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亮了,王洪才醒了過來。只是頭痛的厲害,偏頭看了下,屋里已經不見那兩個女殺手了。
他捂著腦袋起身,等站到地上,發(fā)現(xiàn)自己除了被迷藥弄的頭痛身軟,并沒有什么異常。
王洪才放下心來。殺手都是血冷心硬之輩,要殺早殺了,不會下什么陰手。
在這屋里打了盆水,把臉洗一下,精神了些,便回到了家里。
趙婧之幾乎一夜未眠。后半夜的槍聲一響,她就坐在屋子里,盯著窗外發(fā)呆。
她需要的是愛撫,需要的是關懷,需要的是親密。
王洪從殺日本兵救她開始,就沒安定一天。人越殺越多,然后就停不下來了。
哪怕是現(xiàn)在,無論是兩人的安危,還是娘家人的事情,還得需要他的保護。
沒有安逸和恩愛,更是動輒被圍被堵,這感覺,讓她極度反感和憤怒。
可惡的亂世,該死的日本人。她咒罵了會,就拿起了小手槍。
槍正合她的手,槍身有些涼,槍口上的花口還是那么溫柔。
她覺得,練劍到現(xiàn)在,只是體力增強了,卻沒用上一次。而手槍,卻在自己最害怕的時候,勾動了板機,打在那漢奸身上。
她現(xiàn)在還記得,那人的衣服上,憑空出現(xiàn)了兩個破洞,沁灑出來的鮮血,如此的明顯,當時就把她嚇住了。
她決定,等王洪回來,讓他多找些子彈,好好練手槍。不求練到幫他殺人,只求能自保。
夫妻是一輩子的,居家過日子男主外女主內。出門在外,也不能老拖后腿。
------
王洪回到小院里,跟趙家人打了聲招呼,就倒在炕上迷迷糊糊的養(yǎng)神。
耳邊傳來媳婦兒的絮叨聲,什么把大紅被把棉絮拿出來,被面收起來了;什么雜亂的東西整理了一下,沒用的又丟了多少;什么上海也打起來了還要多住些天;還有小手槍很好用,多買些子彈,路上找地方讓她練練;……。
他對每一句都應了聲,慢慢的放松下來。
------
在王洪努力改變個人命運時,周圍形勢也在巨變著。
1月28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一.二八”抗戰(zhàn)爆發(fā)。
2月5日——日軍攻占哈爾濱,東三省淪陷。
------
遲田純平拿著調令趕到了關東軍總部,他的直屬上司兼學長,山下森,看到他就大笑出來:“怎么,遲田君不想來總部嗎?”
遲田純平是不大想來關東軍總部,他在這里只是個小小的人物,遠沒有安市坐副手過的舒服。
只要不提王洪。
可學長直點死穴,山下森上來就說:“遲田君,王洪的事,我看到卷宗了。中國這么大,總有些奇人異士,庶民之劍,只能流血數(shù)步,對大局沒有任何影響”。
說完這句話,他用中文背起莊子說劍篇的一段話:“庶人之劍,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后之衣,瞋目而語難。相擊于前,上斬頸領,下決肝肺。此庶人之劍,無異于斗雞,一旦命已絕矣,無所用于國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臣竊為大王薄之”。
遲田純平明白學長的意思,被山下森這么一說,反而不好意思起來。
是??!自己在安市,可是手上持著諸侯劍法,不以安鄉(xiāng)賓服為已任,卻跟王洪比劍,跟斗雞還真沒什么區(qū)別。
他心服口服,重重的向山下森鞠了躬:“謝學長指教!”
