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在大秦做大官兒

學宮九科

我在大秦做大官兒 奕算 2026 2019-07-15 23:24:52

  “寧姐姐,近來可好?”王賁書房外,張羽攔住了前來的王寧。

  “呦呵!小屁孩長大了呀!嘖嘖!”王寧見張羽,圍著其嘖嘖贊到,上下打量,讓張羽好不自在。

  “長高了,也長壯了!”王寧用馬鞭敲著張羽身體,滿意道。

  “寧姐,你有什么事就說吧!這樣我心慌!”見王寧像打量貨物樣打量自己,張羽臉抽搐不已。

  “沒什么事,這不聽說你回來了,來看看你嘛!怎么樣?百越好玩不?”王寧一臉期待的看著張羽。看這架勢,今天不給她說說百越是不打算讓自己走了。

  “我不是給你寫過信了嘛?”張羽一臉黑線道。

  “信里哪能說清楚?快跟我講講講!你是怎么斬大蛇,驅象兵的。那大象我見過了,好大?。∧谴笊吆煤贸?!”王寧一臉興奮的拉著張羽往后院跑,一邊跑一邊道。

  “哎!”張羽無奈的被其拉到后院。

  “先說大蛇吧!那是……”張羽,無奈,今日看來是走不了了!遂說起自己進軍百越的幾次戰(zhàn)斗。

  “少爺回來了!”第二天,頂著兩個眼圈的張羽回道府邸。果然,王寧還是哪個王寧。

  “嗯!一會若寧小姐來,就說我出去了!”張羽吩咐道。以他對王寧的了解,絕對會在午時左右來尋自己。

  “諾!”王阜應道,自然知道張羽在躲避什么。

  果然如張羽所料,午時王寧果然一身勁裝來到張府,好在張羽回府吃過飯食,就去客棧補覺去了。呂雉二女也因初到咸陽,出去逛街,未碰上前來尋人的王寧。

  “李師!”休息幾日的張羽,被李斯叫到咸陽宮中。準備開始籌劃學宮一事。

  “既然張中郎已來,我等就開始吧!”李斯點頭示意,對身邊的眾人道。

  這些人都是留守咸陽的重臣,右相馮去疾、御史大夫蒙毅、少府令章邯、上將軍王賁、廷尉司馬欣……等。

  “既然是張中郎提議的,還是由張中郎先說吧!先定一個方向,吾等在細以!”馮去疾開口道。

  “我等附議!”眾人點頭道,畢竟學宮除了稷下,其他各國幾乎沒有開辦過。而且張羽來前,眾人已經(jīng)通過氣,知道這個學宮不同于稷下的模式。

  “諸位大人,小子獻丑了!”張羽作揖一周道。

  “無妨!”眾人點頭道。

  “小子自征百越來,歷南方諸郡,見治地秦吏入不敷出,遂心有感觸?!睆堄鹫f起百越之事。眾人亦點頭,眾人皆知,自秦一六國,征百越,伐匈奴以來,秦吏一直不夠用,不得已不得依靠本地豪強協(xié)助治理。為免地方豪強勢大,秦始皇因此遷六國貴族豪強于關中。留下一些小地主豪強協(xié)助治理,同時加大咸陽學堂秦吏的培養(yǎng),意圖在地方豪強未坐大前擁有大量合格官吏。

  “有鑒于此,吾遂感人才之重要。遂諫言陛下開學宮,為大秦培育英才?!?p>  “張中郎先說說具體需要如何操作?”蒙毅出聲道。

  “吾的設想,學宮當網(wǎng)羅天下行業(yè)。所以,學宮將開設:文科、武科、醫(yī)科、農(nóng)科、天文科、地理科、自然科、數(shù)術科、匠作科等九科?!睆堄鹨灰坏?。

  “如此多科目?該如何操作?”

  “就是!其中還有商科,是開設給商賈嗎?這怎么可以?”聽聞張羽的初步規(guī)劃,眾人議論紛紛。

  “先讓張中郎說說這些類別有何作用吧!”李斯打斷眾人議論。

  “張中郎繼續(xù)!”李斯示意道。

  “謝大人!剛剛分出科別,現(xiàn)在我來為諸位分析這些科別的統(tǒng)屬。”張羽作揖,緩緩道。

  “先是文科,文者,上修德政,下修禮儀。文科網(wǎng)羅百家治國之學,《孔孟》、《韓非》、《黃老》等治國之學,優(yōu)者仕。

  見無人出聲,張羽舒了口氣,畢竟現(xiàn)在秦治國的是法家。見沒人反駁質疑,遂繼續(xù)道:“武者,上馬習兵,下馬習略,以技強身,以智強軍,以《孫子》、《六韜》《太公》,優(yōu)者仕?!?p>  “醫(yī)者,習之醫(yī)術,《黃帝內(nèi)經(jīng)》《百草》等習多則國無疾。農(nóng)者,習之二十四時,教之五谷之優(yōu)。除病害,因地植。天文、地理者,應天相,治百川,曉禍福。數(shù)術者,明計、不亂,下策一家之術,上策一國之策。匠作科,研機巧,優(yōu)軍械、農(nóng)具等。九科有能者,必能讓秦盛?!睆堄鹫f完,做到一旁等眾人消化完,發(fā)問。

  “九科卻各有所為,但秦現(xiàn)以法制,百家之學……”李斯是第一個發(fā)言人,作為法家大佬,自然不允許其他學說躋身朝堂。

  “大人知商君否?”張羽問李斯道。

  “商君變法,秦由此盛,陛下雄才大略,以此一六國,張中郎是在諷刺老夫嗎?”李斯不滿道。

  “小子覺無此意!只是想說說商君往事而已?!睆堄鸨傅馈!氨娝灾?,昔日商君赴秦變法,先以道家黃老無為而治說與君上,君上不聞,又言儒家仁政禮儀說與君上,君上不聞,后以法家之學說之,以軍功制言。每三言,君上移席,至二人對言,三日不分。遂變法,秦日益強。商君先以黃老、后以仁、禮說君王,可見百家之學尤可治國。商君亦言,治國不已一法。則國不必法古。秦一六國,法制已不在適合治理六國之民。當外儒內(nèi)法,內(nèi)王外霸。”

  “受教了!看來張中郎是要效商君變法了!”李斯沉著臉道。

  “小子并無變法之意。至于文科所傳授之學問,只是為了跟好控制輿論而已,即使文科只教授法學,李丞相難道還能禁止天下人私下相授不成?既然不能制止,就當如大禹治水般引導。況且入學后,該教導什么學問,是官府說了算,在坐各位大人也不希望有人教授《公羊春秋》之類的吧!”

  “我等保留意見,此條等陛下回應!”蒙毅見此,出聲道。

  “不錯!”眾人問張羽言,皆同意蒙毅所言,畢竟真有人教授《公羊春秋》基本是大罪。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