防凍準備時單獨外出;不要赤手接觸金屬;不要在凍傷后用火烤、雪擦、冷水泡和捶打患處。

  ……

  引起凍傷的內(nèi)、外因:……

  ……

  凍傷后的應對措施和注意事項:……

  ……

  ……

  等張啟一字一句念完,并且還用寶嘉語轉(zhuǎn)述了一遍,確保所有人都聽明白了,然后村民們之間又吵翻了,嘰嘰喳喳的對告示上的內(nèi)容發(fā)表著評論。

  張啟笑瞇瞇的站在一旁,坐等好評,結(jié)果,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這什么讓我們準備防寒物品,還要勤換鞋襪,老娘要是有,還會被凍著嗎?”一個看起來性子就很烈的大媽掐著腰罵咧咧的道。

  “就是就是,當我們傻嗎,能穿的暖,誰還故意挨凍不成?”大媽的話立刻引起身旁一位大叔的共鳴。

  “鞋墊是什么東西?”有人不知所以的問旁邊人。

  “我怎么知道?我家就一雙鞋?!迸赃吶艘彩且荒樸卤?,這么高大上的東西完全沒聽過。

  “鞋子還要墊墊子,嘿,真精貴!”

  “……”

  底下吵吵嚷嚷,張啟心里只想媽賣批,太醫(yī)局的大佬們好像把事情弄砸了?!

  好在這時候下面的話鋒開始出現(xiàn)轉(zhuǎn)折,帶節(jié)奏的還是翻譯喜,他比張啟還著急呢。

  “那是針對富人的,天下又不是只有窮人?”翻譯喜義正言辭的說道,“上面不也有針對我們窮人的法子嗎?那啥,勤鍛煉,揉搓耳鼻,活動手腳,督促交流,這些都不要錢,只要用心,誰都能做到,朝廷將法子教給我們了,我們就應該感恩,如果死犟著不聽,到時候吃虧的還是我們……反正我是會照做的,就算今年趕不上了,還有明年后年。”

  “喜娃子說的好像也有道理。”

  “是啊是啊,后面那個用溫水進行快速復溫的法子就很好,準備回去試試?!?p>  “哼,誰知道這法子有沒有用。”

  “那你想怎樣?如果有錢,大可以去縣城藥房里買凍傷藥嘛,那個更管用,聽說君上用了都說好。”翻譯喜乜了某個不長眼的家伙一眼,“朝廷連御用藥都向百姓開放,足可見朝廷對百姓的關愛,這擱外面任何一個國家,想都不要想,有錢也買不到,難道你還想朝廷將寶貴的凍傷藥免費給你用不成?我輩雖然貧賤,但也不能貪得無厭?!?p>  這番話說的那叫一個擲地有聲,一時間震傻了一票人。

  張啟頓時產(chǎn)生一股錯覺,他好像在翻譯喜身上看到了萬丈光芒,那光芒啊,散發(fā)著的是人窮志不短的鐵骨錚錚,是捐軀赴國難的忠肝義膽……

  好吧,這肯定是錯覺,張啟冷不丁的搖了搖頭,甩掉了這個無稽的想法,不過,當他再次望向翻譯喜時,目光中滿是欣賞,想著是不是應該向上面大加保舉一番。

  別看他和翻譯喜現(xiàn)在都是正七品,但張啟的前途可比翻譯喜寬廣多了,所以心態(tài)上就不免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味道。

  相比較于張啟的贊賞,群眾的震驚,站在張啟身邊的炎瓦和幾個曾經(jīng)有過身份地位的中老村民則五味雜陳。

  ‘夏人的手段,當真了不起!’炎瓦兀自感嘆。

  從翻譯喜的態(tài)度可以看出,夏國在收攏人心方面的成就,這讓炎瓦等少數(shù)人不知該喜該憂。

  以炎瓦為代表的所謂見過世面的村民,他們的心里是矯情的,他們既想認命,又覺得不甘心,總覺得還可以搶救一下搞幾個大新聞,但心底深處,他們又不得不承認夏國大勢已成,特別是當三義城五天被滅的消息傳開的時候,不過,讓他們就這樣舔著臉湊上去抱夏國大腿,他們又做不出來,偏偏真正看淡名利的只是少數(shù)。

  哎,糾結(jié)。

  ……

  本地人沒有過年的習慣,因為民族成分復雜,所以山中平原的節(jié)日也很復雜,各個民族有各個民族看重的節(jié)日,反正不是同一天,日子千奇百怪,有的還能找出節(jié)日由來的典故,有的干脆渾渾噩噩的過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習慣成自然,至于為什么在這天過節(jié)根本沒人關心,關心了也沒用,因為不知道,這就體現(xiàn)出了文字傳承的優(yōu)越性。

  像諸夏,任何節(jié)日,哪怕過了幾千年,后人仍然知道為什么在這一天過這個節(jié)日,比如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七夕是同情或者說是歌頌牛郎織女的忠貞愛情,不一而足。

  而在諸夏所有的節(jié)日中,夏人最喜歡的還是過年。

  然而夏元年的年味卻顯得很寡淡,物資不充裕,沒辦法放手去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這不是傳統(tǒng)農(nóng)歷年,而是新世界環(huán)藍海地區(qū)的公歷年,雖說新世界新歷法,在新歷的最后一天過年無可厚非,但總感覺少了點味道。

  夏凡終于知道高招娣上次為什么嘆息,就是感嘆年關將近,卻沒有年味。

  “這是第一年,等過幾年人多以后,他們就會慢慢習慣,到時候是否為農(nóng)歷年大家也就看淡了,本來過年就是挑個日子闔家團圓,大家一起樂呵,圖個喜慶……哪一天,重要嗎?”

  侯府后院,夏凡如是對自己的四個夫人說道。

  “不重要嗎?”高招娣眨了眨眼,歪著頭看向他。

  夏凡就這樣望著她,默然無語。

  怎么可能不重要,那是所有人曾經(jīng)最美好的夢?。?p>  良久——

  “人總要習慣的?!?p>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