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千秋長歌

第三十章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

千秋長歌 平山歸來客 4340 2019-05-13 08:43:04

  賀拔勝腰間佩刀微微出鞘,他轉頭看著韋天光的眼睛,咧嘴一笑,其意不言自明。

  就在此時,上軍佐蒙肅忽然出列,大聲道:“弒父自立者,天人所共棄,我蒙肅愿追隨將軍,共討逆賊!”

  此話一出,整個校場上的氣氛忽然變得肅然,除了呼呼的風聲,便再無其他聲響。

  忽然,賀拔勝出列朗聲道:“將軍為人忠義云天,用兵舉世無雙,我賀拔勝,愿從將軍討伐叛逆,九死不悔!”

  他的表態(tài)竟似星星之火,點燃了全軍的燎原之勢。緊接著,上軍三校尉亦同時出列,表示愿意追隨嬴曦。

  接下來,各營旅都尉也都紛紛站出來,表示愿效忠嬴曦。全軍將士齊聲高呼,呼喊著嬴曦的名字。

  在這種情形下,韋天光也只能暫且忍氣吞聲,不敢唱反調。

  始終沒有說話的嬴曦向前三步,忽然拔出了腰間長劍,說道:“諸位兄弟今日支持,嬴曦銘記在心,來日討逆得勝,嬴曦必不辜負諸位?!?p>  說罷,他橫過長劍,伸手在劍刃上猛然一劃,隨后舉起左手,將掌心的血痕昭示眾人,以表誓言。

  校場上的氣氛一下子便沸騰了起來,萬軍不約而同地單膝跪地,朗聲道:“愿從將軍,赴湯蹈刃,死不旋踵!”

  “好!”

  嬴曦向全體將士躬身,隨后下令:“各部回營,時刻做好準備,聽候本帥調令!”

  ……

  安排好諸部的布防,嬴曦回到營帳之中,對著地圖沉思起來。

  盡管今日全軍將士皆向他宣誓效忠,但他明白,這樣的士氣是保持不了太久的,一旦他在與嬴壯的交鋒中失利,或者與嬴壯對峙太久的話,他的軍心一定會渙散。到那時,恐怕他就只能灰溜溜地逃回雍城,再作打算。

  嬴曦絕不容許自己失敗,現(xiàn)在他要的,是關中之主的地位,誰敢阻攔,他便殺誰!

  營帳被掀開,只見杜佑、范燁、獨孤晟、蒙肅、賀拔勝、沈邕、衛(wèi)鞅還有上軍的三大校尉進入了帳中。

  沈邕拱手道:“將軍,已將韋天光及其同黨控制?!?p>  嬴曦點頭道:“好,阿晟,從現(xiàn)在起,韋天光所部便由你來統(tǒng)領?!?p>  “是!”獨孤晟拱手道,目光中隱隱跳動著興奮的光芒。

  嬴曦來到地圖前,說道:“根據(jù)我得到的消息,嬴壯調動了華陰、新平和馮翊三郡的守軍,再加上他所統(tǒng)帥的中軍,其人數(shù)估摸著應當有四萬余人。”

  說罷,嬴曦轉過身,看著眾人,說道:“而我們的上下二軍,雖然在年初時因天子恩賜而得到擴充,但如今兩軍加起來也不到兩萬人,我希望諸位做好打一場惡戰(zhàn)的準備?!?p>  眾人點頭,蒙肅道:“依我所見,嬴壯自旁郡調來的軍隊雖多,但大部分都是步兵,戰(zhàn)車與騎兵很少,這便是我們的優(yōu)勢所在?!?p>  嬴曦頷首道:“不錯,只是具體如何作戰(zhàn),還需我仔細思量,你們回去檢查營防,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是!”

  眾人拱手,隨后便各自退下回營,唯有沈邕、衛(wèi)鞅、杜佑和范燁留在帳中。

  嬴曦抬手道:“忙活了這么久,你們也都累了,坐吧!”

