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漢好男兒

第三十四章 周家喜事(一)

大漢好男兒 長興村長 2161 2019-05-08 06:00:00

  今天是周和新婚的大喜的日子。

  婚禮是在黃昏的時候舉行的,故又稱昏禮。來了,來了。一人在最前邊盛裝騎馬負責開路,然后依次是回避牌、兩班八音隊、鍘鑼綴燈、旌旗等,緊跟在后面的是舞獅的隊伍。

  周和戴著由絲綢做成的大紅花,沒精打彩的騎在馬上。伴郎?;轄恐R,走在舞獅隊的后面。

  按理說來,古人把結(jié)婚當作是“小登科”,可周和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他不喜歡徐平。他心中的女神就是太原市第一美女桑麗華。今日,是他新婚的日子,他與桑麗華在一起的夢想也就正式宣告走向了墳?zāi)埂?p>  新娘子徐平則穿著大紅綢衣褲(意喻紅紅火火)、足蹬繡履、腰系流蘇瓤帶,下著一條繡花彩裙。頭戴用絨球、明珠、玉石絲墜等裝飾的“鳳冠”、肩上披一條繡有各種吉祥圖案的錦緞“霞帔”,坐在八人抬的花轎里。雖然不用走路,但在陽光的照射下也熱得是滿頭大汗,不停地用扇子扇風。

  伴娘跟在身旁,其他同輩提拿陪嫁物品走在后面。當娶親隊伍經(jīng)過大街時,街坊鄰居們?nèi)慷汲鰜砜礋狒[了。

  “哇!這么多嫁妝?。 鼻皝砜礋狒[的人群指指點點的在評論。在西漢,嫁妝的多少象征女家的身份與財富。

  “當然啦,男方家是太原郡的大富豪,女方家是我們的縣令,你說說,能不熱鬧嗎?富豪娶媳婦,自然不能少了面子的。你看看這八音隊都請了兩班的,鍘鑼綴燈、旌旗都這么多,真是熱鬧?!绷硗庖粋€接過來評點道。

  到了周府門口,周和下了馬。轎夫們也落了轎。

  新人轎內(nèi),伴娘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紅蓋頭為徐平蓋上。

  這時,大堂的香案上,香煙繚繞,紅燭高燒。親朋戚友都擠進來準備看新郎新娘子。職司人員也做好了準備,各就各位。

  主司儀一看看良辰已到,那洪亮的聲音頓時在大堂內(nèi)響起:“新郎蒞位?!?p>  周和一聽,便立刻佇立于新人轎前,雙手垂立。

  另一位副司儀接著喊道:“啟轎,新人起?!备彼緝x的聲音一落,四名站立一旁的轎夫便將轎子拉了起來。兩個伴娘一左一右攙扶著周和下了轎。

  主司儀見新娘子下了轎,便唱道:“請新郎搭躬(拱手延請新娘)?!?p>  早有人將準備好的大紅繡球遞上,一頭交給周和的手里,一頭交到徐平的手中。

  主司儀又唱道:“請新郎新娘就位。奏樂。”

  頓時鼓樂齊鳴。周和與徐平二人在伴郎伴娘的陪同下,沿著青布條、氈席撲成的通道走到禮堂的香案前。因古人認為,地與天都是神圣的境界,不得侵犯,而新娘的腳一旦與土地接觸,難免會觸犯地神,因此,必須鋪上氈或席來避免。

  香案后端正中擺一個木質(zhì)的神祗夾子,夾著一幅從香蠟鋪請來的銀臉玉皇大帝神像,旁邊有兩位侍從掌扇,象征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木刻素印的神榪,據(jù)說是玉皇統(tǒng)轄之下的三十二天諸神。

  神像前,供著蘋果、桃木弓、柳木箭、馬鞍、新秤桿、胭脂粉等新人下轎時禮儀上的用品。

  供桌前邊正中是裝著小米的木斗一個,當做香爐用。兩旁是一對蠟扦,上插喜燭。下邊壓著黃錢、千張等全份敬神錢糧。并備有高香。

  桌前掛著大紅緞子繡花的桌圍子,有鸞鳳合鳴、牡丹富貴、麒麟送子等花色圖案。地下鋪有大紅地毯,上設(shè)彩繡錦緞拜墊一對。

  這時,副司儀喊道:“新郎新娘進香燭。”

  立刻有人將準備好的香燭分別交到周和與徐平手中。

  主司儀唱道:“跪,獻香燭。明燭,燃香,上香,俯伏,興,平身復位?!?p>  周和與徐平便依言跪立祖先牌位前,獻上香燭。再點亮香燭置于左右燭臺上。又有人遞上線香。二人又借著燭火將線香點燃,插在香爐中。再跪拜、起身,退回原位。

  看新郎新娘把這一流程走完,副司儀便唱道:“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興?!?p>  周和與徐平一一按要求行禮。

  這時,主司儀又唱道:“一拜天地?!?p>  周和與徐平便跪地一拜。

  主司儀看他們起來后,又唱道:“二拜高堂?!?p>  周和與徐平便向周松夫婦拜一拜。周松夫婦滿臉笑容地扶起了周和與徐平。

  主司儀看他們起來后,又唱道:“夫妻對拜?!?p>  周和與徐平便相向交拜,共飲合巹酒。喝完交杯酒后,在伴郎伴娘的陪同下兩人沿著用麻袋鋪成的通道來到洞房門前。早有人取了天地桌上的那副馬鞍擺在了洞房的門檻上,“鞍”與“安”同音,取其“平安”長久之意。這時,又有禮儀高聲喊道:“新娘跨馬鞍,一世保平安?!?p>  當徐平前腳邁入門檻,后腳抬起還沒有落下的時候,這時早有按排好的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村民把馬鞍抽掉,正好符合了“烈女不嫁二夫,好馬不配雙鞍”的意思。

  鬧洞房之前,還有一項禮儀----撒帳,此俗亦起于漢武帝。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帳中共坐,飲合巹酒,預(yù)戒官人遙撒五色同心花果,帝與夫人以衣裾盛之,云多得多子也。自此后,逐漸流傳至民間。它最初的意義是辟邪煞,保佑新婚夫婦。后人便添加了棗子、桂圓和花生等,表達了人們對新人未來生活的良好祝愿。

  撒帳禮過后,便是鬧洞房了。一些早已結(jié)婚的過來人輪流捉弄著這一對可憐的新婚夫婦。想盡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唱著當時十分下流的十八摸的小調(diào),夾雜著各種肢體動作。

  娟姑娘悄悄地把?;堇揭贿叺溃骸暗艿埽憧凑l來了?”

  常惠四處張望了一下,婚禮現(xiàn)場上的人,除了認識的就是不認識的,一時不知道娟姑娘說的是誰,問道:“你指的是誰?。俊?p>  娟姑娘戳了一下?;莸哪X袋道:“你啊,榆木腦袋。你看,那不是桑麗華的爹爹嗎?”

  順著娟姑娘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桑道樂,原來他也來喝喜酒的了,正在跟周松說著客氣的話呢!?;萦炙奶帍埻艘幌?。戀愛中的人,對于自己所喜歡的對象,只要瞄一眼,就準能從擁擠的人群中找出自己喜歡的人來。不過,讓?;菔氖?,在來來往往的客人當中,他并沒有看到桑麗華的身影。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