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目光如炬地盯著燕使看了半晌,看得那個本來就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瘦子心里直發(fā)毛,兩軍交鋒不斬來使,可是在這個混戰(zhàn)時代被斬的使者太多了。德光冷笑道:
“立等答復是嗎?好,來人,召集太子和重臣們立即到這里來。噢,對了,桑維翰活過來沒?把他也抬來,朕有重要事情宣布?!?p> 不一會兒人就都到齊了,全都站在帳前的空地上,桑維翰也被人用擔架抬了來。他已經在御醫(yī)和助手的救護下蘇醒過來,發(fā)著高燒,迷迷糊糊地躺在厚厚的氈毯下面。耶律德光指著地上的一塊大石頭道:
“朕已經立晉王為帝,他就是和契丹結盟的中原之主。朕豈是言而無信的人,除非這塊石頭爛了,這件事絕不會變!”
“嘖、嘖、嘖,皇上,軍國大事豈能意氣用事?!?p> 桑維翰和燕使一個喜極而泣一個滿面羞憤地離開后,太子李胡立刻大聲嚷了起來。
“現(xiàn)在可怎么辦呢?趙德鈞得到消息立刻就會領兵來解晉安寨之圍,同時還會命幽州軍隊出兵山后。皇上,燕使雖然可惡,可話丑理正,契丹軍隊加上晉軍不過十萬人馬,繼續(xù)呆在晉陽,眼看就要被趙德鈞的二十萬軍隊包餃子了!”
眾人聽他一嚷,心里也都有些發(fā)慌,盡管有人不喜歡李胡,也覺得他說的對,都以為只有撤軍一條路了。眾人還沒有表態(tài),鶻離底又憨聲憨氣地搶先說道:
“皇上拒絕北平王自有皇上的道理,但太子說得對,既然拒絕了北平王,穩(wěn)妥起見,趕緊撤兵吧。別管什么晉安寨,也別管誰坐洛陽金鑾殿,讓他們自己去打,咱們全軍而還才是上策?!?p> 忽沒里眼睛看著鶻離底,話卻是朝著太子去的:
“南府宰相,慌什么,燕使還回得去么?趙德鈞哪里就會知道皇上拒絕了他,除非有人做內奸,給他通風報信?!?p> 忽沒里來之前就得知,帳前的麻煩又是李胡惹出來的。都說宮中無秘密,帝王一切出入起居都需要有人護衛(wèi)服侍,內侍、衛(wèi)兵、御醫(yī)、雜役,人多耳目多,想要什么事都密不透風,比封住蚊蠅的嘴巴還難。所以從古至今都有一條嚴律,私下議論宮中之事是死罪。然什么樣的嚴刑峻法都擋不住風一樣的傳言。桑維翰在帳前跪了一夜的事很快就被李胡得知,他處心積慮想要這次御駕親征無功而返,正愁沒辦法讓皇帝和趙德鈞翻臉,便立即暗地派人通報燕使。忽沒里早在監(jiān)視太子周圍的動靜,把那些形跡可疑的人進進出出的動向摸得一清二楚。
李胡冷哼一聲:
“樞密使也算經多見廣,深謀遠慮了,怎么會以為趙德鈞那么傻,不知道信使不回意味著什么?皇上,趙德鈞是個混蛋不假,可和他結盟對咱們有利,打仗就是圖勝,有什么道義可講??杉热换噬蠜Q定了,臣弟就不說了。趕緊撤兵吧,趁還來得及。好在老弱輜重都留在了虎北口,讓他們立即先撤。這里都是騎兵,隨后壓陣。”
德光剛才一怒之下話說得氣壯如牛,這會兒心里也打起鼓來,他像是對眾臣也像是安慰自己,一字一頓地說道:
“北平王即使知道朕拒絕了他,量他也不敢輕舉妄動。趙家父子靠權術和裙帶關系起家,像樣的仗沒有打過一場,早就聽說是兩個胸無韜略的草包,有再多兵也是烏合之眾。不要說朕和諸位這些能征善戰(zhàn)的大將了,就是石敬瑭,也是唐國數一數二的名將,從前他和李從珂就是李嗣源打天下的左膀右臂。朕相信,等到拿下晉安寨,晉軍定能一鼓作氣擊敗唐軍?!?p> 李胡跺腳嚷道:
“拿下晉安寨?何年何月啊?只怕等不到那個時候咱們就成了餃子餡,那可就真的是追悔莫及了?!?p> 德光狠狠地瞪了自己的儲君一眼,恨得牙根癢癢的。要不是燕使那一激,他還不至于貿然做出決定?,F(xiàn)在話已出口,覆水難收,既然斷了和趙氏聯(lián)手的后路,也許就只能及早撤軍了。不撤就有全軍被切斷后路的風險,這是他承擔不起的。然這樣一來,勞軍糜餉得不償失不算,最不甘心的是太子就可以在母后和天下人面前說皇帝如何一錯再錯,而他又是如何英明了。他掃視階下,看到眾人臉上的表情,雖然與李胡用心不同,然看得出來都想著同樣的事。德光的臉漲得發(fā)紫,心里再三再四地掂量取舍,終于下定了決心,要面子不如要里子,無論如何也不能冒全軍覆沒的風險。
“諸位愛卿,”
他正要往下說,忽然看見一個人騎著快馬朝這里疾馳而來??粗R蹄下卷起的滾滾雪塵,直覺告訴他,定有出人意料的好消息。那人到了人群后面,飛燕剪水般輕快地躍下馬背。這時看清,原來是樞密院的官員。只見他滿面紅光,手里拿著封信急步走到人群中,找到忽沒里,對他低語了幾句。忽沒里眼睛放出光來,聲音里帶著顫抖,大聲喊道:
“皇上,晉安寨投降了!”