  幾人入座,嬴曦也盤腿坐在帥案后,用手輕輕揉著眉心,雙眼微閉,似是在思量著什么。

  半晌,嬴曦忽然說道:“我們必須要拖住嬴壯,給韓信創(chuàng)造時機,可如今的境況是,嬴壯有大把的時間跟我們耗,我們的軍心卻經(jīng)不起這般消耗?!?p>  他的話忽然提醒了眾人,杜佑和范燁此時才忽然意識到,韓信似乎這些天來始終沒有露面,杜佑出聲問道:“昱之兄,韓信他……”

  話說到一半便忽然停住,杜佑忽然意識到,自己這似乎有探聽軍機之嫌。

  嬴曦卻沒有對他隱瞞,手中把玩著一柄短劍,臉上的表情有些微妙。

  “你以為我就這么把魏光給放回去,難道會連一點好處也不要的嗎?”

  杜佑與范燁相視一眼,皆是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駭之色。半晌,范燁拱手道:“昱之兄果真用兵如神,在下敬服!”

  嬴曦笑了笑,這時沈邕忽然說道:“如蒙肅將軍說得那樣,我軍雖然人數(shù)處于劣勢,但卻有大量的戰(zhàn)車與騎兵,邕以為將軍可從這里著手?!?p>  嬴曦靜靜地看著地圖,忽然眼睛一亮,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他站起身來,對衛(wèi)鞅說道:“先生可還記得,當初龍首原下,你與我說的話?”

  衛(wèi)鞅略加思索,說道:“將軍說的是,《易》之六卦?”

  “是也!”

  嬴曦大笑道:“當日先生讓我駐軍九二、九三之間,意在讓曦終日乾乾,韜光養(yǎng)晦。如今之勢,曦以為,正當是‘飛龍在天’之時!”

  衛(wèi)鞅點頭,笑道:“將軍謀略,衛(wèi)鞅佩服!”

  嬴曦大笑,高聲道:“來人,速去命蒙肅來見!”

  ……

  又是一個月黑風高之夜。

  整片渭河原野上漆黑無光,唯有軍營中的火把,在這無盡的黑夜里倔強地綻放著最后的光芒。

  這是嬴壯的大營,營中帥旗之上,吊著一條三尺白綾。所有將士的甲胄,也全都換成了白甲。

  秦侯嬴平薨逝,臨終前將其符節(jié)還有天子所賜的黃鉞交給了嬴壯。這意味著在最后時刻,他仍舊選擇了自己的親生之子。

  而這也就意味著,當初他調進櫟陽的五個嬴氏子弟,全部都成了他們父子權謀的犧牲品。除了嬴曦與嬴雍之外,其于三人皆已被殺或流放。

  而這一切,早在去年,衛(wèi)鞅和獨孤霓裳便已經(jīng)先后警示過嬴曦,也正得益于兩人的勸告以及獨孤兆的暗中護佑,嬴曦方能無恙至今。

  嬴壯的大營戒備森嚴,周圍數(shù)里范圍內分布著大量的警衛(wèi)與斥候,時刻防備著。

  但就是在這樣一種情形下,一隊人馬還是悄然摸到了大營之外。

  為首者年紀不大,也就二十余歲的模樣??雌湎嗝?,正是嬴曦麾下,上軍佐蒙肅。

  嬴曦臨時改換諸軍編制,足足調配了兩千名騎兵交給蒙肅。今夜,便是這兩千名精銳騎兵一展身手之時。

  因為長期與胡人作戰(zhàn),嬴曦十分注重對騎兵的運用,在嬴曦看來,這個以機動性著稱的兵種,只要布置得當,其在戰(zhàn)場上造成的沖擊力與威懾力絕對不會比戰(zhàn)車方陣遜色。

