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幻

玉繩結(jié)

第一章 貪心起隔斷人天根渡劫仙解劫南天門

玉繩結(jié) 最愛妹妹了 1893 2018-12-26 16:40:03

  混沌初辟天地開,清濁分明陰陽來。子丑寅卯次第現(xiàn),人生于寅出圣賢。

  ?

  有巢燧人并伏羲,避難天獸法神奇。三皇五帝諸圣君,澤恩民物百事立。

  ?

  堯舜星火傳大禹,治水功勛罄難書。夏商千年至西周,文成武德順天壽。

  ?

  姜尚授命下昆侖,輔佐明主應(yīng)時運。金臺拜將統(tǒng)卅六,四??堤┍晷?。

  ?

  靈臺封神平三界,八部執(zhí)掌凄風(fēng)歇。左持杏黃右執(zhí)鞭,永守天門人中仙。

  ?

  郎朗天河群星列,鎮(zhèn)守五方蕩陰邪。今日但指玉衡北,一條玉繩說解劫。

  ?

  話說,天地生人以來,歷經(jīng)野性蠻荒,賢王圣世,輾轉(zhuǎn)至夏,階生貧富貴賤,挑起名利紛爭;一時,

  ?

  兵戈四起血漂杵,怨女曠夫飲相思。遇人不淑濁嬌紅,永萎沙塵含恨終。

  ?

  悲聲泣語道沉冤,罪孽滔滔赴黃泉。血染沙場拘游魂,難歸故里共嬋娟。

  ?

  生逢世難何安身,江山破碎怎立命?

  ?

  正是:伯勞東去燕分飛,萬里風(fēng)云只影歸。蝶不成雙鳳失配,稚雛聲聲悲泣淚。

  ?

  一道道怨氣直沖牛斗,南天門外,愁云慘霧縈繞不散,不時傳出悲怨之聲,嗔戾之語。

  ?

  大羅天昊天上帝頒下玉旨,閉了閶闔,于云霄殿上,高懸聚仙旗,一時,瑞彩千條,華光萬道,穿越云海,照耀下界;天兵神將披甲持戟,儀仗威嚴,分列云霄殿外。執(zhí)事仙官手握神木杵,三擊云鑼,音傳十方。此處但道那云鑼好:

  上古桃木取陽谷,天匠鬼斧神工成。雕龍畫獅又刻麟,鳳喙叼著扣鑼繩。

  ?

  末劫落下五彩石,老君爐里摶煉是。非金非銅亦非鐵,似鐃似鈸亦似镲。

  ?

  五行浸潤無聲息,三昧火出煉玉磯。天錘鍛造陰陽寶,八卦滲出秘魔絳。

  ?

  聲震三界鬼神驚,音傳六道拜云庭。無窮妙用屬昊天,用作聚仙云霄殿。

  ?

  正是上界法寶無窮妙,仙家咫尺過云橋。不一時,祥云千朵,瑞彩迥異,飄入南天門,各路神仙齊落云腳,整理朝服,齊聚云霄殿,朝覲昊天上帝。

  天帝開尊口:“今日,下界有怨氣數(shù)道沖上牛斗,叨擾天宮勝境,眾卿有度厄妙法,可自道來?”眾仙官議論紛紛,無有結(jié)果。

  ?

  眾仙一籌莫展之際,忽見一斗大白蓮飄入大殿,縈繞天帝及眾仙之后,旋即飛出,剎時,怨氣四散,天河朗朗。緊接聞詩一首:

  ?

  媧皇造人波月仙,千載劫運紅燭前。凡塵水火彌霄壤,蟾宮風(fēng)暖乾坤顛。

  ?

  我為渡劫離三陽,身負天命逐旭航。一朝得道首成仙,不登天界不入堂。

  ?

  天帝召帝閽上殿,問其緣由,報曰:啟稟陛下,適才東北紫氣云集,斑駁異彩,化現(xiàn)白蓮一朵,徑朝天門而來,不及我等阻攔,已自飛躍拱樓,故來稟報。才得動身,又見白蓮飛出,一白衣仙姑,虛空現(xiàn)身,佇立門外,頭頂祥云寶蓋,頓足踏上青蓮臺,只見金光璀璨,怨氣彤云盡收蓮花之中。仙姑留詩一首,已往南方下界去了。

  眾仙不解,中有太白金星拱手白天帝:玉帝圣德,今日感召渡劫仙君降臨上清三界,蕩掃塵邪,功德無量。然渡劫仙君降世,必牽動天地人三界之長久安寧,宜遣眾圣早歸古洞仙山,以避劫運?!?p>  昊天上帝捋須沉思,片刻而言:“卿言準奏!眾卿家即日起宜各歸洞府,勤誦黃庭古卷,修煉太上妙道,以期早證大羅金身,保我三界之清平,耀我天界之神威,正是運養(yǎng)神氣正脈輪,目吞日月息乾坤。混元一顆金丹成,老子門中談笑聲。然眾卿當知,今日我天宮遭逢劫難,實非偶然,自古仙凡隔絕,何止萬里之遙!下方不凈,本實難抵天庭,唯有人心,因其融女媧之魂靈,匯盤古之魄精,具足神氣,堪越結(jié)界,故而醞生之善惡,能隨心化現(xiàn),往來六道。更有之者,含恨而終,沉冤莫白,怨氣結(jié)節(jié),更易入極端,故爾乾坤為之垂憐,坎離為之惋惜。眾卿在下方備受人間香火,宜當竭心盡力,化導(dǎo)群生,以消災(zāi)解厄,保我天人之康泰,乾坤之祥和。四宇之安寧,八方之來朝?!?p>  眾仙拱手白天帝:“謹遵玉帝法旨?!逼溟g有西方凈鄉(xiāng),應(yīng)邀前來之準提道人,閉目運神,早明玄機。借故回西土去了。

  ?

  眾仙離去,昊天上帝密詔太白金星偏殿議事。

  ?

  昊天上帝言道:“方才大殿之上,仙卿以渡劫仙君之名,解化白蓮滌塵之事,是何用意?”

  ?

  太白金星拱手言道:“玉帝明鑒,渡劫一職,在我天庭本無官諱,渡劫者難免歷凡下界。既離九重,怎拜天職!故爾,渡劫一職,名存實亡。然三陽天天劫宮為維系三界永安,掌天地之均軸,仍保有渡劫一銜。常以渡劫之行,平復(fù)大難。龍漢劫時,媧皇曾與玉帝論道,言及開皇時期,硝煙復(fù)燃,天地再逢劫數(shù),屆時,青旭入海,正當其時,玉繩歸天,上皇至尊。玉帝可曾印象?”

  昊天上帝聞此,頷首擼須,言道:“聞卿所奏,寡人確有印象。那時,我在普明光嚴山中修道,歷經(jīng)三千劫,始證金仙,媧皇與伏羲,炎帝,現(xiàn)身眼前,特為寡人證驗。臨別之際,言朕億劫之后,功成超度,始證玉帝之位。又贈詩四句,

  青旭入海光陸離,是非成敗難算計。玉繩歸位上皇始,三陽不掌軸天地。

  ?

  論算年月,時日正當。青旭下界,少不了擾我天宮,金科玉律恐為其難,仙卿當竭力相助,不違圣諭。”太白金星拱手應(yīng)允,再拜退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