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宛洵,五大門派之一,蓬萊門派掌門的獨子。
上一世,是在跟著這一批新進外門弟子一起修習的時候認識秋宛洵的,因為上了昆侖山自己武器都要被收,所以直到今天才知道這蓬萊仙山的武器是棍。
看來這個黑漆漆的木棍材質(zhì)定不是尋常木頭所能比擬的,難道傳說中的沉香木之首,黑沉香?
“一個姑娘為何淪落到如此地步?”騙吃還吃相不雅。
秋宛洵,不喜不悲,不怒不哀,每天都是一樣的表情,自己和秋宛洵同門受訓三年之久,兩人連一句話也沒說過,反正是只有澤孤離能和他比一比的怪人物。
這等怪人不喜和人交往,卻生的也是俊朗,又加上蓬萊仙山處處是寶,想必秋宛洵沒少吃滋養(yǎng)容顏的好東西吧。
“姑娘為何目不轉睛的盯著在下?”難道臉上有東西?
自己記得秋宛洵,再次相見算是故交,不過人家秋宛洵卻是不知啊,被這笑吟吟的盯著不放,臉色瞬間不好了。
“不好意思,看著公子想起一位故交故而失態(tài),請公子見諒”,屈膝一個萬福。
明明剛才還是騙子一個怎么頃刻就溫柔起來,一個施禮盡顯大家閨秀之態(tài),方才內(nèi)心的不屑減輕了大半。
上一世,被設計陷害,昆侖受五大門派圍攻,軒轅浩手執(zhí)軒轅劍逼著澤孤離交出自己。
圍攻眾人之中,不少是門派中的關鍵人物,很多都是曾經(jīng)上過昆侖修習歷練的門徒弟子,他們一改在昆侖山的謙謙之態(tài),來勢洶洶,助紂為虐,不分青紅皂白器一起逞兇。
不過自己記得很清楚,秋宛洵,那個寡言不茍言笑的人,在澤孤離受劍后站出來,讓大家遵守承諾放過自己,若不是秋宛洵的據(jù)理力爭,若不是蓬萊誓死保衛(wèi)昆侖山,也許自己的前世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
那一刻,自己才明白人不能從臉上看出善惡,看出的只是虛偽,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之后,秋宛洵以門派之約限制靈山派不得罔攻昆侖山,不得追殺自己……。
這恩情簡直大于天,不覺得淚水嘩啦啦的掉下來,這簡直就是見了恩人見了親人后的激動和感激。
這一哭,嚇得秋宛洵連連退了好幾步,剛才的威武之色變成了忐忑不安。
“姑娘,在下魯莽,不該不加了解就呵斥姑娘,致使姑娘受到驚嚇,在下在此給姑娘賠禮道歉”,這到底是發(fā)生了什么。
天吶居然把恩人給嚇著了,原來這么威武神勇正直的秋宛洵卻怕女人的哭泣。
“見到公子想到故人,小女子的故人對小女子有再生之恩情,所以……”,這是實話哦。
聽到如此解釋,合情合理,秋宛洵方才的不安才消失,臉色恢復。
“姑娘孤身一人身日此地,想必是經(jīng)歷過大災大難,在下不知,請姑娘不要記掛心上”。
這些似乎說得通了,看著這個女孩身上衣著華麗,款式新穎,即便是仙山女眾也不能設計出如此飄逸的裙裝,卻遠離中原到此處,還淪落到騙小孩子大餅充饑的地步,一定是家道中落,死里逃生至此。
“公子嚴重了,只是小女子為了活命只好出此下策,好在公子遇到,若是惡人見了不分青紅在白,小女子豈不冤枉”。
秋宛洵顯然是要去昆侖山修習的,但是上山的時間還有些日子,他怎么會自己出現(xiàn)在這里。
“姑娘身世令人同情,不過騙人終歸不是好事,這些銀兩拿去,好生找個落腳點生活,不枉姑娘恩公一番好意”。
秋宛洵果然大方,一小包銀兩遞過來,看著就不是小數(shù)目,這些大概可以在人間買上一處房產(chǎn)置業(yè)了吧。
梨花帶雨,最是風姿卓越,上一世自己傾國傾城之姿都沒換來秋宛洵半點側目,眼下自己的騙子身份更是不能讓他垂憐了吧,算了,那就拿上銀兩再說,話說到了集市吃穿用度總不能處處靠騙吧。
接過銀兩,深深道個萬福,掏出里面沾了鼻涕眼淚的白手絹擦干眼淚。
秋宛洵轉身離去,這身影依然那么的傲嬌,不過卻讓人感到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