  兩千精騎被分成兩隊,分別由上軍佐蒙肅與上軍中尉衛(wèi)青統(tǒng)領。

  衛(wèi)青今年不過十九歲,出身貧寒,曾經(jīng)是趙氏騎奴。后來為老將蒙皋所看中,將他除奴籍,選入上軍,入軍不過兩年,便已經(jīng)升任為三大校尉之一,是櫟陽軍中頗為杰出的一名青年俊杰。

  兩千騎兵人銜枚,馬裹蹄,幾乎不發(fā)出一點兒聲響,就這般悄悄摸到了嬴壯的大營附近。一路上也曾遇到不少斥候與警哨,但都被悄然解決,故而完全沒有驚動到嬴壯所部。

  靜悄悄的夜晚,偶有幾只飛鳥經(jīng)過,發(fā)出略有些凄厲的鳴叫,在這原野上不斷回蕩。

  蒙肅的目光始終盯著前方營門,片刻不離。忽然,他的手微微抬起,身后騎兵們看見,紛紛打起精神,做好戰(zhàn)斗準備。

  蒙肅的手輕輕揮下,眾騎士紛紛上馬,動作整齊劃一,幾乎沒有發(fā)出任何雜響。

  繼續(xù)等待了約一刻,蒙肅忽然一揮手,沒有發(fā)出任何言語,但這些訓練有素的騎兵們皆已明白主將的命令,跟在蒙肅身后,一路沖向敵營。

  另一側的衛(wèi)青也于此時發(fā)難,從不同的方向率軍沖進了大營。兩千精銳騎兵就這般如神兵天降,忽然便出現(xiàn)在嬴壯麾下軍士的眼前。

  營門前的鹿砦顯然無法阻擋駿馬的步伐,幾乎在片刻之間,大批騎兵便踏破營門,一路沖殺至敵營之中。

  嬴壯的大營內亂成一片,砍殺聲、慘叫聲充斥不絕。蒙肅與衛(wèi)青深知自己此行的目的,沒有與敵軍在此纏斗,而是利用馬匹的機動性,率領騎兵在大營中左沖右突,肆意破壞,只見火光沖天,大量的營帳被縱火燒毀,整個軍營亂成了一團。

  中軍帥帳內,嬴壯正摟著一名侍妾酣然入睡。忽然被外面的動靜驚醒,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待他反應過來,在侍妾的幫助下手忙腳亂地穿上甲胄,跑出大帳外時,見到的卻是一片火海。

  嬴壯心下已經(jīng)明白,定是嬴曦派人前來襲營。他憤怒之下,大吼道:“一群蠢材,你們在干什么?快攔住他們,不要讓他們跑了!”

  此時,嬴壯麾下的將士在開始的慌亂之后,也逐漸站穩(wěn)了陣腳,他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對方全都是騎兵,而且人數(shù)不多。于是在各旅統(tǒng)率的組織下,很快便布好了陣勢,準備將這批敵軍全部留下。

  蒙肅與衛(wèi)青自然知道此刻形勢,兩人沒有絲毫猶豫,直接下令全軍回撤。

  于是,幾乎沒有任何損失的兩千騎兵飛快地擺脫敵軍的糾纏,借著機動性與速度,飛快地撤離大營。嬴壯大怒,下令全軍追擊,勢必要殲滅這支打擾了他美夢的敵軍。

  主帥一聲令下,士兵們手忙腳亂地登上戰(zhàn)車,匆匆追去。

  蒙肅率領部眾不斷變換方向,借著騎兵的機動性,始終將地方的車兵甩在身后。雙方在你追我趕之間,已然來到了嬴曦軍隊營帳不遠處,前方是一片密林,蒙肅大笑道:“兄弟們,到了前面,敵人便不敢再追了!”

  騎士們哈哈大笑,在主帥的帶領下飛奔進密林之中。

  后方追趕的戰(zhàn)車來到此處卻是紛紛停下,見到此處地勢,他們已經(jīng)知道不可能追得上敵軍了。

  正在他們停留原地,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密林之中忽然傳出一陣破風響,無數(shù)支羽箭從中射出,不少人尚未反應過來,便被羽箭射中,倒在車上。

  領兵的將軍見大事不好,只能大喊一聲:“有埋伏,快撤!”