“什么?晉安寨降了?張敬達降了?”
德光一步跨下矮矮的土砌階梯,抓住忽沒里的胳膊。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晉安寨被圍八十二天,他天天都在數著日子。其間被圍唐軍發(fā)動過好幾次反攻都被打退,五萬多人馬被牢牢困住。晉軍和契丹軍隊沒有發(fā)動大的進攻,因為那樣并不能提前多少獲得勝利,只能增加自己一方的傷亡。以寨中儲備估計,它不久就會因絕糧而陷落。但是這一天什么時候到來卻難以預料。有些頑固的敵人即便殺馬、吃人也會堅持,直到所有的人全都死光。何況大批援軍就在百里之遙的團柏谷,他們并不絕望。德光擔心的是自己等不到那一天就要被迫撤兵。這樣一來,晉安寨絕處逢生,團柏谷十五萬援軍養(yǎng)精蓄銳,兩軍合力,晉軍必難支撐,此役所有收獲都會化為流水,御駕親征就真正成了勞而無功?,F(xiàn)在不同了,只要這是真的,晉安寨真的投降了,不管下一步軍事進展如何,階段性大勝就已經證明御駕親征的英明。而這一仗的勝利不但唐、晉雙方的兵力對比將發(fā)生根本變化,而且士氣軍心徹底扭轉,石敬瑭如虎添翼,朝最后勝利邁進一大步。契丹軍隊更是壓力大大減輕,進可以幫晉軍繼續(xù)攻打洛陽,退可以凱旋而歸。就不怕李胡興風作浪了。
忽沒里大聲答道:
“陛下,不是張敬達,他被副帥楊光遠殺了,是楊光遠上的降表。他派人把張敬達的人頭和降表送到轅門,他和諸將集合了軍隊,正等著皇上受降呢。”
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然做到這一點非常難。偵知對方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人數裝備等等也許能夠做到,然知曉彼此的軍心特別是統(tǒng)領的人心就難上加難了。如今的戰(zhàn)爭雙方就都不知道對方這方面的真實情況,就像兩個瞎子在打架。如果耶律德光知道晉安寨里的情形早就不會如此焦慮。反之也一樣,假如了解晉軍和契丹的處境,晉安寨里的一切也許就不會發(fā)生。
就在德光不得不決定撤兵的時候,晉安寨里的弓弦也緊繃到了極致。八十多天過去,援軍沒有等到,寨中糧草已盡,戰(zhàn)馬餓得相互啃食馬尾馬鬃,將士只能殺馬為食。副帥楊光遠想要投降,他勸主帥張敬達說,洛陽的皇帝是僭位之君,為什么要為他拼命?難道要數萬將士為了保他竊來的皇位活活餓死?張敬達外號“張生鐵”,性格剛烈,而且和石敬瑭有私怨,死也不肯向這位晉帝稱臣。他拒絕了副帥的提議,說道:援兵近在百里,旦夕將至,再堅持一下就是勝利。楊光遠道,大帥難道看不清嗎?援軍一個月前就到了團柏谷,為什么不肯進兵?他們早就不忠于洛陽了,還能指望他們嗎?張生鐵咬牙道:真的到了絕境,援軍仍然不來,你們再砍我的頭,獻給敵人投降吧!結果,沒等多久楊光遠就真的下了手。
耶律德光喜不自勝,仰天大笑,喊道:
“蒼天有眼,神佑契丹!李胡,忽沒里,叫上石敬瑭,去晉安寨!”
