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圖雄爭霸

第六十二章步騎對決

圖雄爭霸 牛奶果茶 3057 2018-11-02 13:09:13

  《三國》中的英雄人物,雖然有很多在后世都存在爭議。

  但有一個人在后世基本是沒什么爭議的。那就是“勇猛無敵,忠肝義膽”的趙云,趙子龍。

  “長坂坡”有名上將,戰(zhàn)曹軍無人可擋。

  趙云為什么能在長坂坡上殺個七進七出,殺曹操有名有姓的將領數(shù)十員?

  除了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曹洪的一句話“趙云來時,不要放冷箭,務必生擒!”

  這話是誰教曹洪說的?當然是曹操了。

  “如此虎將,當歸吾麾下!”

  這才是曹操的原話,也是他害死麾下無數(shù)將士的原因。更是趙云,能殺出重圍的保障。

  若不是曹操“愛才?!辈挥枚?,數(shù)百弓弩手就能搞定趙云,就算射不死他,也能弄他個半死。

  魏明雖然不知道長坂坡上趙云的故事,但他卻干了件與當初曹操一樣的蠢事!

  兩軍交戰(zhàn)刀劍無眼,生死各安天命!這是《韓氏三篇》統(tǒng)兵篇中,最基礎的一句話。

  別說熟讀兵法的姬陽,哪怕是他麾下的狼騎一兵都知道的道理,作為一軍統(tǒng)帥的魏明卻沒明白。

  魏國三武軍的口號是“三武之下,有進無退,有死無生!”若真以實力論,就孫觀守衛(wèi)在隘口上的數(shù)百泰山軍和郡兵,恐怕連人家一個沖鋒都擋不住。

  可問題是,主將要的是生擒。要真把孫觀給弄死了,誰敢擔責任?

  別說武衛(wèi)和武勝兩軍的統(tǒng)領,就是充任前軍大將的親衛(wèi)百夫長,到時候都得吃瓜撈。

  所以別看魏國前軍實力遠超孫觀,可利用狹窄的地理和滾石弓弩,孫觀卻有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

  孫觀頂住了魏軍的進攻,接下來就看姬陽的了。

  近三千騎兵翻身上馬,在魏軍的沖殺吶喊聲掩蓋下,迅速完成了集結(jié)。

  “嗯?”

  與第一次見到血腥的攻城戰(zhàn),早已閉上眼睛掩飾干嘔的魏明不同。宋忠這位沙場宿將耳聽八方,忽然出現(xiàn)的聲音怎么能瞞過他的耳朵?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

  “握草~!”

  “備戰(zhàn)~!全軍右轉(zhuǎn),快列陣!”

  看到密密麻麻的騎兵,自北而來,橫向鋪滿了整個河灘谷地,一絲冷汗從宋忠的額頭流下,除了大叫轉(zhuǎn)向備戰(zhàn)之外,拉起愣神的魏明就想后退。

  可經(jīng)過短暫的愣神之后,魏明已經(jīng)清醒了過來。雖然他不知道這么多騎兵是從哪冒出來的,也不知道這些騎兵究竟是屬于廣安伯國的,還是屬于趙國的。

  但與宋忠不同的是,此時的他卻沒有一絲慌亂。嘴角反而出現(xiàn)了一絲冷笑,掙脫開宋忠道:“這就是廣安的底牌?這就是趙國的胡衣嗎?”

  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有人將姬陽麾下的騎兵,錯認成趙國的“胡衣衛(wèi)”了。

  第一次這么認為的,同樣是魏國的軍隊。那時的魏國軍隊,還只是姬陽剿滅的“盜匪;”而此時的魏軍,卻是魏軍精銳中的精銳。

  “列陣~!”

  隨著掙脫宋忠的手,魏軍主將魏明厲聲吼道。

  “嚯~!”

  刀盾兵在前,長槍兵居中,弓弩兵箭矢上弦,只等趙國“胡衣”進入射程。

  對他們這些身處上黨的魏軍而言,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與趙國的騎軍對決了??擅恳淮危w軍在他們嚴密的陣型下,都會碰的頭破血流。

  為什么這個時代平原的霸主是“車騎,”而不是騎兵?

  因為在這個沒有出現(xiàn)“高橋按,馬鐙和馬蹄鐵”的年代,大部分騎兵,都只是騎著馬的步兵。

  即便是列國最精銳的騎兵,他們的極限也是“飛射和騎射!”

  若歷史沒有發(fā)生改變,即便是大規(guī)模發(fā)展騎射的趙國,也要在十幾年后,由趙武靈王趙雍提出“胡服騎射!”

  此時的“奔射”和“騎戰(zhàn),”還只是三流以上武將的看家本事。即便是三流以上武將,也不是人人都能騎戰(zhàn)的。

  “不用戰(zhàn)車沖陣,反而用騎兵?這趙軍的胡衣衛(wèi)腦子秀逗了吧!今天我魏明,就讓你見識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精銳!”

  確實,若姬陽真帶著趙國的“胡衣”沖鋒,那他這不到三千人的騎軍,基本跟找死沒什么區(qū)別。

  可你別忘了,姬陽麾下的騎兵,特別是并州狼騎,他們是從哪來的。

  漢末有沒有“高橋鞍?”這誰都不知道,就算到了后世也依然存在爭議。但馬鐙和馬蹄鐵,在漢末的時候,卻已經(jīng)在騎兵中普及了。

  兩漢通西域,得到的可不僅僅是農(nóng)作物,還有煉鋼等先進技術(shù)。

  馬蹄鐵和馬鐙出現(xiàn)最早的記載,是公元前八十五年左右的羅馬,在東漢中后期傳入中國,被當時的漢軍采用。

  到了東漢末年,這東西已經(jīng)非常普及了。中國最準確記錄馬蹄鐵的記載,是在西晉早期,也就是公元280年左右。到了隋朝,已經(jīng)通過壁畫的形式出現(xiàn)了。

  若不是大量運用這些技術(shù),會有記載和壁畫嗎?

