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代言情

佛系演技派

第三十五章 轉型

佛系演技派 計號 4230 2018-09-27 20:48:22

  湯悅這話一出,喬奕彬甚至懷疑自己和湯悅拿到的不是同一個劇本,畢竟他劇本也看過不少遍,怎么就沒從劇本里看出來這個呢?

  這時候,也顧不得什么面子不面子了,該問個明白的時候就是得問個明白,尤其是,他從看片會那天后就存了向湯悅請教的心思,此時不問更待何時呢?

  “小湯老師,既然都開了這口了,就給我再講得更明白一些吧,你是從哪里做出這些判斷的?又是什么時候問的關導或者李編?”

  說出這話的時候,喬奕彬心里也存了些忐忑,萬一湯悅說得有所保留,他到底是繼續(xù)問,還是就這樣算了呢?

  讓喬奕彬如此糾結的原因有些復雜,跟他與公司的分歧有關。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他就覺得差不多到了該轉型的時候了,現(xiàn)在他粉絲基礎也在,年齡也逐漸增長,再怎么吸粉總量應該也就控制在這個范圍內不會有太大的變動了,因此他是想逐漸接觸一點更厚重的題材的。

  但公司的意思和他自己的想法并不相同,公司覺得他現(xiàn)在還可以再多賺幾年快錢,貿然轉型那種更厚重的劇本,首先他之前沒有相關經驗,別說擔主了,重配可能就得公司花點代價去和資方磋商。

  其次,就是他現(xiàn)在的粉群的口味和這些作品并不重合,說不定官宣他接了這些作品以后粉絲還會暴動炸公司炸經紀人甚至炸片方,流量并不能成為他換來資源的助力。

  最后,就是他身上還掛著的那些代言了,簽署合約的時候對藝人的形象也有一定的規(guī)定,公司是準備在他讓他這棵搖錢樹再生幾年錢的,不管基于哪方面的考慮,都不是很贊同他的這個想法。

  喬奕彬理解公司的顧慮,正是因為理解,心才更涼,他怎么說也是公司的老人了,是他高估了商人心中念舊情的程度,所以,只是試探性地提過一次他便再也沒說過,在公司眼里,他是已經被說服了的。

  實際上,他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公司不會主動為他爭取,但不代表他自己私下談好的本子公司會拒,尤其是那些在圈內有些分量的導演、編劇、制片人的作品,這些人的作品,哪怕他只摸到一個配,公司都不會有什么二話說。

  合約結束還有三年,在這三年里他得完成自己逐步轉型的過程,并且,提前體驗一下沒有公司助力后的感覺。

  《老街》是他極為重視的一個機會,或許也是公司為他爭取的最后一個機會,班底里坐鎮(zhèn)的三座大山讓公司說不出個不字,甚至會全力為他爭取。

  但是,拍攝過程其實是讓他有些失望的,他已經幾年沒有做配了,還是這種有部分戲份在副導演的掌鏡之下完成的配,導演見面的次數都少,更別說編劇了。

  他不是沒想過放低身段去向關導或者李編請教一些問題,但是他確實掌控不好這個度,可以說他從拍戲開始就沒有接觸過這種類型的劇本。

  拍之前他其實做了不少功課,關導和李編的作品他全部仔細看過不止一遍,對于非科班出身,在意外參加選秀前幾乎不怎么看電影電視的他而言,完全理解作品中蘊含的深意是有些難度的。

  他之前拍的劇本,人物設計比較表層,恨不得就讓后期老師在人物身上做個特效,(這是男主,霸道總裁,懂?)(這是女主,美麗善良,懂?)

  運氣好的時候,會遇到不那么扯的劇本,好歹能把個故事給講明白,主角智商能從一開始勉強保持在線到結尾,人設是立住了的,總的來說是一個完成的作品,對他而言就已經是好作品了。

  運氣不好的時候,開拍前給他的本和現(xiàn)場飛的頁完全是兩個內容,他飾演的主角可能就第一集前五分鐘以及最后一集的最后五分鐘和宣傳里的內容一樣,其余時間不能說貨不對板,因為這時候他可能已經下線了。

