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日,周七隨趙良臣到抱犢寨來。
寨中健婦依舊被組織起來和泥打制磚坯,下雪后就無法打制磚坯,現(xiàn)在打好陰干碼放,可以在冬日燒制。
趙良臣見寨中男女井然有序,就連老弱也被組織起來編織草簾,心中頗為驚奇,感慨一聲:“張公胸藏千萬兵,屈身此地若龍游淺灘也。”
周七今日算是正式出行,戴的是龍門派特色的混元巾.懷里抱一柄拂塵,他心性沉靜從容,更顯的出塵、仙靈飄逸。
趙良臣側(cè)頭打量周七,越覺得看不透這少年了。
這段時間調(diào)查、生活,也摸清了三兄弟的底子。
三兄弟親同手足也算一樁美談,可周家、土門村這格局、底蘊,巴掌大魚缸怎可能養(yǎng)出蛟龍?
就連大一點的蟒蛇也養(yǎng)不了,真出了蛟蟒這等人物,要么會餓死,要么會去更大的水池里闖蕩。
可看這白帝子早慧異常,難道今后真能有一番氣象?
時勢造英雄,又想皇明國初與漢王交戰(zhàn)于鄱陽湖,漢王何等英雄人物,還不是在五六十萬大軍中陣亡?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他又想到張地主這段時間里的變化,興許也是受了白帝子余澤庇護,這才冥冥之中看破迷障,再做事時有如神助,什么對就做什么,能規(guī)避各種錯誤、兇險。
張家會客廳里,張地主與趙良臣品茶,商議蓮花觀重建一事。
蓮花寺毀于山中兇獸,親歷者不下百人,寺中僧眾也死亡殆盡,沒有合法合情的繼業(yè)之人。
周邊寺廟也沒有繼承、重開蓮花寺的理由,再著急也只能干瞪眼,除非僧錄司開口,從周圍寺廟里選一個和尚塞到蓮花寺。
不同于僧眾,得益于龍門派的改革,道教宮觀有十方叢林體系,除了父子、師徒傳襲的子孫廟,其他宮觀在人事流動方面頗為自由。
這自由雖然是看起來的自由,但也夠用了。
在蓮花寺舊址上重建一座蓮花觀,完全可以從金闕宮請一位道長來蓮花寺坐鎮(zhèn)。
蓮花觀以后是子孫廟,還是和金闕宮一樣捆綁在一起形成本縣十方叢林,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下一代人的事情。
有一點很明確,蓮花觀屬于新建,第一任觀主極有可能成為蓮花觀一脈的祖師……稱宗做祖開辟神域的好處,道士們都明白,張地主也明白,不怕這幫道士不動心。
張地主緊守底線:“蓮花觀今后只會是我張家的子孫廟,絕無可能與金闕宮一樣。若無道長愿意來蓮花觀操持,那老夫只好去找一云游道士前來坐觀。”
趙良臣也是不急不躁:“張公如今借了聞香教的風(fēng)頭,雖一時無兩無人能惹。有道是日中而落,不知張公能借勢幾年?貧道以為張公不妨為子孫做長遠打算,謀百年太平?!?p> 張地主搖頭:“蓮花觀修成后有靈泉為臂助,每年收益不在千畝良田之下。如此厚利,豈能為他人做嫁衣?別說是收益對半均分,就是我七你三也顯得不均。若有道長樂意,那每年薪金二十兩,外出法事收益歸施法者獨有,我張家不參與分成?!?p> 對半分,就是每年二三百兩的收益;拿薪金受聘來蓮花觀當(dāng)觀主,只有二十兩。
就鹿泉谷這崎嶇山路,誰愿意幸苦跑出十幾里山路做一場法事?
