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下。
一米五左右,六七十斤的楊三妹,一身緊身打扮,帶著已經(jīng)七八十斤的寵物豬,背對夕陽,雙拳緊握,惡狠狠的看著前方。
三妹對面,一個一百多斤,身高一米三左右的大胖子,此時發(fā)出了一聲兇狠的咆哮。
“嗚~,汪?!?p> 然后雙方就沖撞在了一起,一百多斤的大胖子,因為身手不夠靈活,再加上雙拳難敵四手之下,很快就敗下陣來。
大胖子的肥臉上,在連續(xù)吃了三妹幾計重拳之后,又不小心被寵物豬掀翻在地,終于忍不住落荒而逃。
騎馬而回的楊文華,剛好看見這一幕,看著狂奔而來的大胖子,趕緊下馬準備安撫一下。
看見面前的楊文華,大胖子一頭撞了過去,然后把頭埋進楊文華的懷里面,發(fā)出了委屈的嗚嗚聲。
“這是怎么了,別害怕啊,三妹,你欺負熊大干啥?”
楊文華牽著花馬,領著熊貓來到楊三妹身邊,看著三妹故意把頭轉向一邊,不理睬自己,有些莫名的問道:“大小姐,你又怎么不高興了。”
熊貓此時有了靠山,頓時對著三妹與寵物豬呲牙露出兇狠狀,剛好被回頭的三妹看見,正在氣頭上的三妹那受得了這個,立馬就蹦了過來,舉起拳頭就要捶它。
楊文華趕緊一下把三妹給抱到了另一邊,“有什么事給哥哥說,別拿熊大出氣。”
“你欺負我,早上都不讓我上熱氣球,自己卻出去了一整天才回來。”
面對三妹的控訴,楊文華哭笑不得,“咱能不能講點理,早上坐熱氣球是有正經(jīng)事的,而且今天一天都在忙,又不是游山玩水,你跟去干嘛?”
“我不管,反正你欺負我?!?p> “好好好,那你要什么補償?”
“我要和大哥二哥一樣,去當老師。”
當老師,這是楊三妹鬧騰了許久,楊文華卻一直沒有同意的事情。
倒不是楊三妹的知識量不夠,其實三妹的學習比楊大兄弟還強一些,主要是楊三妹可以隨時詢問楊文華,而楊大兄弟卻總有一些不敢與楊文華搭話。
“到現(xiàn)在都沒有人送女娃來念書,而那些小子又大多不聽話,到時候你管不住他們,被欺負了咋整?”
三妹眼珠子滴溜溜的轉動了幾圈,問道:“那如果我能找到女娃來讀書,你就讓我當老師嗎?”
想到三妹的成長過程中,有人同齡好友陪伴也是一件好事情,楊文華同意了下來,“好吧,如果你能在楊家村內(nèi)找到女娃讀書。
哥哥不但讓你當老師,還把店鋪的前廳給你做教室用,反正平時也沒人來買東西,閑著也是閑著。”
“謝謝哥哥,如果哥哥再給我一支冰激凌,我就原諒你了?!?p> “好吧,今天就破例,讓你多吃一支冰激凌?!?p> 楊文華笑著從小空間里面,拿出一支冰激凌遞給了三妹。
這是小空間的另一個作用,只要楊文華不待里面,里面的時間就不會流失,所以不管什么東西放進去,拿出來還是放進去時候的樣子。
“謝謝哥哥,哥哥最好了?!?p> 不但滿足了多日以來的心愿,還得到了冰激凌做補償,三妹的心情瞬間美麗了起來。
不但咬了一口冰激凌給寵物豬,就連一邊眼巴巴的熊貓,三妹也被賞賜了一點給它。
要知道平時三妹可是不怎么待見熊貓的,因為三妹總覺得這只熊貓分走了哥哥的寵愛,熊貓平時吃的許多好東西就是證明,許多好東西本來應該是她的。
接下來,楊三妹讓楊文華好好的見識了一下,女孩子不講理之后,是多么的恐怖。
得到了楊文華的同意后,第二天早上,三妹就找到了楊果,然后讓楊果帶著幾個人,隨她在楊家村騎著馬跑了一圈。
在砸爛了十幾個煮飯用的瓦罐,打破幾口裝水的瓦缸,燒掉兩間房子后,楊三妹帶回來了二十多個學生,全是七八歲到十三四歲的女娃。
這二十多個女娃,與其說是學生,不如說是楊三妹的玩伴,來的更恰當些。
第一天,楊三妹再教授人家半個小時后,就宣布這些人都太笨了,自己教不會她們。
然后楊三妹把自己房間里面的顯示屏搬了出去,接上平板后,從此后這二十多個女娃就進入了自學時代。
而且每天的學習時間,只有可憐的兩個小時,上午學習半個小時后,就陪著三妹到處玩兒,然后就是自己做飯吃。
為了方便做飯,楊三妹不但在前廳外面起了灶房,還讓楊果運來了米面,就連雞鴨也趕了一群過來。
除了上午的半個小時,就是午后的一個半小時,可以自學一下,因為這是三妹的午睡時間。
楊文華也沒空管那么多,不缺錢,有得三妹去折騰,她高興就好。
現(xiàn)在楊文華正忙著規(guī)劃藍田,同時也是救災的開始。
再李少直離開的第二天,李綱就找了過來,再第二天,李世民也親自跑來了一趟,沒其它的事,就是救災。
經(jīng)過幾輪商議之后,由楊文華出每人每天大概三斤糧食的價格,在整個關中雇人干活。
當然不是誰都能來的,每戶人家只能來一個人,由每個里的里正統(tǒng)計,然后再層層上報到縣里,最后由朝廷把總人數(shù)報到楊文華這里來,再做最終的決定。
而楊文華就利用這段時間,開始對藍田縣做一個整體的規(guī)劃。
單單是這個規(guī)劃,就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靠楊文華一個人,自然不可能完成。
而要達到楊文華心中的要求,在這時代能幫到楊文華的人,也沒有多少,楊文華也不打算去尋求那些世家大族的幫助,丟不起那個人。
這時候楊文華只能把目光轉移到了現(xiàn)代來,千多年的滄桑,其實對地形的改變,是微乎其微的。
除了河道因為在常年的沖刷之下,加寬了許多之外,其它的地方只是雨水造成的水土流失,所以地形變化不大。
這樣一來,就楊文華的操作就方便了許多。
找了張藍田縣的詳細地圖,把灞河以南整個劃開后,剩下的就是楊文華需要開發(fā)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