  拍的過程中,導演也比較隨意,大體上看得過去就行,大體上看不過去也能湊合著行,拍攝過程一般都能充滿著快活的氣息。

  喬奕彬在這種環(huán)境里摸爬滾打,成功將自己從讓人看臉都堅持不下去的演技提升到偶像劇夠用,必須承認他是花了心思也足夠努力的。

  但是,在拿到《老街》的劇本后,喬奕彬才真正醒悟過來,原來他這些年的努力所得其實并不算什么,他的這個人物好像沒有什么明顯的特性,根本沒辦法用他以前的方式來飾演。

  整個的拍攝過程他都是在忐忑中度過的,開拍前他想的那些事情,進組以后他發(fā)現(xiàn)一件都做不到,他只能按照副導或者關導每次開拍前給講的內容來做,甚至不太有勇氣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他太忐忑也太害怕自己出錯了,寧愿中規(guī)中矩走完全程,也不敢做出任何有可能讓自己給幾位留下不好印象的舉動。

  從劇組里殺青以后,終于松下了心上那根弦的他直接病了,再讓他回憶這一段時間的拍攝過程,他甚至連自己拍的人物叫什么都要反應一下才能說得出來,第一時間浮現(xiàn)在腦海里的永遠只有三個字,太難了。

  他對湯悅的心情有那么些復雜,進組以后知道是這么個在圈內都不太有存在感的人得了其中算是另一主線的李蘭花一角,他是有些意外的,但在知道對方的公司后,他倒也能邏輯自洽的說服自己釋然,畢竟能簽個好公司也是人眼神好,公司愿意花大代價也是人會做人,沒什么可說的。

  拍戲過程中因為沒有對手戲,所以他并未親眼見過湯悅和關導李編兩座大山之間的相處,用這個邏輯倒是能自洽,但在看片會之前關導和李編的短暫閑聊卻讓他隱隱有了嫉妒,他們聊到了湯悅,不是用名字,而是用更親昵的‘那丫頭’三個字代指。

  何德何能,他心里只能涌現(xiàn)出這四個字。

  但在看到試映的片段后,他才真正轉換了心情,湯悅的角色,前期鏡頭其實并不多,完成度卻是極高的。

  李蘭花這個角色并不好演,如果說王桂芬是這部影片的骨,那么李蘭花便形成了大半的筋,湯悅很好的完成了這個角色,甚至比看到劇本時他的想象更加地合情合理。

  喬奕彬甚至一時找不到什么很好的詞來形容湯悅的表現(xiàn),該怎么說呢,就像天花板上會亮著的那盞燈,沒事兒的時候誰也不會特意抬頭看一眼,可燈一旦滅了,你會發(fā)現(xiàn)你做什么都不方便。

  他有想過如果是自己接到類似的角色以后,也一樣得到了導演編劇全心的教導,會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答案顯而易見,他做不到。

  而在采訪后,他才真正確定了,或許湯悅比他想象當中的更強一些,因為湯悅甚至連他這個和自己同場戲都沒有的角色的把控都是到位的,因為說出來以后他看了一眼李編的反應,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的滿意神色。

  事實上,他的忐忑是有些多余的,湯悅并不拒絕與人分享自己的體會,只要是不帶惡意的交流,她不介意變成話嘮,但要是目的性強到讓她不適的,那就對不住了,她是個聽話的好孩子,經紀人讓她出門以后少說話。

  湯悅看了一眼喬奕彬,并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客為主地問了一個問題:“喬老師,冒昧問一句,劇本您看了幾遍?是自己的部分看得比較多,還是精讀過整個劇本?”

  《老街》劇組里演員能拿到的本和其他很多組里演員能拿到的本是不同的,只要你是片尾會有名字對應角色出現(xiàn)的演員,你都能拿到整本的劇本,而不是僅僅有自己場次的片段。

  湯悅這個問題還真是將喬奕彬給問住了,理解自己的部分對他而言已經有些困難,整本就更不用說了,在他通讀的過程中,已經感覺到這個片子的劇本和李編之前的作品一樣,對他而言都像是突然砸在初中生面前的《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除了阿拉伯數字與漢字,其余內容全部超綱。

  但是,他依然為自己的被勸退而慚愧:“只是通讀過幾遍,了解了一下劇情,精讀確實沒有?!?p>  湯悅適當地表示了理解:“這樣啊,確實很多劇本都可能不需要用到這道工序,但李編的作品一定是值得的,雖然這會兒都快上映了,但是喬老師您要是有時間的話,還是可以回過頭去再看看,最好是在看到成片以前看。”