“坐下,坐下,我們慢慢說”。
山下森準備讓遲田純平去山海關,做軍方前沿的情報工作。
畢竟在守備部隊里,遲田最多也就是安市的憲兵隊長。到前沿才能有更多的功績、更快的晉升。
山下森指導了他很久,讓遲田純平對新的工作充滿了信心,直到吃飯時間,兩人才一起去軍官餐廳繼續(xù)細談。
在餐廳里,兩人沒再談工作,就把話題轉到了王洪身上。
遲田純平把津田野描述出來與王洪交手的過程,又詳細的說了一遍,這些細節(jié)在王洪的卷宗里并沒有體現(xiàn)。他的口才不錯,又是精于劍道,把津田野的交手情況描述的活靈活現(xiàn)。
山下森聽完,感慨的嘆了口氣:“哪怕是庶民之劍,數(shù)步之內,也能讓天子恐懼”。
他把關東軍這邊收集到的中國武術界的情報也說了下。有高人,卻都只與日本人保持著距離。象王洪這樣,身懷類似軍方武道的人,倒沒發(fā)現(xiàn)。
這些并不是秘密級的情報,兩人就當佐餐料,慢慢的說起了中國武術與日本武道的區(qū)別來。
日本的武道發(fā)展史,先是在唐宋明時期向中國學習各種文化,到了江戶時代(明末至清末),仍與中國兵書使用同樣的表述,如武術、武藝、武技等,其《兵法秘傳書》、《武術早學》(包括這一時期朝鮮的《武藝圖譜通志》)等重要武學記載,都嚴重受到戚繼光《紀校兵書》的影響,純樸的禪解武術的精神層面開始成形(初期武道/武士道)。
明治時代,日本的武道正式出現(xiàn)了?!段涞酪?guī)范》(1895年)一書定義了武道,包括了劍術、武士道思想這些內容,看似‘道’字比‘術’、‘藝’要牛,可內容上,稍一改變就成為鼓吹忠誠武勇的軍國主義洗腦工具。
用中國人的話講,叫雜學偽道。
一直到被打老實后,才又回到武道二字的正解路上。
而在這一時期,中國的武術家們提出了兩個思路。
一個是國術概念的提出,另一個是開創(chuàng)了以武入道。
國術一詞在1927年出現(xiàn),目的體現(xiàn)在中央國術館的口號中:“強種救國,御侮圖存”。
這時的中國人已經看出了國家將面臨的危難,希望普及能實用的武術,甚至想著‘哪怕練了能多搬一箱炮彈也好’(PS:這是一位有名的民國大佬說的話,樸素卻不合實際。當時的大環(huán)境,多數(shù)人想的是,練了能多吃兩個饅頭)。
后者,以拳師孫祿堂為代表,在其師BJ最有名的八卦拳師程庭華倒于八國聯(lián)軍的火槍之下后,領悟到了拳頭與冷兵并不能阻擋步槍火炮,便將自身拳術推向極致,走向了拳與道合之路。
這里的‘道’字,與日本人的武道不是一回事。
這些前賢,或用東方的古典哲學,或用西方體育、醫(yī)學等理論,去追求和表達運用身體的道理。
道這個字,在中國人的眼里,就是通天大道。
所以中國的武道,是在身體中探求真解、推導正解。PS:這時期的武術主要是拳術。冷兵急速消退(見老舍的斷魂槍),但正統(tǒng)的門派都保留器械,劍術、大槍居多,以示不忘虎賁之源、持戈之道。
武藝(國術)與道藝之爭,便是這兩類的觀點延續(xù),糾纏至今,也無法整合。
打個比方,當代人覺得沒用的推手,真實的意圖,讓人體驗雙方身體的中心線、重心線、形態(tài)變化等在搏斗中,到底哪些要素起了作用?有什么功效?如何去利用?……。
去掉練成亂七八糟的成份(假師父與假拳),推手的本質是研究為什么的道理,重在探索身體的微妙。經歷階第訓練,就可以體現(xiàn)在國術應用上。
這也是越能打的人,到老了,越喜歡琢磨太極拳(或改成了接近太極拳練法)的原因。
這便把庶民之劍,在自我修養(yǎng)的大道中,轉變成了天子之劍!
?。ㄏ戎v這些,作者寫小說,寫著寫著,就感覺變成寫論文了)
PS:這些文字有些生澀,但屬于正確的武術觀,有助于理解本書后面將會寫到的國術進階。
王清談
每章一句:武道、武學,都是近現(xiàn)代用詞,與武藝、武術一樣,只是叫法不同,沒有層次之分,本質仍然是遠古的技擊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