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中。
蘇東手捧沈思旗的戰(zhàn)報,喜不自勝。
沈思旗果然不負他的重望,在缺糧缺水、短兵少將的情況下,不僅將陳叔儉之叛軍阻擋于南平郡城下,讓他們寸步難進,而且還將陳叔儉在建安郡新招募的攻城先鋒軍全殲,連陳叔儉由南平、晉安帶出的嫡系兵也殲滅三千。
縱是沈思旗之南平軍也傷耗不少,但戰(zhàn)爭本來便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更何況在這一役中,陳叔儉的軍隊傷耗是沈思旗南平軍傷耗的三倍,沈思旗率領(lǐng)南平五千守軍,建安三千守軍在南平郡下將陳叔儉之叛軍殲滅一萬三,自損卻僅僅只有四千,這樣的戰(zhàn)績足以使人稱道。
蘇東在稱贊沈思旗同時,心中也為建安那一萬名由奴役、平民所組成的攻城先鋒軍而感到悲痛。
建安郡郡尉在建安郡破城之前,曾向蘇東泣血上疏,言之建安郡守城兵士已快死盡,建安郡有不少平民百姓都赤膊上陣,幫助守城兵士共同御賊,但建安郡內(nèi)那些自私的士紳貴族、地主大戶卻只顧自保,縱愿讓家中奴役閑暇下來也不愿支持城防。
蘇東當時在看到這份上疏后大怒淋漓,士紳貴族、地主大戶的愚蠢和自私讓蘇東憤怒不已,這也堅定了蘇東鏟除這些國之蛀蟲的決心。
但縱算蘇東再恨這些士紳貴族、地主大戶,他們的奴役和那些普通的建安百姓卻是無辜的,此番經(jīng)叛賊陳叔儉強行招兵,讓這些奴役和普通的建安百姓涌上戰(zhàn)場,讓他們?nèi)克涝谀掀娇は拢@樣的結(jié)果讓蘇東悲痛不已,蘇東心中也是更加痛恨陳叔儉。
蘇東隨以書文回復(fù)沈思旗,在夸贊他的同時,也令他開始舉兵反擊,務(wù)必要將叛賊陳叔儉及他的部下殲滅。
......
沈思旗是要反擊,但他卻也不會和陳叔儉正面進行決戰(zhàn)。
兵者,以謀為先,以智取為上策。
陳叔儉縱是再窮迫,而今也還有九千兵士,不可小視,而沈思旗現(xiàn)雖有一萬四千兵士,但若是出城而攻,他必然要留下一部分兵士來戍守南平郡,這樣一來陳叔儉和他的兵力也就相差無多。
沈思旗不愿正面與陳叔儉進行決戰(zhàn),讓雙方士兵以一換一的方式進行短兵相接,那樣縱算最終獲取勝利,也只會是兩敗俱傷的慘勝。
沈思旗深知,而今南朝陳軍力有限,容不得浪費,北邊的隋朝雖然暫時與南朝陳修好,簽定罷戰(zhàn)盟約,但未來,南朝陳和隋之間必有生死大戰(zhàn),因為兩方的皇主都是雄才大略之帝,未來必有一方要一統(tǒng),到那時候,南朝陳和隋之間的戰(zhàn)爭才是真正的戰(zhàn)爭,也是大量用兵的時候。
沈思旗不愿在剿滅叛賊陳叔儉一役上損兵過多,于公來說,他想以最少的傷亡來攻克陳叔儉軍,為南朝陳節(jié)省兵力,于私來說,沈思旗也想以此而勝,來立得大功。
陳叔儉大軍屯于南平郡東北二十里處,行軍大營北臨閩江,東、西兩邊不遠處便是南平郡至建安局的郡間大道,南邊則是一望無際叢林地,這樣的地理條件很利于沈思旗突襲誘敵、埋伏殲之。
五月二十日夜
沈思旗命南平郡郡尉吳封率輕騎三千,從西自郡間大道向陳叔儉的行軍大營發(fā)起突襲,沈思旗令吳封只是誘敵出大營,嚴令吳封不可深入,也不可戀戰(zhàn),將陳叔儉之叛軍引出大營后,便佯裝不敵快速向西退去。
沈思旗又命沙村郡太守、將樂郡太守、邵武郡太守各領(lǐng)兵兩千、埋伏于南平郡至建安局的郡間大道南側(cè),待吳封將陳叔儉之叛軍引來后,他們便乘陳叔儉之叛軍不備時一起圍攻而來,合圍殲之。
而沈思旗本人則率輕騎兩千,潛入從林地中,從南向陳叔儉的行軍大營后方發(fā)起突襲。
陳叔儉行軍大營的后方乃是陳叔儉行軍糧庫所在,這也是沈思旗繞后的最重要目地。
凡事要做好兩手準備。
陳叔儉要是毫無頭腦的出營追擊吳封,那自然再好不過,沙村郡太守、將樂郡太守、邵武郡太守所率領(lǐng)的六千兵士早已在郡間大道南側(cè)埋伏好,一旦陳叔儉率軍出營追擊,他三人所率領(lǐng)的六千伏兵將會給陳叔儉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再待沈思旗繞后打穿陳叔儉之行軍大營后,沈思旗再由陳叔儉的行軍大營北門而出,從后將陳叔儉的叛軍合圍殲之,那陳叔儉肯定會大敗涂地。
而若是陳叔儉臨危不亂,能及時發(fā)現(xiàn)這乃是誘敵之舉,及時撤退固守行軍大營,那沈思旗便只將陳叔儉的行軍糧庫搗毀,一把火讓陳叔儉及他的大軍再沒有一口氣吃的。
沒有了糧食,陳叔儉的軍心必然大亂,一日尚好,兩日三日之后,他那些饑餓的兵士就再沒有心思作戰(zhàn),甚至?xí)a(chǎn)生嘩變。
......
陳叔儉行軍大營內(nèi)。
陳叔儉并未采納陳叔叡退回晉安之諫言,而是連夜與諸副將一起商議攻取南平郡之策。
陳叔儉而今已是憤怒蒙蔽雙眼,他連夜籌謀,誓要攻破南平郡,讓沈思旗死無葬身之地。
但正在陳叔儉與諸副將共議之時,來自賬外,卻突然傳來嘈雜之聲。
“報!”
一名兵士急匆匆的闖進主賬內(nèi),渾身顫抖的急報道。
“南平王,大事不好,沈思旗大軍夜襲大營,現(xiàn)已將我前營防御攻破!”
“什么?!”
陳叔儉在聽聞急報后大驚,連忙起身,領(lǐng)著諸將朝賬外走去。
大營之外,已是兵荒馬亂,戰(zhàn)火通明。
前營之地,兩軍已經(jīng)交火在一起,南平郡郡尉吳封率領(lǐng)著三千輕騎在陳叔儉前營中橫沖直撞,將陳叔儉的前營攪的天翻地覆。
由于時間尚是深夜,陳叔儉根本看不清來將是誰,更不知敵兵有多少,但南平軍旗幟高懸無錯,陳叔儉便認為這是沈思旗率兵來襲。
周圍的諸副將已是慌亂,陳叔儉本人也有些手忙腳亂,他也沒有想到,沈思旗會于星夜率兵來襲。
陳叔儉連忙命諸副將整頓兵馬,隨他一起上前御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