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劉表送來5000石糧草,如今洛陽城中已經(jīng)有10000石糧草儲備。
這是什么概念?舉個例子來說,這個時代一石糧米相當于后世時的120斤,10000石糧草就相當于1200000斤糧草!
這個時代的人一天只吃兩頓飯,因此糧食消耗也比后世少了許多。
再加上如今城中算上老弱也不過近7000人,按一人一天消耗2斤計算,城中一天消耗不過14000斤,一萬石糧草也足夠支撐三月個有余。
雖然如今城外流民人數(shù)不斷增加,但隨著日后剿匪所得以及其他諸侯朝奉,想必糧草問題不會再成為制約洛陽城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或許其他人會覺得以后數(shù)月時間都不會再為吃不飽肚子擔心。
但劉協(xié)作為戰(zhàn)略決策者,卻時刻不能放松警惕,處處都要考慮到。
以前他是為自己而活,現(xiàn)在身上卻肩負著近萬人的性命前途,這種壓力有時甚至讓其夜不能寐。
有時他也想回到以前是一名小人物的日子,但歷史從來都是戲劇性的,每個人在生命開始時就注定要去完成自己在這段歷史進程中的特殊使命,根本無法拒絕。
他成了王座上的掌權者,出生在帝王家,要么滅亡別人,要么成為別人向上攀登的墊腳石,這一點從來到這個時代就已經(jīng)注定。
……
楊安殿內(nèi)。
劉協(xié)把玩著手上的一枚已經(jīng)些許生銹的五銖,面無表情地聽著身前的人稟告近日來洛陽城附近水渠修復情況。
半晌后他的目光落在有些誠惶誠恐的匯報人身上,這人年紀在三十左右,蓄著短須,氣質(zhì)儒雅。
不過此刻他在看向眼前這個年僅十幾歲的少年時,神色卻有著掩飾不住的緊張局促。
劉協(xié)一邊聽他說,一邊回憶著關于這人的信息。
此人名為柳晏,潁川人、舉孝廉入仕,當初在董卓入洛陽前,他因為丁母憂回家守孝就辭了官,也算因禍得福未曾遭遇洛陽之難。
他在守孝過后由于聽聞朝廷又遷都長安,恰逢洛陽遭遇變亂,所以就暫時沒出來做官。
這些年過去,沒想到朝廷又重新定都洛陽,所以這柳晏就又出來做官了。
當初他以前的官職就是戶曹,負責祭祀農(nóng)桑事,所以這回他出仕劉協(xié)干脆讓他重歸原職,另外由于最近城中忙著墾荒耕種所以就讓他負責帶人修繕水渠等水利設施。
“不必緊張,我還能吃了你是怎么?”
劉協(xié)看著柳晏一副驚弓之鳥的模樣,有些無語道。
“遵命。”
柳晏嘴上領命,心里卻是一陣七上八下,他重歸洛陽不久,可這段時間關于眼前這位年紀輕輕的陛下的傳聞卻沒少聽。
聽說眼前的這位天子,頗有高祖之風,行事果斷狠辣,殺起人來更是眼睛都不眨。
再加上這些天,由于耕牛種子等物不足導致農(nóng)事進展緩慢,他是真怕皇帝一句話讓自己丟了腦袋。
好在這些天雖然田畝農(nóng)事上沒什么進展,但他總算帶人疏通了一些水渠等物,不算一無所獲,所以只能避重就輕匯報了。
就這樣,柳晏先是將自己負責的事情向劉協(xié)匯報一番,隨后又避重就輕地講著水利設施。
“陛下,目前城外的水利設施就如臣剛才所匯報的那樣了,其他的還在進展之中?!?p> 劉協(xié)臉上看不出神情,就在柳晏神情忐忑時,他終于緩緩點頭。
“不錯柳晏,這些天你們辛苦了,竟已經(jīng)修復了大小溝渠數(shù)十條,這樣一來不久便會又有數(shù)千畝良田能夠耕種?!?p> 雖然劉協(xié)看出了柳晏的心虛與忐忑,不過并未挑明這件事。畢竟他不是不通情理之人。
耕牛種子前段時間的確不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便這柳晏再有能力也進行不下去。
好在這回劉表又送來一些耕牛、種子、農(nóng)具,應該夠用一段期間了。
得到皇帝的肯定,柳晏臉上露出喜色,又接連說了些關于水利設施建設方面的消息,最后恭敬退了下去。
一旁的孔蛟見狀,有些不解地問:“陛下似乎有心事?”
劉協(xié)沉吟一會兒,放下手中的五銖,起身向殿外走去,一行人急忙跟上,在其身后亦步亦趨。
走了一會兒,他忽然問:
“如今馬上要向西征討李傕郭汜,洛陽城中該留誰坐鎮(zhèn)?”
“這……”
眾人一愣,卻沒人接話。
這實在是個不太好回答的問題,洛陽城作為朝廷的根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陛下此次既然決定御駕親征,留下坐鎮(zhèn)的必然是心腹大臣。
他們的回答若是符合陛下心意還好,可若是揣測不到圣意,恐怕不光陛下會不高興,還會得罪其它大臣。
劉協(xié)有些詫異,停下身形回頭看了看身旁跟隨的這些人,見其全都三緘其口,不由心中微怒。
但他還是面色平靜地看著眾人,目光掃過每人身上時,這些平日里說起話來全部滔滔不絕地人全都像沒長嘴巴一樣,目光躲閃。
“好好!”劉協(xié)怒極反笑,指著孔蛟說:“你來說說,該怎么安排此次洛陽事宜?”
孔蛟眉頭緊鎖,他跟著劉協(xié)這么長時間,對其脾氣十分熟悉,知道自己多半是躲不過去了。
半晌后才拱了拱手,粗聲道:“陛下,末將建議留下伏完大人坐鎮(zhèn)洛陽城,暫理政務?!?p> 其他人聞言皆是點頭,心中暗自佩服孔蛟的回答。
伏完乃是當今國丈,前不久又受封三公之職,顯然是受到陛下寵信,如今讓其留下估計也是陛下心中所想。
面對眾人的各色目光,孔蛟心中也是苦笑,他何嘗不想當個低調(diào)的人。
可誰讓皇帝指明讓自己發(fā)言,心念電轉下也只好回答個最穩(wěn)妥的人選,
劉協(xié)聽了他的話沒有立即表態(tài),只是點了點頭,又看向韓韜問:“韓韜你有何看法?”
韓韜似乎早就預見皇帝會問他意見,微微一笑道。
“司徒、司空伏完大人德高望重,坐鎮(zhèn)洛陽自然沒問題。
不過鑒于其身份特熟,若是陛下只讓其一人獨攬朝政,恐怕會引來非議?!?
蘇羨
emmm……作者菌會在12點后補全這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