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韓氏兄妹(二)
這正是桂枝此行來的目的,她看了一眼張蒼,張蒼一碗雞湯喝完之后,又舀了一碗。
桂枝打開了韓靈的卷子,卷子的題目是《勸遼王裁兵論》。
論文大意是,遼東王率數(shù)萬軍隊,屯駐遼東,可遼東人口,也不過十萬余人,今以十萬之眾,養(yǎng)數(shù)萬軍隊,久而久之,脫產者所占比例太多,遼東必然貧困。因此,韓靈建言,讓遼東只保留三千人左右的部隊,便可足以保境安民。
裁撤的兵士可轉兵為農,為商,如此才是遼東的長久治安之策。
這篇《勸遼王裁兵論》文字大概在千言左右,桂枝當下在一旁默誦,覺得這樣一張考卷可以大做文章。
張蒼見桂枝在默誦文章,笑道:“桂枝姑娘,不會如我一樣,偏愛這篇文辭華美嗎?我這里倒是自己抄錄了一份,可以轉贈給桂枝姑娘?!?p> 桂枝聽了,微微一笑道:“如此,那真是再好不過了?!?p> 張蒼將自己抄錄的《勸遼王裁兵論》遞給了桂枝,桂枝謝過之后,便離開了。
張蒼目送桂枝離開的身影,面帶思索之色。
桂枝回到王府,將韓靈的考卷文章念給虞小株聽。桂枝念誦完畢,興奮道:“主母,這樣一篇文章,若是讓呂青山、秦仲他們知道,他們恐怕會氣的跳腳吧?!?p> 虞小株卻在猶豫。如今遼東戰(zhàn)事平息,而且似乎有永遠平息的意思,組織商貿,安頓百姓,科舉選士,遼東似乎將要進入治世。
但在呂青山、秦仲等將領眼中,卻并不是這么看待的。遼東終究是一隅之地,無論是發(fā)現(xiàn)鐵礦也好,與燕齊做生意也好,還是科舉選士,讓文人做官也好,都是為了積攢物資,為下一場戰(zhàn)爭做準備。
而韓靈的《勸遼王裁兵論》,正好出現(xiàn)在這個敏感的時刻。
《勸遼王裁兵論》一出,必然會引起諸將的反彈。
虞小株想到這里,便去通知桂枝,天黑之后,把呂青山、秦仲、全文杰,甚至屠何部落的屠蒙都請到酒館中來。
這里是諸將常聚之所,也是因為久無戰(zhàn)事,各將領只能用喝酒來打發(fā)無聊的時光。
當晚,諸將來到虞小株訂下的包間,桂枝將韓靈所寫的《勸遼王裁兵論》傳閱眾人,屠何雖然會說中原話語,可不認識太多中原文字,桂枝便當著眾人的面,將這篇文章再次朗讀了一遍。
待桂枝念完,屠蒙見到呂青山、秦仲兩人都是沉悶不語,卻也不懂這篇文章礙他們什么了。
全文杰也是個粗線條,他跟隨劉辟非身邊,耳濡目染劉辟非最近的許多政策,便是要招納文官。
在全文杰看來,倒也不覺得文章有什么不對,畢竟,他可不想被劉辟非派去當縣令、縣丞,全文杰只想要負責打仗的事情就好。
虞小株問:“諸位有什么想要說的嗎?”
呂青山道:“這文章的主人,韓靈,此次公試名列第二?”
桂枝道:“是的,這是考官們的排名,不出意外,王上也不會對其有大的變動?!?p> 呂青山問:“那第一名是誰?”
“韓嘉,韓靈的哥哥?!?p> “那對兄妹?”
桂枝點了點頭。如今這對兄妹的名聲,已經在襄平散播開來了,他們兄妹二人名列第一、第二,倒也不會讓人覺得驚訝。
秦仲問:“那主母要我們如何辦呢?”
虞小株道:“我希望你們都忘記今晚發(fā)生的事情。”
忘記,卻并不是真的忘記,虞小株叮囑眾人,明日遼東王決定公試名次后,呂青山等人可主動向遼東王提議,將公試前三名的文章刻制成石碑,立在學宮之內。
如此提議,他們便可趁機閱讀前三名的考卷,若是第二名依舊是韓靈,則眾將必須極力勸止,決不能讓韓靈成為本卷考試的前三名。如有必要,也要對韓嘉進行打壓。
全文杰愕然問道:“有這個必要嗎?”
秦仲幫全文杰指出:“若按照《勸遼王裁兵論》的建議,遼東只保有三千軍士,那么估計只有你的遼王衛(wèi)兵團可以保留,其他兵士則全部被裁撤。那時,遼東還需要那么多的將軍嗎?你準備讓我和呂青山回家種地嗎?”
全文杰聽了秦仲的解釋,這才明白,當下道:“這韓靈真是一個大麻煩?!?p> 虞小株與諸將主意商定,便都秘密回家。虞小株回到王府,得知劉辟非在書房。仆人與虞小株說,遼東王在書房等著自己。
虞小株來到書房,見到劉辟非正在翻閱考卷。劉辟非聽聞虞小株來到,道:“來,你快來幫我分析一下,我已經選舉出了前三名的試卷,你且看看,哪一張試卷可以名列第一?!?p> 虞小株將三份書卷展開之后,卻發(fā)現(xiàn)并沒有韓靈的《勸遼王裁兵論》,其中韓嘉的《遼水論》與秦觀漁的《屯田論》赫然在其中。
桂枝只看了韓氏兄妹的文章,卻沒有看秦觀漁的《屯田論》。
秦觀漁出身渾水營地,關于治國之策,曾經得到贏箬的指教,知道未來官府將在渾水營地實行屯田,因此在秦觀漁的文章中,闡述了在渾水屯田的必要性,并列舉了一些鼓勵措施,可使屯田對農民的剝削不要太嚴重,并用各種惠而不費的措施,來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從而減少屯田制的弊端。
秦觀漁的上述觀點雖然不算新穎,但在最后的論述中,秦觀漁道,任何制度的好壞,都是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用對了人,制度會表現(xiàn)出好的一面,要錯了人,制度會表現(xiàn)出壞的一面,也就是制度的弊端。
而第三篇,則并沒有引起眾人的注意了,其主人叫鐵英。鐵英所寫文章,則是論鐵礦的使用用途,指出若只賣鐵礦,是賺不了多少錢的,關鍵還是要熟練的鐵匠。在文章中,鐵英認為,單個鐵匠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須聚集更多的人力,使鐵礦大規(guī)模生產成為可能,如此,遼東鐵犁牛耕政策的推廣,才有可能。
劉辟非問虞小株:“這三篇,都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你認為哪一個可列為第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