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證道末法

第二章 歸來

證道末法 七仔的晴天 2567 2019-03-23 21:35:39

  白云觀落座于泰山遠(yuǎn)處一座山峰之上,此山喚做“仙山”。這“仙山”名字的來歷,有一典故。據(jù)白云觀的《白云歷卷》記載:古時白云祖師游歷至泰山時,自覺心境大圓滿,福靈心至便要在此坐化??商┥綒v來是皇帝祭祀之所,皇道威嚴(yán)極重,沒有紫薇命格者落座于此必有不詳,白云祖師便尋至泰山龍脈末端,正好此地有座山峰造化神秀,亦可承載自身命格,而后便收了一位樵夫繼承了自身的傳承,從此白云觀落座于此山,樵夫建成白云觀之時,白云祖師于大殿之中大笑三聲,而后一步跨出,一只仙鶴落于其下,白云祖師駕鶴歸去,其山峰大放無量仙光,祥云漫天,亦有白猿長嘯,錦鯉躍空,山峰之上的生靈盡皆朝白云觀拜服,此景三日不絕,引得世人稱奇,以此,便稱“仙山”。

  仙山巍峨高大,虎踞泰山東方之處,其陡峭險地不勝其數(shù),平日里不見真山,唯有白云于此常年繚繞,唯有朝陽初升之時才能散去這片云彩。其林中生靈密布,古樹奇種數(shù)不勝數(shù),仙山的背面則是一面光滑無比的石壁,渾然天成,不似人力所為,當(dāng)是鬼斧神工,猶如天地所制,好一處福地洞天!

  白云觀其實(shí)只有兩間房子一座大殿,因其修整翻新耗費(fèi)人力物力偏大,歷代白云觀觀主不愿勞民傷財,便一直如此維持。云起將白云觀大門關(guān)好后便一路狂奔起來,因白云觀處于山峰最頂端,要下山只有一條路,就是穿梭于林間,林間有一道天生的奇門八卦陣,是白云祖師按照八卦方位種下的桃樹,歲月變遷從未再這些桃樹留下痕跡,除了年輪更深以外,便是陣法威力愈加強(qiáng)悍,除了修道者中的佼佼者不然無人可出得此陣,可自從末法時代到來修道者銷聲匿跡,此陣自然是困住那塵世之人,以防打擾白云觀中人清修。自然,若有香客,亦有接引人在此等候,便是地上不足道哉的螞蟻。

  云起穿梭林中不斷奔跳,身姿矯健,若是有世人在此看到,定要高呼一聲跑酷高手!其實(shí)只是觀中煉體法門所致,且山上無水源,需挑擔(dān)于山腰泉眼處,老道士自打從云起十二歲開始,便不再下山打水,全讓云起一人承擔(dān),自然從小練成到現(xiàn)在略有所成才能高速奔跑不帶喘氣。

  只見林中一道青藍(lán)色的存在不斷于林間閃爍,因其自身心境所致,看起來不似俠客豪杰所用的輕功,倒有幾分脫塵的意味在其中。云起一邊下山一邊暗自打算著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林中不斷有生靈于其身旁略過卻毫無動靜,一只松鼠剛出了樹洞,手中的榛子便被一陣風(fēng)帶下了樹,可愛的小臉立馬露出兩個大門牙張牙舞爪對著云起呲牙。

  不到半個時辰,便已至山下。

  “恍若隔世,真的是恍若隔世,頭一回覺得,其實(shí)這樣也不錯,如果那個時代不到來的話,就這樣一輩子到老,也挺好的?!痹破鹫驹谏侥_下看著遠(yuǎn)處的農(nóng)田跟房屋,煙囪上面徐徐冒出青煙,幾個身穿背心的老農(nóng)人于田中勞作,好一副農(nóng)家耕作的畫面,云起回憶起上一世,他是散仙中的天子驕子,當(dāng)諸神歸來進(jìn)入第一階段的時候,最高修為者不過大乘期,皆是各大門派各教派出的前鋒。

  大道降臨不錯,可地星太過脆弱,那時最多承受大乘期的存在。而地星之外則是洪荒重演,在封神大劫還未結(jié)束之時,諸位大能還未能抽身出來在地星博弈,所以各教的前鋒皆是教中天資較好者,地星雖有大劫,可與洪荒無量大劫比起來只能算是毛毛雨。

