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冠蓋簪纓

第二十六章 預言

冠蓋簪纓 顧省吾 2367 2019-05-24 10:00:00

  已是晌午,謝徵坐在亭子里,側身憑倚護欄,一手搭在臺子上,一手輕搖團扇,微微低眉,望著亭子下的灌木叢,似乎很是無趣,今日這天有些陰沉,眼下倒也算清涼。

  桓陵亦站在亭子里,負手而立,目不轉睛的盯著謝徵看,心無旁騖,似已看得入神。

  玉枝端著托盤走到亭子里,輕喚:“縣侯,謝娘子,奴煮了些涼茶,給你們端來?!?p>  桓陵聽言,沖玉枝隨和的笑了笑,而后在托盤上端起其中一個小盅,卻是遞到了謝徵跟前,喚:“德音,嘗嘗?!?p>  謝徵轉身接過小盅,先與他言道:“多謝,”而后只舀了兩調(diào)羹嘗嘗味道,便又將小盅放回到托盤上,桓陵見她這般,知她定然是心里不舒坦,便沖玉枝揮了揮手,示意她退下,待玉枝離開,他便問:“你似乎有心事?”

  “不過是有些煩悶罷了,”謝徵倚靠護欄,揮動手中的團扇,隨意的撥弄著底下的灌木,心不在焉的回了句,桓陵卻早已看穿了她的心思,直言:“后天七月十五,太長公主在東府城設宴,你若是想去,可隨我一道赴宴。”

  謝徵明顯的有些發(fā)愣,就連握著團扇的手都懸在那里僵硬的停了一下。

  她秀眉微皺,輕咬嘴唇,似有些觸動,卻在轉瞬間又冷靜下來,只是平靜的說:“我不去?!?p>  忽有個門房匆忙尋來,遠遠望著,手里頭還拿著只竹筒,那門房跑到亭子里,將手中竹筒遞來,稟道:“縣侯,有您的信,方才有個郵驛送來的。”

  桓陵接過竹筒,擰開見里頭有封書信,他本著狐疑打開看了看,卻緊蹙眉頭,與謝徵道:“是上清派孫老先生的信?!?p>  謝徵接來過目,看后卻驚得站起身來,只見那信上寫道:熒惑右移,商星下移,太子居中,壬辰日三星將成一線,現(xiàn)熒惑守心之象,大兇。

  近日她也留意到熒惑星在慢慢的右移靠近太子星,卻未曾察覺太子星右上方還有一顆商星在下移,若以這樣的移法,三星必連一線,她原以為只是熒惑星入侵太子星這么簡單,可熒惑守心,實乃大兇之兆!是她太大意了!

  謝徵掐指一算,“壬辰日…那不就是今天!”

  “熒惑守心可是大兇,太子星受熒惑星和商星兩面夾擊,看來太子,是命中注定要遭此劫,”桓陵這般思忖著,言語間略帶惋惜,謝徵也頗是犯難,忽又見一個門房拿著竹筒尋來,隔老遠便呼道:“縣侯!這兒還有一封信?!?p>  門房送來竹筒,桓陵急忙打開竹筒拆開信,可看罷面色卻愈加凝重,“孫老先生說,泰山將有異動,恐是天降大災!”

  謝徵心里頭“咯噔”一下,便接過信來,信上說:貧道游經(jīng)泰山,烏云蓋頂數(shù)日,天現(xiàn)異狀之云,井水莫名沸騰,多為不祥,且多見飛畜走獸競相奔走呼號,家禽暴怒,蛇鼠成群移巢,此大災之兆,天有異象,恐泰山將有異動!

  桓陵道:“孫老先生連傳兩封書信,事態(tài)之急,倘若不確信,絕不會如此惶恐!”

  相比桓陵憂心忡忡,謝徵便顯得極為冷靜了,她從容道:“老先生提及泰山將有異動,倒可助太子化險為夷?!?p>  “泰山在五岳之中位居東方,是為東岳,東,于五行屬木,于五色屬青,于四季屬春,泰山主東宮,泰山動,東宮亦動!何來助他化險為夷之說?”桓陵不解,謝徵輕笑,“縣侯說得沒錯,可若是反過來講不更好么?”

