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之王者降臨

第八十七章 戰(zhàn)爭結束

三國之王者降臨 黃牛道人 2240 2019-05-19 15:40:31

  馬騰大笑一聲,就引軍而出,直擊郭、樊聯(lián)軍后營。郭汜見狀,哪里還不明白,這是上了李傕和馬騰兩個老匹夫的惡當了。當下心膽俱裂,哪還有心思與李傕交戰(zhàn),忙下令道:“撤!”

  馬騰所率部隊,養(yǎng)精蓄銳已久,此時甫一發(fā)動,便如寶刀出鞘,群虎下山。在兩員驍將龐德、馬超的率領下,直撲后軍統(tǒng)兵校尉。但見刀光一閃,還沒反應過來怎么回事的統(tǒng)兵校尉,就已經人頭落地。

  這一下可好了,后軍更是亂作了一團。左沖右突,皆四散奔走。其他軍官想收攏部曲都已經有心無力了。努力掙扎了幾下,也只好被敗軍一起裹挾著,亡命奔逃而去。

  前方李傕見了,遂率軍趁勢掩殺,浩蕩大軍,直壓過來。敢攔截者,俱為齏粉。郭汜與樊稠引了殘部,匆匆退走。李傕、馬騰聯(lián)手,大破敵軍,斬首無數(shù),收降納叛那是更不用說。

  兩人引軍一路疾追,沿途截殺。直把郭、樊二人追得倉皇逃竄,這才鳴金收兵。郭汜、樊稠引兵退保黃白城,李傕留了張濟所部在此圍城,自己則班師凱旋而還。

  朝廷對于這次戰(zhàn)爭,本以為不知道要打多久。心中正自愁苦,誰曾想,李傕居然就聯(lián)合了張濟、馬騰,然后一戰(zhàn)而定乾坤。此戰(zhàn)過后,郭汜、樊稠將成為歷史,三輔之內,再無外兵可以為禍了。

  天子與百官松下一口氣的同時,又不禁暗暗擔憂起來。之前眾將還能相互掣肘,現(xiàn)在李傕一家獨大,只怕未來又是一個董卓。這可如何是好。

  不過未來歸未來,現(xiàn)在歸現(xiàn)在。當下第一要緊的是趕緊下詔宣布郭汜、樊稠、楊奉等人是叛逆,奪其爵職,斥為反賊。然后又嘉獎有功將士。

  無辜慘死的楊定被追贈為征西將軍;張濟有大功于國,由鎮(zhèn)東將軍進拜驃騎將軍,封張繡為宣威侯;郭汜的后將軍、樊稠的右將軍都空缺出來了,于是拜馬騰為后將軍,封槐里侯。

  當然,再怎么樣,朝廷也不會忘了李利。李利在這一戰(zhàn)中,表現(xiàn)可圈可點。雖然沒有直接參戰(zhàn),但他第一個發(fā)表檄文斥責郭汜、樊稠,又在長安安撫百姓,平息糧價,張濟和馬騰愿意聯(lián)合李傕,李利在其中也是功不可沒??梢哉f,要不是李利在里面攪和,這一仗真的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時候。

  于是朝廷便封李利為興義侯。忙活半天只得了個侯爵,李利也并沒有什么不滿之處。其實在朝廷眼中,李利比李傕可是要順眼多了。畢竟從李利的言行來看,他的確是一個忠君愛民的大漢朝好臣子。不像他叔父李傕,就是個殘暴無行的軍閥頭子。若不是李利是李傕之侄,朝廷只怕要大封特封李利,可惜了。