  于是,這支軍隊狼狽而來,又狼狽而去,幾乎沒有絲毫戰(zhàn)果。這使得嬴壯更加氣急敗壞,于是他下令,天明之后立刻進軍,對嬴曦發(fā)起全面進攻。

  但當他們趕到嬴曦駐軍之處的時候,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們驚呆了。

  偌大的軍營之中空無一人,嬴曦竟是未戰(zhàn)先退,直接跑掉了。

  嬴壯惱怒不已,命令麾下士卒檢查大營,清點物資。

  根據(jù)嬴曦大營中的灶數(shù)來看,嬴壯大致確定,敵軍應該有一萬七千人左右,這與他之前的計算相符。

  嬴壯的嘴角不禁露出冷笑,他如今率領著四萬余大軍,嬴曦只有一萬余人,如何是他的對手?

  就在此時,前方斥候來報,嬴曦竟然搶先渡過了渭水,朝著櫟陽而去。

  嬴壯大驚,下令全軍渡河,勢要將其追上,一舉殲滅。

  望著眼前的濤濤渭水,嬴壯不禁冷笑。渭水周圍皆是平原,他嬴曦縱使有萬般妙計,最終若是想要勝利,那也必須要和他在戰(zhàn)場上正面對決。

  以雙方的勢力的懸殊,他嬴曦拿什么與自己正面對抗?

  起先嬴壯還在擔心,萬一嬴曦放棄與自己競爭櫟陽,而是直接撤軍據(jù)守雍城的話,他便會成為自己的一個心腹大患。但如今嬴曦自尋死路,竟然想要南渡渭水偷襲櫟陽,這便是天賜嬴壯的大好良機。

  櫟陽城墻高厚,輕易無法撼動。嬴曦的軍中又以戰(zhàn)車和騎兵為多,并沒有什么攻城器械。幾乎不可能攻得破櫟陽。屆時嬴曦前進不得,自己又率大軍堵住他的后路……

  嬴壯一想到唾手可得的勝利,便忍不住大笑起來。

  嬴曦料敵先機,搶先率軍南渡渭水,朝著東南方向挺進。一路上全速前進,沒有給嬴壯一絲一毫的機會。嬴壯每次追上的,都只是一座空營。與此同時,嬴曦不斷派遣騎兵騷擾嬴壯,幾乎每次都有斬獲,這使得嬴壯惱怒莫名。

  與之相對的是,嬴曦雖然不斷放棄營壘,全速奔逃。但因為幾乎每天都有捷報傳來,這使得他軍中始終保持著高漲的士氣。

  嬴壯每次占領廢棄的營壘,都會仔細檢查。他欣喜地發(fā)現(xiàn),嬴曦軍中的灶數(shù)在急劇減少。算算人數(shù),到第二日的時候,已經(jīng)從一萬七千人銳減至一萬四千人左右。到了第三日,已經(jīng)只剩下一萬余人。

  得到這個結果的嬴壯不禁無比興奮,于是下令全軍拋棄輜重,全速追擊。

  于是,在第三日的午后,全力追擊的嬴壯終于在一片熟悉的高崗追上了嬴曦的軍隊。

  這片高崗的下面,正是當初大蒐禮舉辦之處。

  嬴壯嘴角劃過一抹殘忍的笑,他要在這里,舉行一場特殊的“大蒐禮”,這一次追逐的獵物,便是嬴曦和他手下的“殘余部隊”。

  面對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身后不遠處的嬴壯軍隊,嬴曦不慌不忙,鎮(zhèn)定指揮,率軍一路開至高崗南面的一處高坡附近,在那里停下,排兵布陣。

  嬴曦站在高坡之上,觀察著周圍形勢。

  按照《易》的說法,此處的卦象應當是: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