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軍深入,是最危險的事情,高辰?jīng)]必要再以身犯險。
大唐的戰(zhàn)士,身披鱗甲,胯下戰(zhàn)馬,縱然只有十一騎,但是皆好戰(zhàn),渴望邊功。
懷著不同的夢想,眾人一路猛絕。
“稟戍主,賜支九曲一帶的吐蕃我有所了解。吐蕃在其北邊境的兵力多分布于祁連山、青海一帶,在那里與我唐軍主力對峙。此時賜支九曲一帶只有吐蕃騎兵五千,步兵五千。只有在我軍麥子成熟之際,吐蕃才會大舉兵馬,來搶奪糧食。其主力屯兵之所,定是在牧場周圍,我等不可貿(mào)然前去。”
一名叫做王文武的騎兵在奔馳的過程中,向高辰說道。
王文武是江南人士,有世家的背景,因之而接觸過騎射。
積石軍是整個隴右軍的主要屯田區(qū)之一。
麥子覆蓋方圓,只要收成,夠數(shù)軍之用。
吐蕃人眼饞那成片的糧食,每當麥子成熟之際,便派遣大量騎兵前去搶奪。
由于派遣騎兵的規(guī)模太大,積石軍不敢攖其鋒芒。
只能龜孫在軍營之中防御,站在塢堡之上,眼睜睜的看著吐蕃騎兵將麥子收割的一干二凈,然后揚長而去。
一年過后,積石軍的將領(lǐng)知道這一年還可能會來。
但是有大片的耕地在,難道荒廢不種嗎?
只能硬著頭皮,再種上麥子的種子,希望成熟之際,能及時收獲,不待吐蕃騎兵的到來。
然而吐蕃騎兵在糧食快要成熟之際,必回趕來,猖狂大笑,收割唐軍的糧食。
一年又一年,積石軍的糧食只要成熟,吐蕃騎兵永遠也不會缺席。
所以,積石軍的屯田地,得來了一個稱呼:吐蕃麥莊!
一個在唐兵眼皮子底下的田地,一度被稱為“吐蕃麥莊”,這對積石軍上下將士來說,是最大的恥辱。
“這么說來,我等只要不去吐蕃牧場,就不會引來大量的吐蕃騎兵。我們只在這黃河旁狩獵,至日昳返回?!?p> 高辰聽到王文武的話后,向眾人吩咐道。
“遵命!”
眾人領(lǐng)命的同時,抖擻精神,目視八方,準備應(yīng)對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吐蕃騎兵。
在開元中期、中后期,是大唐與吐蕃關(guān)系的緩和期。
赤嶺為西海屏風,草原門戶,是中原入西藏的咽喉。
在咽喉要道上,開元二十一年,唐、吐蕃約定每個月都會在赤嶺舉行一場“互市”。
唐人將茶葉、瓷器、絲綢、糧食等賣給吐蕃人,吐蕃人用馬牛羊等牲畜交換。
穩(wěn)定了很長一段時間。
開元末,吐蕃與大唐的矛盾愈演愈烈,根本無法再心平氣和的進行互市。
一場一場的戰(zhàn)役打響,這個夾雜在大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之間的吐蕃,極有韌性。
雖然敗多勝少,但國力依舊在蒸蒸日上,隱隱有形成“帝國”的風范。
須知帝國這個詞可不是一般王朝就能冠得上的。
廣義上的帝國任何一個王朝都可以自稱。但是后世不會將他的國號后面,冠以帝國二字。
狹義上的帝國是指經(jīng)濟、文化、軍事、政治在世界上有著極為強大的影響力。經(jīng)濟實力、政治能力、軍隊戰(zhàn)力、文化等級都在同一期的世界上名列前茅,這樣的王朝,即便是沒有帝國的稱謂,也會被世人冠以帝國的名號。
以前的大漢帝國,現(xiàn)在的大唐帝國。沒有任何爭議。
天寶年間,赤德祖贊認為自己有和大唐一決雌雄的能力,屢屢挑釁,屢屢自討苦吃。
在戰(zhàn)爭中,使大唐百姓與吐蕃百姓彼此敵視。
吐蕃士兵寇掠大唐州縣,燒殺搶掠。
大唐士兵看見吐蕃的牧民,也不會手下留情。
進入吐蕃領(lǐng)地之后,高辰糾結(jié)一個問題。
如果遇見手無寸鐵的吐蕃百姓,到底搶還是不搶?
這是穿越者和古人之間沖突,由眼界和對文明的領(lǐng)悟,產(chǎn)生不同的思想。
也許,真正面對,才有答案!
直到正午,高辰等人也沒有發(fā)現(xiàn)吐蕃騎兵的蹤跡。
他們并不奇怪,因為他們是沿著黃河往上奔的,看不到吐蕃騎兵實屬正常。
但是高辰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特的地方,這里的曠野看似一望無際,其實山山相鎖。
如果能在這里修建幾座城池,駐扎幾支軍隊,一定可以牢牢的控制住賜支九曲,使這里成為“大唐牧場”,以洗刷“吐蕃麥莊”的恥辱。
“戍主,前方有情況。”
荔非元禮一拉戰(zhàn)馬的韁繩,他敏銳的感覺到了什么,向高辰提醒道。
高辰一伸手,十余騎皆勒馬停下,周圍安靜了下來。
隱約間,眾人能聽到前方有牛羊的叫聲,而且還是不少。
“我估計是吐蕃牧民將馬牛羊趕到黃河邊飲水?!?p> 荔非守瑜推測說道。
“吐蕃多有善騎好斗人,普通百姓也不例外,而且吐蕃部落之中,有吐蕃騎兵守護?!?p> 高辰沉定了一下,然后斬釘截鐵的道:“如此之近,我等很可能已被發(fā)現(xiàn),準備戰(zhàn)斗!”
眾人一聽,無不稟容。皆取出弓和矢,等待高辰的號令。
果然,在高辰話音落下沒有多久。
一隊騎兵出現(xiàn)在前方的高坡之上,距此有兩里,約有十幾人。
“調(diào)馬,撤!”
高辰高聲一喝,率先調(diào)轉(zhuǎn)馬頭,準備離開。
“戍主為步兵之時,能刺十幾名吐蕃騎兵下馬?,F(xiàn)在有了戰(zhàn)馬,反倒是怕了前方那十幾人,這是為什么?”
荔非元禮就要策馬沖過去的時候,被高辰潑了一盆冷水,極為不爽。
在他看來,自己等十一人沖過去,只是一合將那一伙吐蕃騎兵全部刺下馬,何用“望風而逃”。
“我知曉欲擒故縱,只是不知吐蕃人是否懂得窮寇莫追。我?guī)銈兂鰜恚褪菫榱私üαI(yè),可不想你們有所閃失。那里是吐蕃人的主場,誰能保證只有十幾騎?如果被包圍,我等必死無葬身之地矣!”
高辰并沒有慌張,正聲向荔非元禮解釋道,也是說給其他人聽。
“戍主深謀,是我沖動了?!?p> 荔非元禮頓時覺得羞愧,然后跟隨高辰的步伐。
作為刺頭的荔非元禮都被折服,其他人自然沒有異議。
兩里外的吐蕃人,看到高辰等人紅色的盔甲,頓時大怒:“哪里來的唐兵,竟敢窺覷我牛羊?”
見高辰等人撒腿逃跑,人數(shù)比他們還少,領(lǐng)頭的一聲令下,向高辰等人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