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艷是趙舒童在張家的丫鬟,當(dāng)初她和韓守義離開唐城,沒有帶上她,等到安定之后才跟著韓家人一起來松江城,當(dāng)時送張寶順回唐城,韓守義和趙舒童也是安排秋艷送回去的。
張寶順:“是我自己猜到的,又去問了秋姨才知曉細(xì)節(jié)。從那之后我便離開了唐城,姥姥、姥爺并不知道這其中緣由。”
其實是他有一次聽張伯津和趙虞說話,偷聽到的。
張伯津說:“眼看著寶順長得和韓家那小子越來越像了?!壁w虞反駁他:“我看不像,還是和咱們舒兒像,韓守義哪有咱們寶順長得俊。再說了,女兒像爹,兒子像娘,寶順就是和咱們女兒長得像也像你?!睆埐颍骸澳阏f他們兩個,這都多少年了,也不見來看看寶順,不會真把他大哥家那孩子當(dāng)自己兒子養(yǎng)了吧?”趙虞:“你看你,越說越?jīng)]譜了。就算韓守義有那份心,舒兒總不會那么想,寶順才是舒兒的親兒子。再說了,我還是覺得咱們唐城好,松江城亂得很,還是讓寶順跟在咱么身邊,我才放心?!?p> 張伯津冷哼一聲:“要我說,當(dāng)初就不該同意舒兒和那韓守義在一塊兒,他心大得很?!?p> 趙虞嘆氣:“兒女都是債,女兒看上人家了,你能怎么辦?好在我瞧著,他還是心里有舒兒的?!?p> 張伯津:“現(xiàn)在時局亂得很,我看阿坤傳的信,也是報喜不報憂,前些日子,他們幫里一個叫余浩的小子還叛變。”
那日,張伯津和趙虞夫婦倆的談話透露了很多消息。
張寶順細(xì)細(xì)回想才想得明白,為什么明明是姐姐、姐夫,但是從小他卻可以一直跟在他們身邊,連父親、母親都不過問。難怪他和韓守義這個“姐夫”那么要好,而這個外人又那么偏疼他,為什么那趙家舅媽十分難得能見上一面,對“趙舒童”這個女兒也不關(guān)心。原來真的是血緣這個東西在作祟,讓他十分想與“姐姐”、“姐夫”親近。
張寶順心里疑惑之時去問了秋艷,說張伯津和趙虞告訴他他是趙舒童的兒子,張秋艷這么一聽,以為是張寶順難以接受才來問她的,便一五一十都告訴了他。
其實趙舒童是張伯津和趙虞的女兒,原名叫做張舒童,趙家舅媽也有個女兒,叫做趙佳敏,在張寶順出生的前兩年便生病沒再外出過,當(dāng)時整個唐城也不關(guān)心這些,誰也分不清張家大小姐和趙家小姐。張舒童跑去莊子上玩兒也愛借用趙家小姐的名頭,怕人認(rèn)出來。后來她和韓守義的事情被張伯津和趙虞夫婦知道后,從嚴(yán)令禁止到默認(rèn)不語,趙家小姐在這期間去世了。而張舒童也懷上了張寶順,未婚先孕本就不被允許,更何況打聽出那韓守義還有個早逝的童養(yǎng)媳和孩子,張伯津和趙虞夫婦覺得一氣之下就將張舒童趕出家門,但終究不舍,在懷孕七個月的時候又把她接回了家中。正當(dāng)張伯津夫婦想著要不要同意兩人婚事的時候,韓守義拜的那師父有仇家找上門,張舒童為了保護張寶順,說她是張家的表小姐趙舒童,這是張家的少爺,不是韓守義的孩子。
就這樣陰差陽錯,張寶順成了張家的小少爺,張家謊稱大小姐“張舒童”遠(yuǎn)嫁,其實代替了去世的趙家小姐趙佳敏,成為了“趙舒童”。這也是為什么,明明是母子,卻已姐弟相稱,而她們母子也因為“姐弟相像”、“張寶順像張伯津”這種說法,一直沒被人懷疑過。再到后來為了求得自保,韓守義也就帶著趙舒童和張寶順來到了松江城,成立了青幫。原本以為到了新地方,他們一家人可以正常生活,但是沒成想那幾年不安生,趙舒童還小產(chǎn)了一個孩子,韓守義為了安全起見,便要把張寶順?biāo)突靥瞥牵恢钡浇裉臁?p> 至于韓天賜,當(dāng)時韓守義仇家太多,自然也找到了韓天賜,韓老太太邊便脫口而出,說這韓天賜是他們韓家老大的兒子,不是韓守義的。仇人當(dāng)真了,韓家人以為是老太太為了保護韓天賜胡謅的,但是韓守義知道,什么他的兒子,當(dāng)時他才多大,他和那什么童養(yǎng)媳清清白白,明明是和大哥勾搭到了一起,那就是他的侄子。韓守義也有私心,為了掩飾寶順,他刻意的去區(qū)別對待兩個孩子,用這種親疏關(guān)系來掩人耳目。
如今松江城太平了,他也能說得起話了,便想著將張寶順接來,正好和李家一起送出國外留學(xué),沒成想陰差陽錯,出了一些事情。
回憶至此,張寶順繼續(xù)說道:“爹,娘,孩兒明白您二位的良苦用心,如今相認(rèn)也是我及其思念你們,我真的很想叫你們一聲爹、娘。我小時候你們對我的教導(dǎo)養(yǎng)育,孩兒一直記得,讓爹娘費心了。兒子不孝,今日才得以相認(rèn),在爹娘身邊盡孝。”
