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不等于會,就算會了,距離熟練,也有一段不短的時間。
光是馬步這一門基本功,武秋生就足足練了一個多月。
這其中的辛苦,只有練過的人才知道。
即便掌握了其中要領,每天站幾個時辰的馬步,也絕對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也虧得武秋生上輩子吃過苦,本身又是性格堅韌之輩,若是換一個人,怕是連三天都堅持不住。
這樣足足練了一個月,孫祿堂先生終是認可了武秋生的馬步功夫,這才開始傳授他第二門基本功——三體式。
三體式是形意拳總機關,孫祿堂先生說:“拳術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以外,無元妙也!”
“中和”是站三體式中,利用拳中規(guī)矩——順中用逆,縮回周身散亂持外之精氣,與丹田元氣交合。
三體式為中和之本。
第一步就是為了塑造正確的形體(四象之體——雞腿,龍身,熊膀,虎抱頭)。
第一步成后,便可去除拙氣(淺表呼吸),拙力(心中緊張血氣之力)。
最終到達大乘,能夠順利引導內氣(元氣、精氣)中和。
三體式,又叫“三才式”,許多門派都將這門樁法,當做入門基本功。
正所謂“萬變不離三體式”,這句話能夠得到整個江湖的認可,可見三體式絕非浪得虛名。
所謂三體,指的就是上中下三盤。
修煉三體式,就是要讓三盤合一,開中有合,合中有開,把功夫練到脊椎上,練出整勁,中和內氣。
只有練出了整勁,中和了內氣,才能將全身的力量集中起來。
有人有千斤巨力,揮拳出腿之間,卻只能發(fā)揮出一半實力——五百斤。
有人只有六百斤力量,卻能將之集中到拳腳之上。
每次揮拳出腿,都能發(fā)揮五百五十斤,甚至更多,這便是國術能以弱勝強的原因。
其中根本,便在于整勁,在于中合體內的氣。
練馬步,武秋生只花了一個多月,但這三體式,他卻足足練了半年,才有所成就。
春去秋來,在不知不覺中,武秋生來到這里,已接近半年,學習的東西,也從最基礎的樁法,變成形意拳法。
這一日,武秋生正在演武場演練拳法,忽見一小廝匆匆而來,便緩緩收功。
那小廝等了片刻,見武秋生收功,忙迎上前道:“表少爺,老爺吩咐小的,帶您去會客廳,有貴客要見您?!?p> “哦,有貴客要見我?”武秋生不由有些好奇。
他來到這個世界,已半年有余,但這些日子均在府內,幾乎不曾外出,更不必說認識什么貴人。
“莫非是丁力,許文強這兩人來了?
不對,就算他們如今的地位,已經(jīng)到了電視劇里的那般高度,但那等地位,對伯父而言,也絕對稱不上貴客?!?p> 要知道,孫祿堂可是徐世昌的心腹。徐世昌何許人也,他早年是袁大頭的左膀右臂,后來袁大頭倒臺了,他也跟著失勢,但余威仍在。
歷史上,這位徐先生甚至還出任過民國臨時總統(tǒng),雖然算是半個傀儡,但身份畢竟擺在那里。
孫祿堂雖是一介武夫,卻也算得上徐世昌的心腹,平日里結交的,除了武師外,幾乎都是社會頂層人物。
許文強、丁力這些人,即便有了成就,在孫祿堂眼里,也多半屬于江湖草莽。雖不至于看不起,但絕對沒那么重視,更稱不上貴客。
“會是誰找我?”帶著一肚子的疑問,武秋生隨著小廝,前往會客廳。
兩人剛到廳外,孫祿堂的笑聲,便從里面?zhèn)鞒觥?p> 這一陣陣笑聲,終是讓武秋生放下了心。
聽這情形,想來那貴客找自己,也不會是壞事。
到了地方,小廝對武秋生拱了拱手,便跑進去通報了。不久后,就出來通知武秋生入內。
既然不是壞事,武秋生也沒什么好擔心的,邁著大步走了進去。
入得廳堂,便看見坐于一側,滿臉笑意的孫祿堂。
在孫祿堂的對面,坐著一個胡子花白的老者。
老者面容清癯,精神矍鑠,一身青衣儒衫打扮,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讀書人。
“想必這老者,就是所謂的貴客了!”心中這般想著,武秋生先朝孫祿堂行了個禮,隨后恭敬的站在一旁,等對方給自己介紹來人。
“哈哈哈,秋生來了!別站著,快坐!我給你介紹,這位是馬相伯,馬老先生!”
“馬相伯?”武秋生一聽,吃驚不小。
馬相伯他可不陌生,那可是近代有名的教育家,復旦大學的創(chuàng)始人!
老人家那句,“我是一只狗,只會叫,叫了一百年,還沒有把中國叫醒”,每每想起,都讓人無比心酸。
對于這種人,武秋生還是相當敬佩的,當即彎腰,恭敬行禮道:“晚輩見過馬老先生!”
“你便是武秋生?”馬老先生上上下下打量了武秋生一遍,見他不過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心中頓時有些不悅。
“如假包換!”武秋生見對方臉上的笑容收斂,雖有些不明所以,卻還是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既是武秋生,那我問你,象數(shù)入門,形性初解這二書可是出自你手?”
所謂的象數(shù),就是現(xiàn)在的數(shù)學,而形性,則是理科的統(tǒng)稱。
也難怪老先生有些不悅,實在是武秋生的年紀太小了,自古以來,就沒聽說過十四五歲,就能寫書的。
更何況那不是普通的書,而是把數(shù)理化,歸納成體系,從基礎開始,讓人一步步提升的神作。
這種事情,他們研究了十幾年都沒編出相應的教材。
以武秋生這個年紀,最多讀過幾年書,怎么可能寫出象數(shù)入門、形性初解這兩本奇書來。
任老先生想破腦袋也想不到,武秋生根本就是個異數(shù)。他本身就是來自后世的穿越者,在加上《大夢心經(jīng)》的幫助,前世的記憶就像刻在腦海中一般,無比的清晰。
稍微修改一下,寫出中小學數(shù)學,初中物理、化學這點東西,對他來說還不簡單?
“額……區(qū)區(qū)不才,那兩本書正是小子在練武閑暇之時所寫?!蔽淝锷チ俗ツX袋,有些不好意思。
他在孫家白吃白住半年多,心里自然有些過意不去,于是趁著練武的閑暇時間,按照后世的教科書,寫了點東西,準備教孫家第三代。
本來他一個本科生,教一下小孩子并無不可。
哪知孫家看不上他那點東西,至于他寫的書,更是沒被當回事。
畢竟一個十四五歲的半大小子,能寫出什么好東西。
孫家的小孩沒用上,書自然沒了用處,被武秋生隨手扔在了書架上。
后來不知被孫家哪位客人給帶了出去,這一來二去,兜兜轉轉,不知怎么的就落到了馬老先生手里。
馬老先生可不是普通人,那可是真正的學霸,不但精通幾十種語言,懂哲學,在數(shù)理化方面也不含糊,自己看完,又把書給了教育界的好友觀看。
這一下看,就看出了這兩本書的價值。
以他的性格,世間有如此大才,怎能不見一見。
經(jīng)過多番打聽,終于打聽到這書出自孫家,所以才會登門,尋找武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