  再說了,哪怕沒有,作為當過兵的姬陽來說,這東西很難嗎?有了李鄒在安和源源不斷的生鐵供應,別說打造兵器,就是鐵質(zhì)農(nóng)具都已經(jīng)在石樓普及了。

  而有了“馬鐙,馬蹄鐵和高橋鞍”的騎兵,還是這個時代在馬上坐都坐不穩(wěn)的騎兵嗎?

  盡管并州狼騎最拿手的不是沖陣,而是“奔射和騎射”等放風箏戰(zhàn)術(shù)??伤麄冄b備的馬刀,也不是拿來看的。

  兩軍相隔三百大步,姬陽畫戟前指忽然加速,身后近三千騎兵如洪流一般緊隨其后。

  “預備~!”

  “放~!”

  魏軍陣中,早已看清河谷之地出現(xiàn)的不是戰(zhàn)車,而是騎兵的宋忠也放下心來,在魏明的指揮下,開始組織軍隊,準備“屠殺!”

  沒錯!

  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騎兵除了跑的快,能放放冷箭,有較好的機動性之外,基本也沒什么用處。

  隨著宋忠一聲令下,以強弩為先,硬弩居中,弓箭散射為三段,魏軍中的一千余弓箭手開始發(fā)威。

  “嗡~!嗡~!嗡~!”

  三片烏云,以三百大步,兩百大步,一百步為基準,開始傾瀉箭矢。

  “嗖,嗖,嗖~!”

  “噗嗤~!噗嗤~!........”

  “嘶溜溜~!”

  “噗通~!”

  “啊~!”

  無數(shù)箭矢的破空聲和將士中箭落馬的聲音傳入耳中,可如今的姬陽卻不敢看,哪怕他從眼角的余光中發(fā)現(xiàn),就連身邊的精銳羽林,都有好幾個中箭落馬,可一往無前的姬陽也沒有停下的意思。

  “騎軍沖鋒,有我無敵!”

  這時候只要敢停頓哪怕一下,整個沖鋒的騎軍就會崩潰。唯一的辦法,只有一往無前,沖上去,用馬蹄和馬刀沖散魏國的軍陣。

  從高空往下看,在寬度只有數(shù)百米,長不足五里的河谷灘地上,一支騎軍不懼生死向前沖鋒,天上箭矢如雨,不斷有人中箭落馬,但密集的陣型沒有一絲崩潰的跡象。

  近了,更近了..........

  “不好~!”

  此時的魏明和宋忠已經(jīng)看出了問題,沖陣的騎兵,哪怕有數(shù)個已經(jīng)被射成了篩子,可卻能伏在馬背上跟著沖鋒,只要不是戰(zhàn)馬當即死亡,箭矢對這支騎軍根本就沒有威脅。

  “這不是趙國的胡衣衛(wèi)!”

  久經(jīng)戰(zhàn)陣的宋忠微皺眉頭,在他的記憶中,若是趙國的胡衣衛(wèi),遇上如此密集的箭矢打擊,估計早就崩潰了。

  別說是人,就是被射中了要害后倒斃的戰(zhàn)馬,都能阻止這種自殺式的沖鋒。

  可三輪箭矢打擊,落馬的騎軍寥寥無幾不說,戰(zhàn)馬更是沒倒斃一匹。特別是沖鋒在前的百余騎兵,他們?nèi)笋R皆穿鐵甲,除了幾個倒霉蛋被射中了眼睛,其他人根本就不受影響。

  “老子就不信了!”

  將掌中的長刀插在地上,宋忠拿起強弓彎弓搭箭,一箭射向沖鋒在前,明顯是騎軍主將的姬陽。

  “嗖~!”

  這支箭矢明顯與漫天箭雨不同,它的目標不是騎在馬上,戴著鐵盔,只露出兩只眼睛的姬陽,而是他胯下的戰(zhàn)馬。

  沖鋒在前的姬陽,從箭矢發(fā)出的角度就能感覺到,這一箭的威力絕對不弱。因為這一箭不是普通的拋射,而是力量強勁的直射。而且這根箭矢,不管是長度,還是直徑,都要比普通的箭矢大的多的多。

  這一箭要是被射中了,那姬陽的戰(zhàn)馬瞬間就會暴斃。

  若姬陽真的倒在了騎兵沖鋒的路上,哪怕當時摔不死,也會被后面緊隨其后的戰(zhàn)馬踩成肉泥。

  避無可避之下,姬陽只能揮戟撥開。

  “嘣~!”

  姬陽這一擊已經(jīng)出了全力,想要將箭矢磕飛??删o隨著一股巨力傳來,箭矢改變了方向,直奔姬陽的面門。

  “鐺~!”

  箭矢余勢不減,向上射中了姬陽的頭盔,姬陽只覺瞬間豁然開朗,他的鐵盔已經(jīng)不見了蹤影。

  頭盔不見了,可天上的箭矢卻沒少,以至于不等姬陽格擋,兩支箭矢一左一右向他的頭頂射來。

  緊急關頭,姬陽只來得及躲過其中的一支,哪怕躲過,這支箭矢也在他右臉的臉頰上,留下了一條細微的血痕。

  而另一支箭矢,隨著“噗嗤”一聲悶響,已經(jīng)從他肩甲與頭盔的縫隙之中鉆了進來,扎進了他的左肩之中。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