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章 厘金局的影響
黎浩從蕭敬那邊回到自已府中時,已是日落時分。剛一踏進(jìn)府里,便被告知,黃仁在府內(nèi)等候。
來到客廳中,黎浩見黃仁奇正在休閑地喝茶,不在天香樓那邊?便挨著他邊上坐下,奇怪地問道:“黃兄,你怎么有空過來?”
“還不是你,你的厘金局,弄得人人憎恨,使得沒有人前去天香樓,你交給我的任務(wù),我完成不了,現(xiàn)在天香樓一個人也沒有?!?p> “...”真無語,自已弄出的厘金局,把廣州城的所有有錢人都得罪了,而天香樓又搞會員制,有錢的人不去,沒錢的也去不了,這算不算自已挖了個坑,把自已埋了?
于是,黎浩說道:“這事怪我,黃兄抱歉,我也想不到會如此,還以為天香樓的改變做成功了,以后交給你管理就好,根本沒想到天香樓會受厘金局的影響這一層?!?p> 黃仁擺擺手道:“我沒所謂,只是天香樓那些姑娘們,對此有點(diǎn)失望,幾天時間,她們剛剛才體會到演出的樂趣,天香樓就沒客人了,她們情緒都有點(diǎn)低落,還以為演得不好呢,要不是我告訴她們原因,都不想排練了?!?p> 得想個法子,緩和一下那些鄉(xiāng)紳富豪們的情緒,黎浩想了想,說道:“明天黃兄以你私人名義發(fā)帖,宴請城內(nèi)所有富家公子與官員家中子弟到天香樓來。”
這事有點(diǎn)不對勁,就算請來這些人又如何,他們這些年輕一輩的人,在家中可沒有決定權(quán),天香樓沒人來,肯定是他們家中發(fā)話了,要不然厘金局鬧翻天,也不關(guān)這些富二代半點(diǎn)事。
這些天,那些富二代照樣吃喝玩樂,只是不來天香樓而已。
不會用威脅的法子吧?
黃仁問道:“黎兄,你這是想干嘛?”
黎浩不想解釋,說道:“說來話長,明天自有分曉,這事拜托黃兄了。”
好吧,既然黎兄不說便不問了,不說自已明天也會知曉,黃仁說道:“行,這事沒有難度?!?p> 黎浩見黃仁應(yīng)下,說道:“拜托了,黃兄還是先回天香樓,吩咐姑娘們準(zhǔn)備多些酒桌,我一會也會派人邀請各大豪商們,明天到天香樓議事,我們錯開時間,你定在晚上,我定在白天?!?p> “行。”
黃仁應(yīng)完黎浩,想起墨香坊孫掌柜的話,說道:“黎兄,墨香坊那里是不是要擴(kuò)大些了,那些人嘗到廣告的甜頭,為了爭搶每期報紙上的廣告位,已經(jīng)升到千兩一字了,真應(yīng)了古語所言,一字千金了,一期三張報紙,是不是少了點(diǎn)?”
黃仁這話的意思,黎浩聽明白了,不是想擴(kuò)大墨香坊,是想增加報紙的張數(shù),以達(dá)到賺更多錢的目的,可是太多廣告卻會令人反感,便說道:“黃兄何時變得如此市儈了?”
“誰會嫌銀子多,能多賺點(diǎn),不好?”
“黃兄,話雖如此,可是為了廣告而增加張數(shù),是得不償失的做法,增加的報紙張數(shù),如只印廣告,就沒人會看那張的,可像以前那樣新聞故事間插入廣告,成本大增不止,廣告費(fèi)亦會下降,物以稀為貴,只有擴(kuò)大報紙的影響力,才是賺更多銀兩的法子。”
“你的意思?”
“招人,多招點(diǎn)人才,不管匠師還是秀才,讓他們在墨香坊待一段時間,再派出信得過的人管著他,帶他們到別的地方去,再開幾間墨香坊。
“也好。”
“同理,天香樓的經(jīng)營方式是對的,只是廣州城的富豪大戶憎恨我,才弄得天香樓沒人前去,不如黃兄去別處再開一間天香樓?!?p> 張頌每次游歷歸來,經(jīng)常會找黃仁訴說,他外出游歷的事,黃仁可沒出過遠(yuǎn)門,對張頌所述說的那些事物很是好奇和感興趣,可惜父母輩卻不允許,便說道:“也好,不過黎兄你得幫我?!?p> 黎浩還以為黃仁要讓自已幫他出點(diǎn)子呢,便問道:“天香樓的一切你都熟知,還要我?guī)褪裁???p> “當(dāng)然是我爹,我怕我爹不會放我外出?!?p> “喔,小事一樁,我會說服伯父的。”
黃仁見黎浩應(yīng)允去說服父親,心里很是高興,站起來道:“黎兄何時說服我爹,我就何時出發(fā)為天香樓辦分樓,我先回天香樓看看?!?p> 瞧著黃仁匆忙告辭而去,黎浩笑了一下,便向一旁伺候的小翠,問道:“小翠,少夫人回來了沒有?”
小翠回道:“少爺,少夫人還沒回來呢?!?p> 既然倪莫問還沒回來,黎浩只得去書房寫那些請豪商的請貼了。
-----
“楊院長說過,把這藥玉重新燒融后,倒燒融的藥玉液到模具里,冷卻后就能變成少爺要求的玻璃了?!?p> 在升龍山前段楊繼承弄出的研究院內(nèi),李天才對著一位工匠道。
一名工匠對李天才問道:“李管事,你確定?要是毀了這些藥玉,別怪我們?!?p> “確定,毀了就毀了,你們的還怕燒不出第二批藥玉?”
李天才不怕毀了這塊好不容易燒出來的藥玉,既然能燒出一次,肯定也能燒出第二次,如果不能燒,那么再繼續(xù)試驗(yàn),一定確保藥玉能不斷地?zé)鰜頌橹埂?p> 既然李管事都發(fā)話了,工匠對這些透明光亮的貴重藥玉沒心理負(fù)擔(dān)了,幾個人合力把從山井爐那邊搬過來的藥玉,向研究院建好的高溫爐丟下去。
這個高溫爐,用上了黎浩教工匠們做出來的風(fēng)箱后,溫度比以往更快升溫與燒出更高的溫度。
不止是風(fēng)箱,很早前黎浩把所知的制物工具,都把它們寫下,交給了楊繼承帶回了升龍山的研究院。
比方說,卡尺、圓規(guī)這些工具的制作方法,還統(tǒng)一了度量,當(dāng)下的匠師,每一位所用的度量工具,都有少許出入,對于記錄與制作物件的制作過程,是一件錯得離譜的事。
其實(shí)黎浩還畫出了齒輪的圖紙,不過卻被匠師們打臉了,秦代便有了青銅齒輪,當(dāng)下明朝的工匠人人都知道有齒輪這回事。
匠師能作齒輪,只要把鋼弄了出來,那么就有很多東西可以制作了,鐘表、變速器、變向器、力矩轉(zhuǎn)變器。
以上幾種物件,可是車、動力船、電機(jī)應(yīng)用等物件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