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煙花之城

32.玉瀾堂

煙花之城 宮羽仙生 1988 2019-06-12 17:41:22

  利用會議的間隙,我拉著林姿的手像所有的愛國群眾一起,傻傻的,又有點虔誠的在凌晨的寒風中等待國旗班的戰(zhàn)士。

  接著又和唐璜、錢程他們一起逛了一天的故宮。說是一天其實只能是半天,早上九點才起,到故宮時已經(jīng)上午十點了,而下午五點半之前又得趕回酒店開會,所以玩得很倉促。

  午門的講究很多,它是由三面墻圍成一個正方形的廣場,正面三洞門,兩旁各設一洞門。其中正中間的門只有皇上平日里可以走,皇后在新婚當日也可以走一次,再有就是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走一次。

  今天是人民當家了,所以我們這群人一定要一起走中間穿過,過過癮。和所有“進城的鄉(xiāng)下人”一樣,四處照相留影,除了林子披了件風衣以外我們幾個男的都只穿了一件襯衣外加一件統(tǒng)一發(fā)的“SDX”牌工裝西服(此品牌發(fā)音和我們本地話“省得洗”雷同,意思是差不多一次性的,洗都難得洗),一眼就能看出和周圍棉帽、圍巾、手套的不協(xié)調。

  我和很多南方去的朋友們,都非常疑惑北方的同胞們?yōu)楹我^早的把自己包成粽子,實際上我覺得這樣的溫度和冷風是可以接受的,也許是因為我們年輕,也許是因為南方的空氣是濕冷而這邊顯然更干爽宜人。

  我們在故宮的各個角落里照了N張照片。林子有個地方很想看,就是小燕子住過的淑芳齋,可惜不開放。

  招商會議隆重而熱烈,但似乎沒有多少實際成果。大多數(shù)來賓是飯也吃了,玩也玩了,臨走還不忘帶走禮物,但說到關于明年的合同事宜則沒有了下文。按我們本地的講法叫做“嘴巴一抹,等于冒呷”。

  三天的會議結束后,似乎沒有更多的時間爬上八達嶺長城,去盡情領略偉大奇跡的風采了,大家遺憾的沒能當成好漢,不過在我的建議下幾個朋友還是興致勃勃的一起去了趟頤和園。

  到頤和園的那天,天氣格外的好,天那么的藍,云那么的白,深秋的古都。

  進園第一印象是東宮門上高懸的頤和園的匾額,聽人說是光緒皇帝的手書,我覺得比較喜歡。

  進入東宮門,殿前陳設有兩對龍鳳造型的銅香爐,是用來點香,渲染氣氛的。按古代禮制,龍居中,象征皇帝,鳳在兩側,象征皇后。而在這里,卻是龍在兩側,這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不無關系,突出了鳳的地位。

  我和林子象所有浸淫于傳統(tǒng)文化的國人一樣分別在龍和鳳邊上照了一張相,可惜沒有兩個龍鳳香爐是親熱的擺放在一起的,好讓我們多照張親密的合影。

  很多朋友告訴我去BJ頤和園一定要劃船,不然就白去了!我和林姿租了條腳踏小船,昆明湖內順流而下,享受一種隨波逐流的悠然自得,只有游船擊水嘩嘩作響。想來這還算是我倆在眾人面前頭一次二人單獨活動,也就等于將我兩的不同一般的親密關系昭告天下了,心中好不歡喜。

  昂首仰望,蘇州橋上人流如織,最初俯瞰湖時的山尖小亭若隱若機,只因陽光未曾穿越霧氣,遠處的景致憑添了一種朦朧的浪漫美。如此美景,身邊又有佳人相伴讓人不得不聯(lián)想翩翩,想到了電影中的場景,想著我倆可以在這“躲進小船成一統(tǒng)”。

  船劃到一幽靜處,遠離岸邊和其他船只,便可以輕輕吻她的臉頰,可以抱一抱。

  站在昆明湖的東岸向西望去,儼然就是西湖的蘇堤,六橋影影綽綽的出沒在隨風舞動的柳枝之中。

  十七孔橋是連接廓如亭和南湖島的一條玉帶。橋是仿照蘆溝橋而建造的,但又與之不同。人都說蘆溝橋的獅子數(shù)不清,但十七孔橋的獅子卻是可以數(shù)清的。

  我沒數(shù)過,但數(shù)過的人告訴我有五百多只,回家后我查過書,書上準確的講是伍佰四十四只。

  沿著岸邊走去。一路上,秋風怒號之聲令人驚心動魄,想起“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的詩句。風卷著浪拍打在岸邊,裂成無數(shù)小浪花飛濺,有幾分“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架勢。

  繞到湖的南岸西堤的時候風尤其大,想起了在一位家住BJ的大學同學的空間日志里看過,他記得小時候湖邊總是風很劇烈的,而且湖面上總是有盤踞的捕魚的鳥。

  鳥我沒見到幾只,風算是領教了,不知道當初慈禧是否也感受過這里的北風,哪里有杭州西湖的半點靜氣?

  大伙一路被這蕭瑟的悲風吹的七零八落,到達一處可以避風觀景的地方“玉瀾堂”。說起“玉瀾堂”我一開始以為是慈禧太后的園居之所,電影“火燒圓明園”中,慈禧的小名就叫玉蘭!

  沒想到是光緒皇帝這個背時鬼(倒霉蛋)住的地方,戊戌變法失敗后,除了中南海的瀛臺,就是這里軟禁過光緒皇帝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