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吃貨書生戀廚娘

第五十六章 宴客

吃貨書生戀廚娘 織野梧芽 2117 2019-01-19 23:10:00

    李芬的親事終究是退了,但其中的坎坎坷坷又豈是外人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

  只說她那個娘,聽說林順財有許多相好的事兒后竟然不以為然,只道李芬嫁了過去便是正妻,誰也爬不到她的頭上。日后的日子熬一熬,熬過去了,林家的家產(chǎn)豈不是有李芬的一份。有了財產(chǎn)后,以后的日子不就有了盼頭?

  好在李芬有個慈愛的爹和雖沉默寡言卻也疼愛她的哥哥,聲稱即便是日后再也嫁不出去也仍會養(yǎng)著她,這才將親事退了。但李芬娘和李芬的關(guān)系亦是大不如前,說是繼母都有人信。

  阮家其他人聽說此事后,也是一陣唏噓,怎會有母親將自己的女兒當(dāng)做待價而沽的商品。但這件事也隨著退親的解決,而在村里漸漸消散。村里也沒人說退了親的李芬如何,畢竟這是個好姑娘,大家有目共睹。只說李芬攤上了個賺錢眼子里去的娘。

  這邊好些日子過去,阮家的房子也建好了,雖幾間房子不是全在平地上,高一些低一些的,但遠(yuǎn)遠(yuǎn)看去,也仍是很是氣派。

  眼下幾個姑娘都有了自己的房間,阮墨還有了書房,那喜悅勁兒用不著說,帶著小伙伴在書房里摸摸凳子、摸摸桌子、摸摸書架。

  就連阮遠(yuǎn)和趙氏的嘴角都往上揚著,和誰打招呼都是眼角含笑。

  阮家搬完家后,擺了宴席。

  也是村里很久都沒這么熱鬧了,算是給村里增增喜氣吧。

  開席這天一早,楊柳家、鐘大伯家等幾家要好的人家就早早來幫忙了。全村人那么多,僅憑趙氏幾人來做宴席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就連宋陽家也來幫忙了,即便不是本村人,定了親便是一家人,有個什么事兒自然是要來幫幫的。

  宋陽娘來幫忙也是樂呵呵的,她未來兒媳娘家的日子過得好了,她不也是有面子的?

  于是阮遠(yuǎn)帶著些有力氣的擺放桌椅,再幫著女人家做些需要大力氣的活兒。

  景亦、喬明等人便帶著一大幫半大小伙兒下河撈魚摸螺螄。

  女人家自然就只顧著忙廚房里的活兒便是。

  坐在井邊洗菜的時候,幾人也聊了起來,“大妹子,你可真是個有福氣的。雖說年前遭了些罪,但這日子可不就這么快就過起來了?”看看這新起的屋子,青磚黑瓦,亮堂堂的,竟然還起了回廊,這下就算是下雨頁可以在幾個屋里竄了。

  想想阮家,過年時阮遠(yuǎn)那一摔,讓整個阮家的希望都摔沒了??蓻]過多久。不僅日子好了起來,他那腿竟然也全治好了,竟全然不像受過傷似的。

  這人一起頭,其他人自然也紛紛附和道。

  趙氏自己也感嘆,“是啊,年前的日子過成那樣,飯都要吃不上了,還靠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幫襯著。當(dāng)時我都覺得天都塌了。”回首年前,那些事兒像過了很多年,又想剛過去沒多久。

  這么一個大喜的日子,看趙氏卻慢慢感傷起了。楊柳娘趕忙轉(zhuǎn)移了話題,“好好的大喜日子,怎么就提起這些不開心的事兒。要我說,你們家丫頭訂親的訂親、做生意的做生意,兒子還要上學(xué)堂了,這福氣啊,定會延綿不絕?!?p>  趙氏也深知這宴客的日子,情緒太過悲愁不好。聽楊柳娘這樣夸自己的子女,立馬說起幾個孩子的事兒。還夸了楊柳性子好,為人爽朗。

  提到子女的問題,大家也不由自主地想著自己未婚子女的親事兒,順便打探了下阮家姑娘的情況,看有沒有機(jī)會求娶。雖沒有攀附的心思,但也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嘛。

  趙氏隱晦地提到三丫和阮玉都有了中意的人家,大家也不再多說。唯有喬明娘和宋陽娘眼角掛著笑意,二丫訂親了村里人都知道,看來三丫也是要許給喬明家了。而阮玉更不用說,景亦經(jīng)常來阮家,說是指導(dǎo)阮墨學(xué)習(xí)。但兩人經(jīng)常見面難保不萌生情義,村里人暗地里自然也是明白。

  到未時時分,一切準(zhǔn)備就緒,村里人都上桌吃飯。大人的聊天聲,小孩哭笑聲,碗筷碰撞的聲音,桌椅的拉扯聲。在整個村子里彌漫,煞是熱鬧。

  晚飯結(jié)束后,鄉(xiāng)鄰也相攜離去,臉上掛在滿足的笑。許久沒這么開懷吃過肉了啊,自然,還帶走許多未吃完的飯菜,特別是螺螄和魚。

  天色漸暗,阮家只剩下景亦一人,阮遠(yuǎn)等人對他沒有離開甚是詫異。

  堂屋里只坐著阮遠(yuǎn)夫婦和景亦,剛要問話,只見景亦掀了衣袍雙膝跪下。

  坐在上座的阮遠(yuǎn)夫婦連忙站了起來,就要過來扶他,“阿亦,你這是何意?快快起來?!?p>  景亦順著阮遠(yuǎn)的扶持,緩緩站起,扶著阮遠(yuǎn)和趙氏坐下后自己又跪下?!笆澹瑡鹱?,你們坐下吧,景亦有話對您二人講?!?p>  阮遠(yuǎn)坐下和趙氏對視了一眼,趙氏心中有了一些猜測,阮遠(yuǎn)卻毫無頭緒,之前的事兒也沒有人和他說過。

  “景亦今日有所求,求叔、嬸子將阿玉許配給我?!本耙嘀币暼钸h(yuǎn)的眼睛,認(rèn)真而又堅定。

  不說阮遠(yuǎn),便是趙氏都有些震驚,甚至有些不悅。哪兒有人自己上門求親的?且事先兩家還未通過氣。未等阮遠(yuǎn)回過神來,先道,“你也知道,我們家阿玉還小,并未打算這么早就將她嫁出去了。”

  阮遠(yuǎn)跟著連連點頭,阿玉可是十四歲都沒到,他可舍不得這么早就把閨女嫁出去。

  “叔、嬸,景亦并非是讓您現(xiàn)在就將她嫁于我,只是先訂親。”不待趙氏插話,接著解釋,“想來叔、嬸不知,今歲是當(dāng)今太后五十壽辰,皇上因此要加開恩科,下半年會有院試,而到了明年我便也能去參與鄉(xiāng)試。只是,鄉(xiāng)試設(shè)在府城,夫子也將我推薦到了府城的學(xué)院入學(xué),從我們這兒過去約半旬才到,想來考試之前我都不會再回來。而過幾日我便走了,實在放心不下,便冒昧想在我走前能將親事訂下。還請叔、嬸成全?!本耙喔┫律砣レo待回答,心中滿是忐忑。一般姑娘十四歲左右便訂下了,若是明年他回來晚了,阿玉和別人訂下了,他該到哪兒哭去。雖說他也知道阮玉心中有他,但是意外的事兒又怎么做得了準(zhǔn)。

  趙氏和阮遠(yuǎn)被龐大的信息量沖擊到了,一時呆愣住。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