晉安寨說是寨其實是很多村子連成一氣的大鎮(zhèn),初時這里聚兵十余萬,虎北口一戰(zhàn)大敗,死傷、俘虜加上逃跑,減員一多半,但仍有五萬多人馬,軍帳連綿數十里。正值數九寒天,黑壓壓烏云罩地般的軍營中一片死寂,沒有炊煙也沒有取暖的煙火,聽不到馬嘶狗吠,更沒有人聲,只有寒風穿營而過,發(fā)出哀鳴般的呼嘯。營門的高大望樓上白旗獵獵,楊光遠和一眾將帥列隊站在營門口,他們脫了帽子,單薄的戰(zhàn)袍外罩了層白布,在滴水成冰的雪地里凍得瑟瑟發(fā)抖。見到契丹皇帝和石敬瑭一行人在親軍護衛(wèi)下到來,楊光遠帶頭單膝跪下,其余將帥也都隨著他齊刷刷地跪倒一片。
耶律德光下馬,走到這群人面前,扶起楊光遠,呵呵笑道:
“不為僭位逆賊效死,是你的明智,但你們對君主不忠,都是大惡人?!?p> 楊光遠嚇得撲通一聲又雙膝跪倒,皇帝接著說道:
“你給數萬將士放了一條生路,朕不怪你。起來吧。來人,給每人取一頂裘皮帽子來,你們九月守到現(xiàn)在,連冬衣都沒有換吧。這么冷的天,別凍壞了。朕帶了糧草過來,立即做飯開飯。楊光遠,張敬達的尸體在哪里?”
“在,在營中?!?p> “朕要好好安葬他,厚待他的子孫。朕最看重忠心不二的人,你們?yōu)槿藶槌?,都要學張敬達?!?p> 楊光遠等人羞得滿臉通紅。德光命人將他們暫且關押,派人入營清點兵卒武器,一切安排妥當之后,轉身問石敬瑭:
“你說這些降兵應該如何處置呢?”
石敬瑭是個胸有韜略的人,知道數萬俘虜的處置是件大事,相處兩個多月,他也摸到了一些契丹皇帝的心思脾氣,立即答道:
“陛下,楊光遠曾是敬瑭手下的振武節(jié)度使,我們并無私怨,他出兵打仗進攻晉陽都是聽命于朝廷,請皇上赦免他和以下所有將帥,把他們交給在下,相信敬瑭能夠駕馭得了。這不單是增加了五萬人馬,還給其它唐軍做個榜樣,讓他們不要學張敬達,盡早棄暗投明。”
德光贊許地拍拍他的肩膀。
第三天,俘虜接收整編完畢,石敬瑭以晉國皇帝的名義宣布任命楊光遠為侍衛(wèi)馬步軍都指揮使,以下唐軍將帥都官復原職,歸入晉軍。
第四天,閏十一月十二日,重新整編擴大的晉軍在石敬瑭的親自率領,契丹大將高模翰的協(xié)助下向著團柏谷,唐軍援軍十數萬人聚集的前方大本營,發(fā)起了進攻。
趙延壽領了兩萬御林軍九月就從洛陽出發(fā)救援晉安寨,他磨磨蹭蹭,兩個月走了六百里到達西湯(今山西沁縣附近),在這里等到義父趙德鈞率領的六萬幽、鎮(zhèn)軍到來。合兵之后,明知晉安寨危在旦夕,二人卻駐足不進。趙德鈞接連上書要求征調澤、潞兵,并將范延光率領的兩萬魏州兵歸于麾下統(tǒng)一指揮,還要求任命趙延壽為成德節(jié)度使(河北成德地區(qū)設置的節(jié)度使,統(tǒng)鎮(zhèn)、冀、趙、深等州。)李從珂不肯答應,趙氏就拖延不進,一而再再而三地上疏,李從珂氣得要死,讓人對他們說:
“等到你們退了敵,就算要皇帝之位,朕又何惜??墒侨绻婵苎?,只怕你們和朕都會同歸于盡?!?p> 趙德鈞聽了很不高興,勉強向前挪了兩百里,到達了團柏谷,距離晉安寨只剩下百余里,卻再也不肯向前一步了。以他們?yōu)槭椎氖畮兹f援軍在團柏谷駐扎了一個月,眼看晉安寨陷入絕境而不救。就在這期間,趙德鈞悄悄派人聯(lián)絡契丹人,請求立自己為帝,答應只要滿足這個要求就倒戈殺去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