  在喬奕彬若有所思表示自己一定會回過頭去再看看以前,湯悅直接開始了解釋。

  “李編的風格一致都是很一致的,片中每個有名有姓的人,都是普通人,沒有主配,也沒有正反。從觀眾的角度而言,理所應當地更易帶入戲份更多的姐妹這一方,所以嚴曉乍一看確實像個連一句交代都沒有就拋下蘭依獨自出國的渣男,實際上卻并不是這樣的。”

  “片里是蘭花做的每頓飯,都出自我的手,雖然我的部分有過一點描述,因此在做之前,我雖然知道做菜得放辣椒,而且量不少,但在做的時候,關導讓我加的辣椒還是比我之前預料得更多?!?p>  “至于您飾演的嚴曉不吃辣,則是從李編的一段對布景的描寫里看出來的,喬老師您的戲一共有兩個設計餐館的場景,一次是拂袖而去的火鍋店,一次就是一家普通的湘菜館,里面陳述了桌上擺著的所有東西,包括你面前的那個放著涼白開卻不是用來喝的碗?!?p>  “當然,敢告訴您,這點就不只是我的判斷,拍戲間隙我問過李編的?!?p>  喬奕彬現(xiàn)在是真的服了,就從一個布景就能看出來,這哪是看劇本啊,這是上學的時候做的閱讀理解吧。

  想了想,喬奕彬又問道:“那,李編應該也不是隨便設置的口味比較辣這個特色的吧。”

  湯悅點頭:“當然了,這也是有伏筆在的。老街確定拆遷的時候,五個孩子天各一方,王桂芬自己給自己做了一桌子的菜,碗里的紅油亮到反光?!?p>  “她給自己斟了酒,卻沒喝,而是放在了桌子的對面。菜也只吃了一口,就被辣椒嗆到了,緩過氣來以后,她說的第一句臺詞是‘不好使了’?!?p>  “如果您注意了的話,在片中幾個孩子的童年時期,菜的口味其實是很清淡的,更偏淮揚菜一些?!?p>  湯悅覺得自己說得夠多了,喬奕彬卻還是想了很久以后才明白,丈夫離世以后王桂芬被迫變得剛強,但內心還是會有思念和軟弱,還是會有積攢的眼淚需要釋放,但已經成為了家庭唯一依靠的她不適合做出流淚這樣的舉動,因此吃辣就成為了這樣的一個借口。

  想到這點以后喬奕彬只覺得震撼,他發(fā)現(xiàn)自己錯過的東西好像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更多一些,讓他有些不確定自己現(xiàn)在亡羊補牢是否還來得及了。

  湯悅雖然嘴里說著話,但手上的動作一點沒停,回來以后孟輝本來想接替湯悅的工作,但是湯悅掃了一眼他還沒完全恢復過來的雙手,直接婉拒了。

  這會兒她手里的這盆面粉說話間已經變成了面疙瘩,算是大功告成了。

  見喬奕彬沒什么要繼續(xù)問的,湯悅就拿起自己手上的盆往灶邊走,放下盆以后她掀開鍋蓋看了一眼,大灶大鐵鍋蒸餃子效率還是高,湯悅開蓋這會兒已經熟透了。

  用了工具把篦子從鍋里吊出來擺在案板上,湯悅直接招呼在旁邊閑了有一會兒的孟輝過來幫忙裝餃子。

  她的餃子個頭比較大,十個裝進打包盒里也不顯得有多空。

  等喬奕彬也帶著自己和好的面疙瘩過來,湯悅就把這個打包的任務移交給了他,添了灶火準備做最后的面疙瘩了。

  往鍋里又加了點冰,等水重新燒開以后湯悅把兩盆面疙瘩一氣兒下進了鍋里,略微攪拌的同時她手上動作也沒停,單手往鍋里下著肉丸子,這是她之前拌餃子餡時多留出來的,全是白菜肉,下進鍋里以后變成了八十只肉丸子,算好了的每份四個。

  最后,問節(jié)目組要了裝餃子蘸料的用具,把她調好的蘸料裝進去,他們這組的早餐任務就算率先完成了。

  孟輝之前廢掉的皮加上她自己后來多包的餃子也沒浪費,知道節(jié)目組等另外幾組做好以及吃飯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們給出評價得好一會兒,所以這幾個餃子以及鍋底還剩的面疙瘩湯,是備好了給他們仨墊肚子的。

計號

四千二的大章。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