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領(lǐng)返回部落,二話不說,從懷中取出箑莆草,當空一拋,那草遇土而生,頃刻布滿山坡,。
頭領(lǐng)吩咐族人:“今得天神賜予仙草,救我族人脫離瘟疫之苦,快快采下箑莆草,熬藥愈疾?!崩险呒娂姴伤幇緶?,分贈族丁。
梵晉于自己住處旁,獨辟一凈室,將青冥肉身安置其中,傳喚凈侍,待字閨中每日打掃庭廊,香火供奉,期盼早日返本還原,再見仙顏。
那日,頭領(lǐng)延召長老于凈室之中,指蠟像言道:“此乃波月洞仙子臨凡,我得靈草,全憑指引,為報大恩,我欲迎入祖壇供奉,以期早日返本還原。不知長老意下如何?”
長老議論紛紛,頭領(lǐng)言:“昔日我應神咸指引,往綠澤湖求取靈獸真血,不想那八位仙長自堯舜時修真悟道,不曾傷生,為有德之靈,如我族人飲其鮮血,勢必遭受天責,難免滅族之禍。如今,仙長已飛升上界,我親眼目睹。若無仙子,哪有今日之屠龍?”
長老合議后,主事大長老言道:“我族以龍為尊,專祠大雨龍神,似這等神靈,并無知曉,不宜迎入祖壇。然其于我族既有救命之恩,頭領(lǐng)可另行香火供養(yǎng),也不失禮儀?!辫髸x聞言,心中暗喜。
一日夜半,風雨交加,電閃雷鳴,頭領(lǐng)于睡夢之中,忽見青冥淚光漣漣,于荒野之中,飽受寒欺。
人吐痰,泥濺身,風吹雨打淚涔涔。
鳥旁觀,獸不理,草擎花傘半遮蔽。
同類有心難作為,長老設(shè)障百靈畏。力士擎山向屠龍,只待玉殞報應君。
頭領(lǐng)睡夢之中,忽得哭泣,驚醒之余,匆忙前往凈室查看,卻不見青冥肉身,詢問左右,并無知情,冒雨四處尋找。
遙見東方曠野之中,隱約紅光縈繞,循光而去,果見蠟像棄置于此,頭領(lǐng)明了個中緣由。
眼見返回部落,已是無望,但是又當向何方,覓求棲身之地?尋思無計,想到“仙子本是落腳盤祖峰地界,何不在那里另尋一個洞府,遠離世俗,豈不更好?!”想罷便連夜前往盤祖峰。
沿天水河上行數(shù)里,星光照耀之下,見一瀑布,形如半月,橫跨西東,高廣千丈,聲勢浩大,猶如萬馬奔騰,剎是壯觀。
頭領(lǐng)目觀四周,瀑流之下,日積月累沖出一個深潭,水清見底,兩岸竹山密林,紅花綠葉,獨留得一條河道泄往下游。
頭領(lǐng)放下蠟像,自語道:“如若能與瀑流背后鑿得洞穴,一來地勢險峻隱蔽,憑此天險,可避開諸多打擾;二來據(jù)此靈秀之地,清氣盤桓,正好頤養(yǎng)元神,堪稱美事。”
想罷,項中寶杵便自布散金光,飛上虛空,變作三尺長短,周身密咒環(huán)繞,對準瀑流,射出一股光束,只聽得天崩地裂一聲,鑿出一個洞來。
頭領(lǐng)收起寶杵,心中大喜,“果是如意之寶,極通人性?!?p> 言罷,背起蠟像,攀上瀑巖,入得洞中,贊言:“此一天障,真乃福地,瀑流為簾,玉石為洞,避難天災,躲得猛獸,不愧為世外仙府,人間洞天。莫若以水簾命名,流傳后世。”
言罷,便自洞門上方,雕刻“水簾”二字,頭領(lǐng)將蠟像置于洞中高處,拿起石鑿,修整洞中碎石棱角。
自此,每日夜半,頭領(lǐng)便趁人靜之時,悄然離開,前往盤谷鑿石修洞,雖有聲響,亦被瀑流下落之聲掩蓋,十分奇妙。
約有半月,即備得石桌,石椅,石床等一應家當,本想在洞中北方鑿一龕,以安放青冥蠟身。不想這一日,鑿開一片洞中天地,石壁后方,乃是另一番景象:
綠藤垂巖,柳飛河岸,湖光山影,雁鳴長空。
青山擁綠水環(huán)抱青翠,彩霞影日紅朝氣蓬勃。
頭領(lǐng)欣喜異常,以磐石堵門,將青冥蠟身置于石前蓮花座上。
夜晚,頭領(lǐng)點起祭壇兩側(cè)火把,洞內(nèi)亮如白晝,火光影里,只見青冥:
一張茜巾遮素顏,手托玉鳳右拎籃。兩灣秋水映月明,禿髻淡妝掛翠環(huán)。
姿態(tài)娉婷,妙如凌云。那頭領(lǐng)一面喜她儀態(tài)韶秀,人間少有;一面憂心失敬圣女,多有不敬。情與智斗,兩相為難。每感孤寂,多來陪伴。傾至誠之向往,仰圣潔之霞光。慕云海之明珠,愿回生之相伴。
一日,梵晉醉酒而來,與石桌旁,道盡心思,不想青冥體力恢復十之八九,聽得他言語之情,深感愧疚,“族中長老合議,命我與南山帝女締結(jié)百年之好,屆時,恐難再揭水簾,與卿相見。你若神明,當知我心所慕,何不現(xiàn)身降臨?!毖粤T,執(zhí)刀于洞外書對聯(lián)一幅:
光耀四壁三花聚頂泛入七寶蓮池側(cè)耳天籟之音如風
天假緣柄眾星捧月參謁白玉帝祚低眉普善之心如波
刻罷,踉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