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烈明傳

第五章 增加威望的好辦法

烈明傳 伍章明 1540 2019-02-26 12:21:32

  曹睿就繼續(xù)道:“丞相何在?”

  “臣在!”丞相謝襄連忙出列。

  “御史大夫何在?”

  “臣在!”御史大夫趙固也連忙出列。

  曹睿站起身來??粗@兩位大臣,扶著手道:“尚書錄詔:朕承先帝大寶,受命宗廟。以愚笨之資,托于兆民君主之上。唯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恐朕之不德,以羞太祖、先帝之遺德!”

  眾臣一見這架勢,也立刻全部跟在謝襄和曹宇身后,匍匐在地。

  天子頒詔,誰敢坐著?

  只聽到新君清朗的聲音,回蕩在朝堂上:“朕年少。不識上古賢王,治世之玄妙,然,朕聞之,古之圣王治世,民不加賦,而海內用足豐饒,朕雖不敏,亦心向往之,其令。天下官府衙門諸卿有司,即日起,天下郡縣黎庶。永不加賦!”

  曹睿這個重磅炸彈一拋出來。

  大臣們只感覺兩眼都有些迷離了。

  “永不加賦?”許多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相對無言。

  曹睿卻是得意洋洋的看著臣子們。

  不得不說,我大清剩足糠麻子那一手永不加賦的表演,是非常加分的一個舉措

  只是,問題是,這個所謂的永不加賦,其實是個偽命題!大清朝廷一歲漕江南四百萬石,而江南則歲出一千四百萬石。四百萬石未必盡歸朝廷,而一千萬石常供官、旗及諸色蠹惡之口腹。

  也就是說漕糧的正式稅額是400萬石,但老百姓的實際負擔卻高達1400萬石,這多負擔的1000萬石,只能算是加賦,而且遠遠高出正式稅額。

  最關鍵的是在中國,稅賦。從來都是分開的。

  稅是用于國防開支,衙門支用以及各種地方事務和渠道開鑿修葺等等。

  而賦。則是用來給皇帝蓋宮廷廟宇,吃喝玩樂的。

  所以。明朝才有會所謂的內駑和戶部的區(qū)別。

  而在大魏,稅收是統(tǒng)一歸到國庫,而賦,則是內府保管。

  問題的關鍵就在于,不收賦了,我們還可以收稅啊!

  說破大天了不過就是左手換右手。

  不然你以為,滿清的農民,都生活在天堂,不用交稅的咩?

  但此時此刻,基本上沒有什么大臣懂得偷換概念這個把戲。

  大家都被震得一愣一愣的。

  先帝時期,曹氏就常常各種免田稅,用來收買人心。

  先帝剛剛即位,更是一揮袖子,就把田稅直接從十五稅一降到三十稅一。

  今上倒好,一上來就喊永不加賦。

  但是,這個事情,對大臣根本沒有任何影響。

  因為賦是專供皇帝,天家開支用的。

  皇帝在內府的內庫的錢財,從來都與國家的開支是分開的。

  對大臣和地方衙門的運轉,幾乎沒有影響!

  只是,會影響底下胥吏們收稅時的積極性罷了!

  這也是滿清敢喊永不加賦的底氣所在。

  不然,你要他喊喊永不加稅,試一試?

  看看那幫晉商地主豪強會不會連起手來把那百來萬八旗兵給撕吧碎了!

  因此,許多大臣,也僅僅只是震驚而已。

  永不加賦,就永不加賦好了。

  反正,與他們屁的關系也沒有。

  甚至,有許多滿腦子理想和明君思想的理想派大臣,立刻就感動的稀里嘩啦,連臉都漲紅了。

  永不加賦啊!

  三皇五帝,誰提過,春秋戰(zhàn)國,誰喊過?

  真真是仁君!

  于是,曹睿終于有了第一票的腦殘粉。

  “陛下加大惠于天下,澤被蒼生,非臣等所能及也!”百官們也不管是那個派系,都立刻叩首道:“請奉詔書,宣布天下,使天下明知陛下仁厚愛民之意!”

  曹睿長出一口氣,道:“可!”

  他知道,這個永不加賦一出,他就著實裝了一回圣人了。

  因為只要有了這個詔命打底,最起碼,廣大的自耕農與中小地主,都會把他這個天子當成親爹來看待了,而且因為沒有割大地主的肉,那些大財主也不會反彈。

  至于底層的百姓,恐怕要恨不得給他立個神主牌位,日夜叩拜了。

  有了這個基礎,他就不怕有人敢動他了。

  隨著這個詔命傳達到天下郡縣以后,他的皇位,就是真正穩(wěn)如泰山了。

  誰動他,誰就準備承受全天下百姓的怒火吧!

  當然,他也不敢驕傲。

  坐下來,道:“詔書擬定以后,移送常樂宮,請?zhí)侍筮^目,然后再頒布天下!”

  其實,就是走個過場而已。

  魯太后今年都快七十了,連人都看不清,還會細看詔書不成?

  無非就是做個樣子,保持尊重。

  曹睿也相信,一個瞎的都快看不見的老太太,只要不去刺激她的底線,她也不大可能站出來做些什么不好的事情。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