  桓陵聽罷茅塞頓開,泰山主東宮確實不假,可與其以泰山地震為因,東宮易儲為果,倒不如以東宮易儲為因,泰山地震為果,如此一想,蕭賾的太子之位便無人敢輕易撼動了。

  “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為天下君。帝王受命于天,致天下太平,而泰山上可通天,下可通地,乃天地主生主死之神。泰山安,則天下安,泰山動,則天下動,倘若陛下執(zhí)意易儲,那便是逆天而為!”

  桓陵思來想去,言道:“不過,此事還需一人相助?!?p>  謝徵與他相視一笑,應和道:“太史令公孫遂?!?p>  太史令掌天文歷算,只有他才能將此事稟明蕭道成。

  謝徵即刻帶著玉枝,主仆二人裝扮成男兒身,匆匆趕至公孫遂府邸,只言稱有急事拜訪,便被門房領著去見了公孫遂。

  尚書左丞孔琇之與公孫遂是連襟,多年來交情匪淺,晌午時他也來此拜訪,此刻二人正話別,謝徵被門房領來客堂時,孔琇之恰巧就從客堂里走了出來,二人見面,各自行了點頭禮,而后便走過去了。

  公孫遂望著孔琇之走遠,方才詢問謝徵:“閣下是?”

  謝徵拱手行禮,“在下會稽謝徵,今日有要事,特來拜訪太史令?!?p>  公孫遂滿肚子疑惑的請謝徵入座,隨后才道:“閣下有何要事,速速道來?!?p>  謝徵直言:“謝某夜觀天象,見熒惑星入侵太子星,且商星下移,不日三星將連一線,此乃熒惑守心之象,大兇!三日之內(nèi),泰山將有異動!”

  公孫遂瞠目,“閣下年紀輕輕,何以如此斷言?”

  “謝某自幼在羅浮山學藝,迄今十年有余,雖不是精通道法,可天文地理,倒也略懂一二,”謝徵為應付公孫遂,胡亂吹了一通,公孫遂偏就半信不疑了,皆因羅浮山素有百粵群山之祖、蓬萊仙境之稱,不論是道家還是佛家,皆視之為圣地,他打量著謝徵,試探的問:“泰山地震,非老朽一人能力挽狂瀾,閣下今日說這些,想必不單是為了知會老朽吧?”

  “泰山在東,若有異動,必是東宮不穩(wěn)所致,而泰山上通天,下通地,主生死,關乎國運,如若泰山地震,輕則動搖民心,重則天下大亂,還望太史令,為社稷著想,力保東宮?!?p>  力保東宮?謝徵說得直白,公孫遂暗自思忖她是蕭賾派來的,可細想之下,她說的也確實有道理,然泰山地震,事關重大,他又怎知此事真假。

  “茲事體大,老朽不敢妄言,閣下還是另請高明吧?!?p>  謝徵深感公孫遂頑固不化,斥道:“你我生逢亂世,已看慣了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難道太史令還覺得這世道不夠亂么?”

  公孫遂有一子公孫暅,曾在謝徵麾下任司徒右長史,三年前死于北魏南安王刀下,謝徵雖未提及公孫暅,可說起戰(zhàn)亂,卻也戳了他的痛處,他當下就拍案而起,指著謝徵大罵:“什么熒惑守心!什么泰山地震!黃口小兒,滿嘴胡言!來人,送客!”

  謝徵也并非厚顏之人,見公孫遂已下逐客令,自也是一肚子火氣,立刻就站起身來,言道:“三星一線,就在今晚,太史令如若不信,大可夜觀天象,到時謝某所言虛實,一見分曉?!?p>  她說罷便帶著玉枝揚長而去,公孫遂已是坐立不安,在堂中踱步徘徊,良久,終于還是遭不住心中的惶恐,吩咐道:“備轎,去司天監(jiān)。”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