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華娛之我是大牌

第三十三章 宣傳和路演

華娛之我是大牌 江湖一鏢客 2140 2019-02-28 15:32:06

  自古以來就有“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的說法,歸根到底,是因為自漢獨尊儒術(shù)之后,無論廟堂還是江湖,宣傳話語權(quán)都掌握在儒家手中,與其說是儒以文亂法,不如說是以宣傳之便攜民眾之盛倒逼朝堂。

  宣傳喉舌,喉舌二字可見其重要性。

  若是沒有掌握宣傳話語權(quán),所謂的明星和偶像,充其量只是戲子和名妓而已。

  嗯,女的是名妓,至于男的么,龜公?

  ……

  李父搭橋,金錢開道。無冕之王們開始為《人在囧途》做起了新一輪的宣傳,使得上映近十天票房已經(jīng)趨于下降的《人在囧途》又重新掀起了一波觀影熱潮。

  至于港燦們的詆毀和抹黑,也就只是在鵬城南三環(huán)那一小塊有點影響力,偶有內(nèi)地網(wǎng)民引用,也被人噴得找不著北。

  我國的網(wǎng)民是一群很奇怪的人。

  公知們說祖國諸般不好,這些人不會去辯駁,因為確實有些地方差強人意,尤其是在那個時候。

  但如果有人崇洋媚外或者吃里扒外,又會齊心協(xié)力的噴,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讓人與有榮焉。

  至于某些紅皮白心的狗,都說是狗了,無父無母狼心狗肺應(yīng)該是正常的吧?

  對不起,我可能侮辱了狗。

  ……

  《人在囧途》的聲勢如火如荼,票房也節(jié)節(jié)高攀,不得不說林杰的功勞很大。

  這段時間以來,林杰幾乎每天都是在迎來送往,酒宴飯局更是不停歇,媒體院線同行還有其他方面的關(guān)系都是由林杰出面打點的。

  至于李逸軒,因為沒有出去跑路演,所以一般都是待在學(xué)校上課,偶爾去下公司或者跟小姐姐約會,日子過得逍遙自在。當(dāng)然,他也一直有在關(guān)注《人在囧途》的票房,一些宣傳方面的重點和建議也是由他提出來的。

  宣傳是一部電影能否取得票房成功的重點,如何找到電影的宣傳重點更是重中之重。例如周星星的欠他一張電影票。

  這個宣傳重點對于電影票房的刺激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哪怕是消費大眾情懷和透支周星星的觀眾緣,但總得來說還是很成功的。

  當(dāng)然了,事實如何呢?

  我們真的有欠周星星電影票?

  姑且不說他自己拍電影票房是賺是虧,但他賺了片酬又成名了總是沒跑的吧?

  還有,別的地方我不知道,但老子看過老港片,都是從電視上或者正規(guī)網(wǎng)絡(luò)播放平臺看得,不存在看盜版的事情。別說他的電影賣給電視臺或者網(wǎng)絡(luò)視頻平臺的時候沒收錢,按照周星星那死要錢的性格,打死我我也不相信。

  而且按照這么一個理論來說,隨便一個港燦都能跳出來說你們欠他電影票了。

  例如王精,例如房事龍,例如范金寶。

  嗯,還有吳夢達(dá),人家一大把年紀(jì)了養(yǎng)兩個老婆很辛苦的,你們怎么不支持一下?

  還有劉愷微他老爸,人家跑龍?zhí)着芰四敲炊嗄辏阍趺床徽f欠人家一個主角?莫不是你們把對他的愧疚轉(zhuǎn)移到了劉愷微和楊小狐身上?

  呵呵……一群……

  ……

  亂世刀槍盛世文章,這兩者皆是謀求話語權(quán)的利器,無冕之王這個名詞就是由此演變而來。

  不過在網(wǎng)媒尚未崛起,由紙媒掌控話語權(quán)的年代,其實所謂的無冕之王只是一個笑話。幾乎所有的日報都是由官方掌控,報社里面的高層都是有編制在身的。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因為有著官方背景,它們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卻又比網(wǎng)媒更高,所以它們的號召力也不是網(wǎng)媒可以比的。

  在包括鵬城在內(nèi)的幾座一二線城市的日報報道下,《人在囧途》在這幾座城市的票房猶如坐火箭般高漲,為了答謝諸多影迷的熱情追捧,本來想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的李逸軒同學(xué)不得不開始跑起了路演和節(jié)目。

  路演,是電影宣傳的一種重要方法,是明星這個詞語被大眾認(rèn)可之后才興起的。以近距離接觸對話明星為噱頭吸引粉絲進電影院買票。

  其實也就那么一回事,歸根結(jié)底還是粉絲經(jīng)濟的營銷方式。

  當(dāng)然了,對有些路人也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其實并不會有太大的作用。票房,終究要靠電影質(zhì)量才能保證。

  當(dāng)然了,某些靠宣傳蒙騙傻(粉)子(絲)和自己買票房的電影除外。

  不過,把票房寄托在傻子身上的電影一般都……

  嗯?貌似那些電影票房都還不錯??。?!這是什么鬼現(xiàn)象?

  有沒有票房不好的啊喂?

  我想舉個例子都這么難的嗎?

  難道我國的傻子就這么多?

  還是傻子們的共通興趣就是看爛片?而且是看完一部接著看下一部的那種。

  好可怕。

  ……

  之前電影上映的時候李逸軒并沒有考慮過路演的問題,一是因為那時候正是風(fēng)口浪尖,借勢而為就能起到很大的宣傳作用,二則是電影的陣容真的拿不出手,兩個主演徐正和黃寶強也就是一個電視咖,別說票房號召力了,觀眾認(rèn)不認(rèn)識他們都還是一回事。

  尤其徐正還只能算是勉強眼熟。

  而黃寶強現(xiàn)在雖然很火,可火的只是士兵突擊里的許三多這個角色,至于他的真名恐怕都沒幾個人知道,總不能用許三多當(dāng)噱頭作宣傳吧?到時候全部觀眾大喊許三多的話多尷尬啊,這樣子……

  貌似這樣子也挺不錯。

  反正只要有觀眾買票看電影就行,至于其他的,管那么多干嘛,有錢賺還怕什么尷尬。

  于是,電影《人在囧途》的路演差點變成了電視劇《士兵突擊》主角許三多的見面會。

  至于為什么說是差點,因為李逸軒的粉絲也不遑多讓,至少可以同臺競技。

  而電影本身的粉絲,別搞笑了,一部電影而已,看完笑過就算了,哪里來的那么多戲份。

  所謂的劇情討論和內(nèi)涵延伸都只是宣傳的噱頭罷了。

  至于電影下畫之后的討論,也大多都是制片方帶頭發(fā)起的,目的是為了看民眾反應(yīng),能不能繼續(xù)拍續(xù)集賺錢而已。畢竟像小時代這種大爛片,連著拍四部的也就獨此一家,就連太平輪這種不知所謂的電影也是一次性拍完,因為片長過長才剪成上下兩部,否則以它們第一部的口碑,后續(xù)也只能悶死腹中了。

  當(dāng)然,這也不是絕對的,畢竟我國的傻子多,像小時代這種鬼東西,只要能上映就不會虧好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