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假戰(zhàn)真逃
李世民讓李世勣做主帥,早一點跟著李世民的如侯君集殷開山等將領是不服的,但看到李世民連虎符都交給了李世勣,大家就不說話了。反正一會還是以各軍為單位,這雀舌谷狹長的地形,根本就不適合大兵團作戰(zhàn)。
秦瓊的玄甲軍由于執(zhí)行了騷擾任務,李世勣就讓他在后邊嘹陣,如果戰(zhàn)事不利,也好支援。
第一波攻擊的主力當然是程咬金的三千玄甲軍了,再接下來就安排郭小克和王君廓的五千人作為步兵的第一波攻擊。本來李世勣是怕大家說他有私心才這么安排的,誰知道侯君集怕李世勣的軍團搶了功勞,非要跟著程咬金的騎兵第一波攻擊,李世勣也就同意了。反正前面有程咬金的玄甲軍,步兵就是跟著打掃戰(zhàn)場。李世民看出對面沒什么戰(zhàn)斗力,李世勣自然也能看出來。
雙方準備停當,就開始向前攻擊。宋金剛也是把騎兵派在了前面,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步兵的傷亡,等到混戰(zhàn)的時候,不至于太慘。
宋金剛這邊的騎兵至少有五千,不過全都是輕騎。為了逃起來快一點,重型披掛沒有帶出來,要不然根本走不了兩天馬就累死了。而用輕騎和玄甲軍對沖,雖然有人數上的優(yōu)勢,卻慘不忍睹。
宋金剛沒有想到自己的騎兵這么不經打,在后面看到騎兵被玄甲軍沖散,而玄甲軍并沒有損失多少,就知道這次戰(zhàn)斗一點希望都沒有了,下令大軍撤退。
宋金剛的步軍看到騎兵被沖得那么慘,本來就害怕得要命,這下好了,聽到后撤的命令,大家都拼命往回跑。
前排的士兵總是體格最好的,往回跑的時候,由于后排士兵跑得慢,還出現了踩踏事件。
接下來就不能算是戰(zhàn)斗了,追擊宋金剛的大軍,不投降的殺死,投降的抓起來。由于天黑得很快,程咬金并沒有追上宋金剛,不過估計也跑不了多少,光看抓到的俘虜和尸體就知道了,保守估計都超過了五萬。
打掃戰(zhàn)場一直持續(xù)到后半夜,李世民決定把俘虜全部放掉,繼續(xù)追擊宋金剛。而這些俘虜的裝備正好補充戰(zhàn)斗的損耗,讓他們交出裝備后自行離去。
一天的行軍,再加上大半夜的折騰,大家也需要休息。再說黑夜里根本無法查看宋金剛逃走的蹤跡。
野外休息,只是象征性地歇息了一下。天稍稍亮之后,李世民就讓大家出發(fā)。但大家的興致明顯沒有昨天高了,李世勣是知道的,昨天抓了那么多俘虜,又全部放掉,大家只是得到了少許的兵器鎧甲,這怎么行呢?
“秦王,大軍的士氣有點問題?!?p> 李世民只是想到要趁宋金剛落荒而逃,將他抓住,卻并沒有注意到這些。此時聽到李世勣提醒,才明白過來“嗯!這是一個大問題,本王太心急了。來人,傳令下去!收復晉陽,府庫里的東西全部作為大家的犒賞!”
有了賞賜,大家就有了拼命的動力,苦點累點沒關系,主要是得值得。
士氣的問題解決后,大軍繼續(xù)前進。根據路上的蹤跡,發(fā)現宋金剛沒有逃往晉陽方向,而是往西去了。李世民得到這個消息后,也很納悶。往西去只有一個介休縣城,近倒是挺近的,可是一個縣城能有什么用?李世民想不明白,一時沒了主意。難道這宋金剛用了疑兵之計?不應該?。∽蛱焱砩鲜谴髷“?,他哪有時間安排疑兵?
李世民沒有辦法,又把眾將召集起來商量。侯君集比較簡單,既然不能確定,就分兵兩路。李世勣和秦瓊他們比較保守,就算放跑宋金剛也應該去介休縣看一下?,F在需要在這條路上運送糧草,如果介休有大量敵軍的話,大軍的糧草就成了問題了。
李世民想了想,最后還是決定大軍先去介休。事實證明,李世民還是太小心了,宋金剛就在介休。就連昨天沒見過的尉遲恭也在。
李世民派人跟城上喊話,這縣城城墻連兩丈都沒有,攻城都沒有意思,還是出城來決戰(zhàn)吧,會給二人一個體面的結局的。
這本來是挑逗對方的言語,大家見得多了,根本就不會當回事。罵戰(zhàn)的士兵正唾沫橫飛罵尉遲恭是個娘們,吊橋卻突然放了下來,宋金剛和尉遲恭竟然帶著大軍出城來開始布陣。這個奇怪的決定,讓李世民更加困惑,自己這邊又沒有攜帶攻城器械,就算砍樹現做,至少需要半個月。這宋金剛怎么就出城來決戰(zhàn)了?有把握勝過自己?受不了罵?都不應該?。?p> ?。ū菊峦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