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翼進入到灶屋仔細看了看,發(fā)現(xiàn)屋里有兩口灶,每口灶各有三個灶眼。
秦代的灶和我們現(xiàn)在農(nóng)村的灶相比,區(qū)別非常大,主要有以下幾點差別:
一,灶很矮,因為當時沒有凳子,人們都是席地燒火;
二,由于大都是燒“釜”,所以每個灶眼有拱起部分,這樣,大小不一的釜都可以使用,而不是像鐵鍋那樣有相對固定尺寸。
三,沒有爐橋;
四,沒有煙囪;
五,幾乎不是用火鉗,因為鐵器是高檔奢侈品。
六,沒有風箱。
七,北方灶也沒有“炕”,當然,這東西后世在南方也沒有。
當然,“灶”也并非是必需的,很多人家中其實連灶都沒有,他們平時做飯用陶制的“鼎”,它有三只腳,是在下面放柴燒;
除了陶鼎之外,另外百姓家中還有一種常見的炊具“鑊”(huo),這東西當然也是陶制的,后來才使用鐵制。
鑊有兩個手提的耳朵,和我們后世的平底鋁鍋或不銹鋼鍋很像。既可以用幾塊石頭墊起來燒,也可以吊起來燒。
這種鐵質(zhì)的大鑊后世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農(nóng)村還有使用,人們經(jīng)常用它來煮肉待客。
像王翼這樣有身份的家庭,當然不可能沒有灶,而且,廚房還要盡可能搞得上檔次一些。
因此,王翼當然不滿意舊廚房,他要按照后世農(nóng)村的廚房重新改造,還要使用后世的大鐵鍋。
看完灶屋以后,只見他對葵說道:“小妹,稍后,讓他們過來把這兩個灶全部拆掉,我要重新設計并砌筑新灶,比此灶好用得多,屋中也幾乎毫無煙塵?!?p> “兄長,我覺得這兩口灶還好,拆了多可惜!”葵很有些不情愿。
“小妹,兄長我現(xiàn)在是大秦職務最高之工師,既然發(fā)明了新灶,就得把它試用起來,給百姓們做個示范。
如果好用,搞不好宮中還要推廣,這對于你兄長的名聲可是很有幫助,何必在意翻修的錢呢?
再說,總得給仆人們找一點事干才行,不能光養(yǎng)著他們而不干活吧……”
王翼給她循循善誘,葵一聽,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點頭如搗蒜:“嗯,兄長言之有理,我接下來就安排……”
……
五日后,咸陽冶鐵都官衙署,幾人在商量冶監(jiān)軍管一事。
王離二十一歲,是剛提拔的郎中將,他現(xiàn)在是代理校尉。郎中將屬于比千石職務,職務不低。
秦代,校尉還是野戰(zhàn)臨時職務,不是永久軍職,他低于將軍,統(tǒng)帥一部作戰(zhàn),一般要都尉才能擔任校尉。
校尉以下是“軍候”,同樣是臨時軍職,統(tǒng)帥一“曲”,多由六百石軍人擔任。曲以下,就是固定的編制“千人”,有“二五百主”統(tǒng)領。
王翼與王離、章邯、楊放以及三名“五百主”一起,詳細商量了軍管方案。由于秦律非常嚴厲,眾人都不敢大意。
開完會之后,王翼邀請他們所有人到新家一聚,王離說道:“王郎喬遷之喜,我們當然要去,不過空手去也怕是不好,不如改日再聚!”
章邯也點頭表示同意王離的意見:“王郎,我看不如改日如何?你的新家我一定要去一趟的,沾沾你的靈氣!”
章邯也是六百石職,現(xiàn)在王翼歸少府昌文君直管,他已經(jīng)管不到王翼了。
王翼搖搖頭:“二位,我翻過《日書》,今天是‘建’日,非常吉利的一個日子,改天可不行!
走,蒙二郎搞不好已先到了,對了,你們還可以去看看我的新廚房,很有特點,沒準看了以后你們也想要跟著改造呢!”
古代非常講究良辰吉日,幾個人一聽,既然是選好了日子,肯定不能隨便改變,于是王離與章邯二人商量了一下,讓楊放回自己家?guī)┒Y物過來,幾個人湊個份子。
楊放當然滿口答應:“幾位先去,卑職隨后就到!”
……
王翼帶著王離等人回到家中,果然蒙毅已先到,蕭何也在幫忙招呼客人,主要是本里的鄰居等。
“章大郎,我等了你好久!晚餐還早,來,此處有圍棋,我倆先手談一局如何?”蒙毅拉著章邯說道。
章邯點點頭:“好,聽說你跟太尉和昌文君經(jīng)常下棋,棋藝大有進步,我恐非你的對手!”
蒙毅搖搖頭:“哪里,我與他們下棋多倒是事實,不過我總不得要領,還差得遠呢!”
于是二人席地而坐,開始下棋。
王離對于下棋并不感興趣,而是與幾個人一起,準備在院子當中隨便轉(zhuǎn)轉(zhuǎn)。
王翼陪著他們來到后花園,遠遠看見一位女仆正在往池子里面撒蠶沙。
王離覺得奇怪,問道:“王郎,怎么魚還要吃蠶沙不成?”
王翼點點頭:“當然要吃,同時這可是一個完整的鏈條,池中的淤泥可以挖出來培植桑樹,桑樹養(yǎng)蠶,蠶沙養(yǎng)魚,如果是種地的農(nóng)民,一年或許可增加兩三成收入!”
王離一聽,大驚:“兩三成?這可是很大一筆收入,可以解決農(nóng)民大問題呢!”
旁邊一位五百主也道:“如今有些農(nóng)民青黃不接,如果能夠推廣此種生產(chǎn)方式,于民倒是有大利!”
王翼又道:“此種生產(chǎn)方式可稱為?;~塘,不過,它最好是在水源比較充足之地,而且還要距離城邑越近越好,如此魚才好出售,若在偏僻鄉(xiāng)下,魚的銷售是個問題!”
王離點點頭:“?;~塘?此名字好!關中與河洛地區(qū)水源充足,應該也可以推廣,想不到王郎不但精于工,而且還精于農(nóng)商桑,真是天才!”
王翼淡淡一笑:“我哪是天才?不過是此處條件適合,偶然間的一個發(fā)現(xiàn)罷了!”
這時旁邊那五百主搖搖頭:“這可不是簡單的發(fā)現(xiàn),這對百姓來說是一條重要的致富之路!”
王翼搖頭笑笑沒說話!
其實這“?;~塘”,在后世不足為奇,南方很多地方養(yǎng)蠶之地都推廣了幾百年,當然在秦代,它還非常新鮮。
王離又道:“我大父(祖父)后花園中也有一大池,改日我也往其中多投放些魚,利用這蠶沙喂養(yǎng),希望能長得快一些!”
王翼道:“校尉放心,蠶沙是極好的飼料,定然不會讓校尉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