趙舒童擦著眼淚說道:“兒啊,娘何嘗不是這樣,那年將你送走,娘的心里簡直是在滴血啊,這些年娘沒有一刻不在念著你是否吃得好、睡得好,有沒有、有沒有會想到娘。娘就你這么一個兒子,不在身邊,娘心里苦啊?!?p> 趙舒童哭著,仿佛要把這些年心里的委屈全都哭出來。寶順想要叫她一聲“娘”,她又何嘗不是日思夜想地想要聽見她的兒子這么叫她一聲。其實是為了聽這么一聲稱呼嗎,并不是,只是渴望相認(rèn)罷了,想讓寶順知道她是生他養(yǎng)他的親生母親。
韓守義也眼眶蓄淚,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其實有時候,韓守義也在想,他這么拼命都是為了什么,當(dāng)初是為了讓她們母子不再擔(dān)驚受怕、逃避仇家才來到這松江城成立了青幫,但像是被推著一樣,身邊全是潛伏著的威脅,他是一刻都不敢放松,直到今日。聽著兒子叫他一聲“爹”,認(rèn)他了,他忽然又覺得以往那些都不算什么。兒子能夠平安,在他的護佑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自在、無所擔(dān)心,他這個當(dāng)?shù)淖鍪裁炊贾档谩?p> 可其實呢,他一直以這種借口,不斷將兒子退遠(yuǎn),一開始雖然不認(rèn)兒子,但也是帶在身邊親自撫養(yǎng)教導(dǎo),再到后來,又把兒子送得遠(yuǎn)遠(yuǎn)的,幾年不去看他。他都想唾罵自己,哪有這么心狠的爹。這么些年舒童難過,他又何嘗不壓抑。
但慶幸的是,他的兒子,很好。無論是心態(tài)、處事,他都成長的極好。
韓守義:“這么些年,是爹對不住你和你娘。寶順,你外公外婆將你教導(dǎo)的很好,知書識禮、處事有方、沉著穩(wěn)重,爹和你娘,著實為你驕傲?!?p> 趙舒童忙點頭:“對,你爹說得對,寶順,你在娘心里是最好的?!?p> 所以,不必去做那些危險的事來證明什么,對于父母來說,只要是他們的孩子這一點就足夠了。
張寶順也明白韓守義和趙舒童是什么意思:“爹,娘,我明白你們說的。但是爹、娘,你們將我養(yǎng)那么大,我不能永遠(yuǎn)都躲在你們的羽翼下。雖然咱們現(xiàn)在在松江城里安穩(wěn),但是這仍然不夠,在我小的時候,你們護著我,兒子也想能夠等你們老了的時候護住你們?!?p> 趙舒童還想再說些什么,韓守義卻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爹明白,好男兒志存高遠(yuǎn),你想做什么就去做,爹支持你?!?p> 張寶順:“謝謝爹!還有,在幫里,您也不需要對我有什么照顧……”
話未說完,韓守義便擺擺手:“爹明白,你放心,爹不會對你有特殊照顧的,你是爹的兒子,更是一個男人,爹也是,不僅是你的父親,也是青幫這一大家子的大家長,爹會衡量的?!?p> 話說開后,張寶順的心瞬間沒那么沉重了,又和趙舒童說會兒話,便離開回了自己的院子。
趙舒童很是不舍,恨不得能把他親自送回去,還是張寶順止了又止,韓守義和趙舒童夫婦才送到了院門口,看著他離開。
轉(zhuǎn)身回去的時候趙舒童對著韓守義說,“你知道的,我前些年睡覺總是睡不安穩(wěn),做夢夢見年紀(jì)那么小的寶兒離開我,他用怨恨的眼神盯著我,仿佛再說我這個做母親的真是心狠,我怎么喊他他都不理我,常常夢里哭著驚醒,醒來也總是胡思亂想,怕他以后見面了不僅不認(rèn)我做母親,連姐姐也不認(rèn),徹底生分了。我總是怕看著他的背影走遠(yuǎn),像是永遠(yuǎn)都會失去他這個兒子一樣??墒墙裉?,守義,我第一次心里那么踏實?!?p> 韓守義握住她的手:“我明白,我又何嘗不是。怕他知道真相后怪罪我們,又怕他不知道,一直疏遠(yuǎn)我們,當(dāng)做親戚似的客套相處。如今看來,寶兒是真的長大了,是岳父岳母教導(dǎo)的好,明事理、懂是非,寶兒長得很好。只是……”
聽見他說話猶豫,趙舒童問道:“怎么了?”
韓守義:“只是他越是那么懂事,我這個當(dāng)?shù)模绞切奶?。我們錯過了他太多,其實寶兒現(xiàn)在這般懂事,必定經(jīng)歷了很多,他也很辛苦的?!?p> 趙舒童聽見這話,點了點頭:“是啊,但是這么想,萬一等哪天咱們倆都不在了,他這樣穩(wěn)重,咱們也能放心了?!?p> 說著話,夫妻倆個轉(zhuǎn)身回了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