  而那時云起不愿受人制衡,自成一派,全靠白云祖師遺留下來的手札,一手殘卷的袖里乾坤術(shù),一手陰陽法則的仙器在手,一路橫掃各教天驕,斬獲大氣運(yùn)傍身,而后成為千年內(nèi)唯一一最有希望突破大乘期的散修,這座仙山化為了他的道場,那時各方前來恭賀之時,頗有一副萬仙來朝之盛況,而云起此時所見的這片農(nóng)田,早已化作一片平地,用以放置修士的坐騎與鑾駕。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而眾神更是無情,享受人間煙火卻不護(hù)持眾生。也罷,此事能做多少便做多少,修仙修仙,我輩所修就是一個逍遙自在無拘無束的仙,上一世凌駕眾生之時,眾生已失,這一世,此地當(dāng)護(hù)持一番。”云起眼中出現(xiàn)了當(dāng)時靈氣復(fù)蘇那一刻,大地瞬間拉開百萬萬里,無數(shù)人于地龍翻身中丟了小命,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與親人天人用隔,當(dāng)時的云起已經(jīng)是元嬰期的心境修為,也被人間慘絕人寰的場景所動了心境,由此可見人間悲歌。

  “怎么我堂堂渡劫巔峰期的心境,重活一世后如此容易傷感,真的是,不想這么多,先去購買物資?!痹破鹗帐傲艘幌滤季w,長嘆一聲,大步流星朝外走去。

  此時天氣艷陽高照,云起就近到了泰山縣之中,找了家超市,大肆購物一番,而后雇人將貨物搬至仙山山腳。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一來一回,也幾近傍晚了。雖然被人看到他大肆購物,可看到他身上的道袍,跟往山中前去的方向,也就無人去懷疑,皆是以為深山老林的道士,不與世俗接觸的清苦道士。

  云起在山腳下頭疼的看著幾十袋的米和一些日常用品,單手扶額,極其頭疼。此時遠(yuǎn)處的老農(nóng)剛作息完,看了看這邊,走了過來。

  “小道士,你家白道長呢?買這么多米怕不是要吃好幾年噢?!崩限r(nóng)人走到云起身后,杵著鋤頭笑道。

  這老農(nóng)老伴早逝,其子女外出務(wù)農(nóng),也曾回來接老農(nóng)出去享福,可老一輩人總是心心念念落葉歸根,便不隨著去城里享福,一個人過著日子倒也舒坦。平日里云起的師父經(jīng)常下山來這戶農(nóng)家里蹭飯,而這一來一回自然也就熟悉無比,時不時亮一手旁門左道,引得這老農(nóng)連連稱奇,亦隨著白云觀做個香客,信奉道教。

  “無量福生天尊,老伯,師父出去了還沒回來,這些米...我們師徒兩飯量大,所以啊哈哈哈哈?!痹破鸹仡^做了一個揖,打著哈哈。

  “老頭我看天色已晚,小道士你不方便搬上山,不然搬去老錢我那兒,順便吃個晚再走,明日小道士你再來搬如何?”老農(nóng)也看出了云起的難處,笑呵呵的對其道。

  “那么便恭敬不如從命了,小道就打擾了?!痹破鹇犅?,喜笑顏開道。自從重生一世后,云起愈加隨心,使得心境更加圓潤。

  話罷,云起跟老農(nóng)將物品搬到門口。老農(nóng)讓云起小坐片刻,便去做起了晚飯。云起站在門口望去,門前一顆老槐樹,旁邊一道圍欄,里面三只母雞在那休息,門外一張小木桌,四張小板凳,一看其工藝也是粗糙無比,那桌腳缺了一塊還是靠石頭頂著。云起微微一笑,天藍(lán)色的道袍輕輕一拂袖,雙腳作盤膝狀,直挺挺立于凳子上,眼神微瞇以養(yǎng)心神。

  “張老頭!張老頭!老道我來蹭飯了!快快快,打碗水來!渴死老道我了?!比诉€未至,老道士的聲音便已傳來。張老農(nóng)聞聲便出門看了看,眼角的魚尾紋笑得卷縮起來,缺了幾個門牙的大嘴裂開,哈哈一笑便再入房中,出來時手捧一碗水走至門口看向遠(yuǎn)處。

  云起聽到老道士的聲音也睜開雙眼,起身走至張老農(nóng)身旁望向遠(yuǎn)處,一高一矮出現(xiàn)在兩人視野中。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