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車,先民們用以戰(zhàn)勝大自然的高超勞動技藝,是古代的提水灌溉工具,外形類似車輪。水車的直徑最大可達二十米左右,小的也在十米以上。最高可以將水提高到離地十五到十八米之間。
一般來說,一個大水車可以滿足六七百畝地的灌溉需求,小的也最少可以滿足一二百畝地的灌溉需求。
民間最早的水車工具應(yīng)該是“桔槔”,記載于《莊子·外篇·天地篇》中。而真正在歷史中記載的水車,其實就在東漢末年。如今的漢靈帝命畢嵐造“翻車”,這個時候的翻車已經(jīng)有了輪軸和槽板這些基本設(shè)置。不過裴松之注解的《三國志·魏志》中國,則說是馬均制造的。
不管哪一個說法,至少在三國鼎立的時期,翻車已經(jīng)成為常見的汲水工具。那么反推過來,在這之前,水車的雛形應(yīng)該已經(jīng)出現(xiàn)。
陳登應(yīng)該是見過或者聽說過水車這種東西,所以才有此一問。
具體如何,董明自然不知曉,他就是個瓜皮。
雖然不明白陳登到底何意,但是不妨礙他誨人不倦。他站了起來,將油燈拖住,示意陳登跟上。兩人一前一后來到了院子里。
董明將油燈放在地上,借著微光在地上畫了起來,一邊畫還一邊講解起來。
“首先要有一個車軸,然后呢以車軸為中心支撐著數(shù)量不等的輻條,這些輻條之間距離要相等,正好能夠平分一個圓。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圓心角根據(jù)輻條的數(shù)量平分。”
“輻條的頂端呢有刮板也就是槽板,除此之外還要有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裝水。這樣接著水勢,就可以將低處的水運到高處來,用以灌溉高處的農(nóng)田?!?p> 陳登看著董明畫圖,聽著董明講解,不住的點頭。
“你看,這樣咱們就可以節(jié)省人力,用水能來提水,從而達到提高生產(chǎn)效率的目的?!倍髡f著說著又蹦出了一些陳登聽不懂的詞語來。
“生產(chǎn)效率?”陳登重復(fù)了一下,有些費力的理解了一會兒才弄明白這個詞的意思。
董明笑著解釋道:“就是用更少的人灌溉更多的地,換句話說就是盡量的節(jié)省民力的同時保證或提高百姓的生產(chǎn)能力?!?p> “兄長對儒學(xué)怎么看?”陳登忽然問了一個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問題。
“儒學(xué)?”董明頓了頓,看了看地上的水車圖,想了想剛才自己一連串的話,有些愣住了。
“對,儒學(xué),圣人之學(xué)?!标惖且荒樴嵵氐目粗?。
董明撓了撓腦袋,雖然他是一個瓜皮,可是他也知道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同時他也知道,當世世家大族不管是靠什么手段出來混,但是都把自己包裝成儒家。
“我等儒家子弟,自然人人尊崇圣人之學(xué)了。”董明毫不猶豫的表示自己是個正兒八經(jīng)的儒家子弟。
說完他又有些心虛,他忽然想到自己的《算經(jīng)》中各種用來舉例的題目,貌似更貼近墨家。
陳登聽到董明的話之后,笑了笑附和道:“自是如此,不過在下近日苦讀圣人之學(xué),有些許內(nèi)容尚不清楚,兄長可否賜教一番?”
董明聞言笑了笑,心里卻直呼媽賣批。
“剛才不是還說一直在看《算經(jīng)》嗎?這會兒又苦讀圣人之學(xué)了?”
陳登不等董明拒絕,就直接問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一句何解?”
董明聽到這一句,松了一口氣,心里也不由得感謝系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和自己的勤奮。這一句出自《尚書·虞書·大禹謨》。這十六個字院子饒舜禹禪讓的故事,講得是三位大佬代代相傳時將天下和百姓托付給下一任。
這一句陳登說自己不理解,董明都想大耳刮子抽他。別的不說,荀子就曾經(jīng)在《荀子·解蔽篇》中分析過這一句話,陳登肯定也看過。
現(xiàn)在他大概明白了,陳登就是來試探自己的。至于為什么要試探自己,他覺得應(yīng)該是有人認為自己是墨子子弟了。
“墨家咋了,吃你家大米了?”董明雖然能明白,但是不理解為什么陳登一個儒家士子要巴巴的跑來試探自己。
“元龍真不理解嗎?”董明笑了笑。
陳登也尷尬的笑了一下,道:“兄長見笑了?!辈贿^沒有繼續(xù)說話,還是平靜的看著董明,等他的答案。
董明搖搖頭,緩緩開口道:“我說說,不一定對。心之虛靈知覺,一而已矣,而一味有人心、道心這異者......”
這是后世朱熹在《中庸章句集注序》中的釋義,也是系統(tǒng)教的。他理不理解沒關(guān)系,能背出來就行,反正唬人就是了。
陳登原本就是來試探董明是否是墨家子弟的,因此對于董明能否說出什么并沒有抱太大的期待。畢竟就算董明真的是儒家弟子,一個寒門士子能通讀《尚書》都不太可能,更何況釋義?
再者說來,他來之前也了解過,這位學(xué)的是《詩經(jīng)》。雖然都是圣人之學(xué),但兩者差距極大。
可是董明說著說著,陳登就愣住了。
“他說得好有道理??!”
董明沒管陳登,照本宣科的背完之后,道:“一點淺見,不值一提?!?p> 陳登很快調(diào)整了情緒,對著董明就是一禮:“登孟浪了!”
董明知道他什么意思,擺擺手道:“倒是在下平日所學(xué)甚雜,不如元龍精深?!?p> 說完這兩句話,一時間兩人都有些沉默,大眼瞪小眼的對視著,誰也不知道該說什么。氣氛有些......
“時間也不早了,元龍不妨在此住下如何?”董明打破了尷尬。
陳登聞言點點頭,道:“叨擾了。今日之事是登之過矣。”
董明知道他說得是試探的事情,不過他也不在意,擺擺手笑著問道:“無妨,小事而已。不過有些件事我倒是有些好奇,這等小事兒何須你親自過來?”
“一來靜極思動,二來兄長畢竟是一方名士,所以......”陳登話沒說完,但是董明理解他的意思。
董明現(xiàn)在大小也是個名士,陳家隨便派一個人過來試探,若是惹惱董明,面皮上也不好看。陳登親自過來那就要好很多,畢竟陳登在徐州也頗有名望,兩人這種交流更像是探討學(xué)問。只不過陳登看到董明如此了解各種技術(shù),下意識將董明當成了墨家弟子,因而出了一個有些敷衍的題目。
這也是陳登感到慚愧的原因。簡單的說就是,把人小瞧了。
董明笑著點點頭,也沒再說話。兩人客套了一下,便都去休息了。
睡覺的時候,董明忽然意識到為什么自己會被試探了。儒墨兩家從墨子和孔子時期就不和,到了后期更是打出了狗腦子。獨尊儒術(shù)之后,墨家更是被儒家搞得斷了傳承。
董明表現(xiàn)的像個墨家弟子,自然引起了儒家體系內(nèi)陳家的注意。但是董明不知道的是,陳家之所以認為他是墨家弟子并不全是因為《算經(jīng)》中一些科學(xué)技術(shù)的東西,而是因為他平日里的一些只言片語。
墨家的思想一定程度上有點兒類似于赤色思想。董明日常跟人交流的時候,上一世幾十年的語言習(xí)慣總會帶出一兩句傾向于“兼愛”、“非攻”之類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