法事收益寥寥,大約能充抵衣食錢,這樣算下來每年收益二十兩……這有些虧。
道爺們不同于和尚,也是可以娶妻生子的,有才情的還能出入青樓吟詩作賦。
攢夠錢就還俗,置業(yè)娶妻的道士大有人在。
趙良臣自然不愿放棄如此豐厚的機會:“張公,我金闕宮出人調(diào)任蓮花觀也不是平白占便宜摘現(xiàn)成的桃子。眼饞蓮花寺這份基業(yè)的不在少數(shù),若無金闕宮扛著,眼前張公能保住蓮花觀收益,十年、二十年后不一定能保住。不若三七開,今后張家每十年舉薦一人入金闕宮求道?!?p> “趙道長,蓮花觀收益每年收益不在四百兩之下,我拿出一半來足以豢養(yǎng)十余名護院、長工。我又有張家寨天險,旁人能奈我何?”
張地主伸出右手,五根指頭搖擺:“張某自認不是吃獨食的人,蓮花觀收益斷然不會分享一絲一毫。蓮花觀雖小,但也不會差蓮花寺多少。所以金闕宮那里可以來五個人,觀主年薪二十兩,法師年薪十五兩,道童年薪十兩。這七十兩收益,也算是旱澇保收,我張家在一日,蓮花觀在一日,這七十兩概無拖欠之理。”
周七抱著拂塵就在做趙良臣下首,他是道童,還未選擇度師,沒確定法裔、輩分,暫時與趙良臣師兄弟相稱。
張地主開出的籌碼,也就是周七的籌碼。
趙良臣聽了后撫須,道:“金闕宮那里亦不能少了進奉,每年若有五十兩,金闕宮自會庇護張家、蓮花觀不受侵擾?!?p> “趙道長,老夫心中底線就一百兩為限,金闕宮進奉銀兩是三十兩還是五十兩,趙道長自決?!?p> 要給五十兩也成,那就成蓮花觀五個道士七十兩總年薪里摳出二十兩來。
見張地主不愿再讓步,趙良臣也只能答應(yīng),雖然距離三七分成里三成這個底線有一點點距離,但勝在旱澇保收,回去也能給李師弟一個交代。
李師弟即將去金闕宮上任,帶來這么一筆豐厚、穩(wěn)定的財源,立馬就能坐穩(wěn)位置。
周七自始至終眼觀鼻鼻觀心,知道一方底線,怎可能撮合失???
事情談成,張地主請趙良臣去內(nèi)廳用餐,商議回扣之類的好處。
趙良臣待周七來增長見識,增長到這一步就已算是難得的開懷大度,再大度也不可能帶著周七去吃便飯談回扣。
周七就在書房里翻閱桌上書冊,有一些書冊是最近張地主新搜集來的。
到現(xiàn)在還沒確定一個合適的教名,張地主明顯著急了,搜尋道家典籍,想要找一個跟昊天上帝地位相符的教名。
昊天上帝是上古創(chuàng)始神,上古能配得上的名字、詞組還真不多。
比如太一,太一,極致的唯一存在,正好能與昊天上帝的地位對上。
可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一個太一道,太一道歷任掌教都會改為蕭姓,流傳河南、山東一帶,還不到十代人,就和平融進全真道體系。
他一人坐在書桌前,手里抓筆,構(gòu)思教名。
太一道不能用,他又在桌上瞥到白蓮教的口號‘無生老母真空家鄉(xiāng)’,推敲白蓮教傳教思想、邏輯也在‘有’和‘無’之間。
提筆,周七在桌上寫下一個‘無’字,稍稍停頓又在下面寫了個極限的極字。
稍稍停頓,又在無字上劃一筆算是勾掉,在旁邊寫下一個‘無’字,最后寫下一個宗字。
無極宗,看著這三個字,周七覺得還像那么一回事,就隨手拿了一冊小說來到屋檐下,翻閱研讀。
只看了兩頁,周七就頗感無趣,沒想到張地主瞅著挺節(jié)制的一個人,卻也收藏這種手抄。
他努嘴想了想,就把這冊手抄裝入懷里,雙手環(huán)抱在胸前,曬著秋后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