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葉瑜舟對三泉以外的地方特別地向往,家里由于人口較多,有五個兄弟姐妹,每學期交完學費以后,家里就基本沒什么娛樂活動了。她心里其實有偷偷的抱怨過,不平過,憤怒過。很多東西都要強迫自己去謙讓,像半年才有一次的可愛發(fā)夾,得和兩個妹妹輪著戴;好不容易有了肉,得輪著周幾哪個兄弟姐妹吃上一小塊。后來因為在她還沒上小學前,父親教過她加減乘除,她才清楚:任何東西乘以5就會被突然放大,除以5就會突然縮小。就像家里永遠不夠吃的米,和穿了7年都沒辦法丟掉的衣服一樣,除了忍耐,只剩無奈。
只是偶爾她也在心里偷偷懷疑過,雖然三泉村是很偏,但計劃生育的通告已經在村里貼了好幾年了,甚至村長偷偷告訴她,是縣里在她出生前很早就下達開始推廣,只是當時村里七八個孕婦都準備生第三胎,被村長以通訊不佳為由,拖著晚了一年通告。
她雖然經常懷疑父母難道有辦法躲過計劃生育追查,但是她們家的陋屋破瓦告訴她,可能只是來查的人覺得房子太破沒有人住。所以三泉葉家五個孩子一個不少,四個小娃兒還是得她帶著。
八歲那年她才勉強進了一所鎮(zhèn)上的初中,與她不同的是,班上幾乎都是廠長的女兒鎮(zhèn)長的兒子這一級別。沒人愿意主動跟她玩,葉瑜舟也不屑跟他們玩。其他人笑她不知道最新款的芭比和遙控玩具車,她笑其他人不知道學校旁邊的花圃里三種花的果子都可以當作野果吃掉,還挺甜的,還有一種花,摘下來花尾處有花蜜。
每天放學的時候她都要晚十分鐘等其他小朋友被汽車接走再跑往花圃這邊摘幾顆,那邊采幾朵,這也算是一種別樣的加餐模式。
她只是不知道,每次她偷摘果子的時候都有一雙好看的眼睛在盯著她的一舉一動,終于有一天,這個盯著她的小男孩沒忍住好奇心,也去摘了一顆,意外地發(fā)現(xiàn)這種果子還真的挺好吃,就是采花的時候,總感覺蜜不是特別甜,心里有點小遺憾。
正如葉瑜舟所期待的一樣,12歲那年三泉村開始拆遷。她們家分到了一棟不錯的單元小區(qū)房,父母也都找到了待遇還可以的工作,她也順利地進入到縣里的中學——三元中學,葉瑜舟暗自揣測過校長是不是和她爸爸打牌的牌友之一,周末經常聽到父親回家的時候痛心地說著今天大三元小三元大家輪著開又輸了2塊錢。母親這個時候就會拎著一袋垃圾從廚房出來,毫不客氣地甩向父親,叮囑他別吵吵,丟完快點回來,孩子要吃飯菜還沒洗。
她很慶幸,學校旁邊也有一個大花圃,她還可以繼續(xù)課后的別樣加餐,生活愜意。
日子本該這樣平平淡淡的過去,但如果你熟悉生活的蜜汁定律就會知道,老天就喜歡跟你開玩笑。
這不,葉瑜舟剛進學校上課的第一天,班主任在講臺桌上熱情飛揚介紹著“今天有很多新來的同學,我們一定要好好相處,我們的班風就是團結友愛,班紀就是幫助弱小……”,突然,葉瑜舟感覺有人在朝她扔紙團!,內心:嗯???團結友愛?幫助弱小?
紙條就一直沒有停下來過,但是今天班級的人實在太多,一回頭總是找不到罪魁禍首。
好不容易到了放學這不,剛出校門,葉瑜舟的肩膀就被不輕不重地拍了一下“誒!我今天給你扔了那么多紙條你怎么沒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