  李利又向朝廷表眾人之功,段煨因有獻糧、守土之功,被封為都亭侯;賈詡、裴潛、徐晃、張遼等人,各因功而受賞賜。眾人皆大歡喜。

  楊奉、楊定已死,郭汜、樊稠敗亡在即,關中三大軍頭李傕、張濟、馬騰就開始排排坐,分果果了。

  在對外名義上,張濟和馬騰都得受李傕節(jié)制。但事實上這又怎么可能。李傕并不能越過張濟和馬騰去對他們的部隊下達命令。所以,他們三人,其實就如同之前李、郭、樊之間的關系一樣。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是經過這一戰(zhàn)后,眾將心中自然會有考量,將來何去何從,就得看接下來李傕的表現(xiàn)了。如果李傕一直強大不犯錯,那么他們自然心甘情愿的給李傕當小弟,當打手;但李傕要是行差踏錯,又侵犯他們的利益,那么對不起,搞不好就要換老大了。

  別說張濟和李傕聯(lián)姻了,關東世家聯(lián)姻的多了去了,袁氏和楊氏聯(lián)姻,劉岱和公孫瓚以及袁氏都結了親,這幾個人為了利益,又哪里會顧及親情了。

  現(xiàn)在李傕擊敗了郭汜、樊稠,聲望如日中天,他占據三輔,情理之中。而張濟在李利身上,看到了占據一郡的巨大優(yōu)勢,也不愿意只在弘農了。馬騰也是如此,郿縣一縣之地,如何配得上他的身份,滿足得了他的胃口。

  李傕為此大感頭痛。在李傕看那,關中所有地盤,都是他盤中之食,現(xiàn)在張濟和馬騰兩個,就是想在他口中奪食,這種行為,如何能忍。

  李利就勸道:“郭、樊俱開府,入朝攬政。莫如召馬、張二人入朝,與叔父一道秉政治事。如此,可安二人之心?!?p>  李傕有點不愿意,他現(xiàn)在打敗了郭汜、樊稠,可以一個人在朝堂之上獨大。之前朝廷選人,先得選他李傕推薦的,然后郭汜,然后樊稠,最后才是三公所舉。朝廷大氣都不敢吭一聲?,F(xiàn)在他一個人獨占這份資源,他又如何愿意讓張濟、馬騰進來分一杯羹。

  李利心想,我與鐘繇私交甚好,再通過老鐘,與朝中諸位大佬結交,而后達成協(xié)議。用誰不用誰,那還不是我們說了算。你怕個啥?

  于是便勸道:“叔父,便是讓這兩人開府又如何,他要舉薦,也須手中有人可用才行。若所舉非人,朝廷不是還有公卿尚書么?”一語驚醒夢中人。李傕頓時就咧嘴笑了,對啊,你馬騰、張濟向朝廷薦才,我老李也非常高興,但你要是盡塞些歪瓜裂棗的,到時可別怪我老李不客氣。

  到時朝廷的尚書、議郎以及御史,群起而攻之,那就真不能怪我了。一念至此,李傕就同意了李利這個建議。然后就派人去跟馬騰、張濟說。

  生在這個時代的男人們,誰不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這個位置感興趣。君不見,崔烈如此人物,就是砸鍋賣鐵,也得花費巨資買個三公做做,好嘗一嘗這人上人的滋味么。

  能開府并參錄尚書事,雖然沒有三公的名位,但其實就已經是掌握了這天下的最大實權了。和一城一地比起來,自然是前者更為重要。原本以為李傕在擊敗郭汜、樊稠之后要收權獨攬朝政,以防郭、樊之事再度出現(xiàn)的馬騰和張濟,頓時就激動了。

  他們本來只想爭點實利,想不到天上竟然就掉了餡餅。能掌朝政,誰愿意去地方啊。到時自己就能決定地方的人事。選哪個當太守,選哪個當縣令,那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當下,馬騰和張濟就立馬同意了李傕的提議。當然,政治都是妥協(xié)的藝術。李傕丟了這么一大塊蛋糕,馬騰的兵馬自然也不能駐扎在郿縣了。而是和韓遂一樣,退回涼州。至于張濟,因為段煨的原因,還是駐軍在弘農,時刻防備段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