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謀求
她這話若是叫肖氏聽到了,鐵定跟她眼紅臉綠。其實,肖氏也不是那等掐尖要強得理不饒人的性子,面對像蔣氏這些鄉(xiāng)鄰吃點虧能過去也就過去了,少和人紅臉爭到眉眼都禿的??稍诿鎸θ~氏這些妯娌和婆姑時候,一遇到個摩擦,兩方就吵得不可開交。
說白了,還是因為彼此間有直接或者間接的血緣關(guān)系,內(nèi)心總覺得彼此應(yīng)該比外頭的人更親近一些。
然而事實上,無論是婚姻、人際,哪怕是親情,都是需要經(jīng)營的。
貞娘曾經(jīng)的生活經(jīng)驗告訴她,只要你有理,能夠問心無愧地穩(wěn)得住陣腳,稍微懂些經(jīng)營,無論是在家還是外出都可以混得如魚得水。
經(jīng)營不是隨風(fēng)倒的投機取巧,需要用真心,有誠心。
貞娘當(dāng)下的真心,唯有坦蕩,而不是諂媚,也不是畏縮。
誠心就是開誠布公地說出自己的所求。
這個所求是三伯娘力所可及的。
當(dāng)然,三伯娘若是不愿意借,那也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
貞娘也絕無以親情綁架誰的想法。
面對三伯娘的質(zhì)疑,貞娘依舊落落大方地道:“是的??梢匀バ鹊?,用姜絲,還有像山楂這些野果,就可以去除腥味?!?p> 姜絲、薄荷葉可以去腥,山楂汁這等水果汁里含種有機酸能夠中和魚腥味。
三伯娘見她笑著,眉眼坦蕩,言辭懇切,不由得抬眉看向貞娘道:“你說成那就成??捎幸粭l,你跟我說說,你來我家借東西,你娘知道不?別到時候,我好心借了你家石磨使喚,得不了一聲好,還落一身罵。你娘可是發(fā)過誓了,就是要飯也不走我家門口哩?!?p> 她臉色微正,并沒有調(diào)侃,也無挑釁,卻有著滿滿的不信任。
“看三伯娘娘說的。你和三伯,能看著咱家去要飯?”貞娘笑著接腔,看葉氏臉色稍好些,忙又道,“你們大人的事兒,我也不懂,反正我就知道我娘看堂哥跟看我們姐弟仨差不多。你和三伯待我們姐弟仨也不差?!?p> 旁人聽了這話,小聲勸葉氏道:“自家親兄弟親妯娌的,有多大的仇氣。孩子過來借東西,你就張張嘴,有啥?”
“可不是,都一個門頭出來,別看小情尋不上,真有個大事兒,像婚喪嫁娶這些個事兒,還不得找兄弟幫襯?!?p> ……
聽著好心的婦人東說西勸,貞娘心有些忐忑,忍不住拿眼睛去打量葉氏,想看看她是個什么表情。
葉氏沉吟了片刻,嘟囔了一句:“你可跟你娘說好啦,我是看在你們這些小輩的面子上借的。別叫她看到了又跑來叨叨,到時候我可不讓她。再有借你用可以,你可得給我拾掇干凈了。弄的都是魚腥味,我還咋磨豆腐磨面?!?p> 貞娘忙應(yīng)道:“嬸子盡管放心?!?p> “放心,放心,不放心能成?”葉氏這般嘟囔著,起身進了院子去拿石磨。
貞娘微微松了口氣,余光掃見別的嬸子打量自己,忙揚起了燦爛的笑沖人看去。
春來嬸看她笑,也沖她笑笑,隨后又語重心長地勸導(dǎo)道:“阿貞今個這事兒做的對。大人吵嘴,你們小孩子別跟著賭氣。都是親里親故的,哪能有多少仇怨???”
也有人替三伯娘說好話:“你三伯娘是個講道理的?;厝ズ煤脛駝衲隳?,恁多年的事兒了,別總擱心里頭。”
貞娘好生應(yīng)了話。
她跑來借石磨,除了想節(jié)時省力之外,其實也想試圖借機緩解她家與三伯家的關(guān)系。
他們兩家關(guān)系破裂已久,大人之家疙疙瘩瘩的歸他們的關(guān)系,但是他們這些小輩之間卻時常一塊兒玩。鬧了小矛盾,大人也不會找到家門口去。至于打傷之類的惡劣情節(jié)還未出現(xiàn),還不知道大人是個什么態(tài)度。
不過,他們這些小輩被別的人欺負(fù)了,肖氏看到了卻會替自家的小輩撐腰。記憶中,肖氏幫二伯、三伯家的堂兄們撐過腰,葉氏也幫他們姐弟三人罵過欺負(fù)他們的壞孩子。
去吳家聊那么一歇子,就有婦人問她娘肖氏,她家出了這情況,幾個嬸子就沒點表示。肖氏沒罵人,含含糊糊過去了??吹贸鰜?,還是愿意在外人面前給這些妯娌留些臉面的。
貞娘也是看到了這點,想借著家里如今境況不好,她娘肖氏心氣沒早先那么高了,通過借石磨慢慢恢復(fù)與三伯家的關(guān)系。當(dāng)然,也有危險,那就是她家現(xiàn)在境況不好了,肖氏自尊心更強,若是處理不好,兩家關(guān)系勢必會更僵??勺屑?xì)想來,再壞也不就這樣,雖然頂著親人的名頭,處得跟陌生人差不多。
貞娘的想法和做法,看起來頗為圣母且腦殘。但,這是她來此半年后,旁觀當(dāng)?shù)氐娜饲槭拦?,再三斟酌做出的決斷。
不是說因為她家出了歹事兒,她就想趨炎附勢,來攀附伯父家讓人哭求著要人幫襯自己一把。
前世里,別說兄弟不說話了,便是與爹娘鬧翻了,邁腿走了七八十來年不回家,別人說啥也聽不到,也無礙社交。
但是,這里與她的前世不同。這里還處于農(nóng)耕社會,主流倫理思想是“忠孝節(jié)義”,重血緣、重家族。即便這里因為人多山多地少,有經(jīng)商的傳統(tǒng),但是十分講究落葉歸根。可以說,除非大有作為者可能離開此地去別處發(fā)展,大多數(shù),90%以上的人祖輩都終老于此。
血脈會傳承,同樣,矛盾也會傳遞的啊。
在這等祖輩相序安住的土地上,兄弟不互相扶持,靠外人來幫襯自己發(fā)達,或許有,但是貞娘從當(dāng)?shù)氐淖孑吂适轮袇s幾乎沒聽到。她聽到的聽過的很多故事的主旨都是“親戚不傷百日和,夫妻不生百日氣”、“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有菜有酒是朋友,無柴無米是夫妻”、“弟兄不和鄰里欺”、“鄰里好,賽金寶”。
大家都希望和氣和睦,少生事端少鬧糾紛。
貞娘的愿望是好的,是希望借此機會,與親戚化干戈為玉帛,日后不求事事幫襯,出了事兒也能有個幫著說話的。死了有人幫著挖坑抬棺的。
三伯娘很快就出來了,也聽到別人勸貞娘的話,倒是沒說什么。她掂了掂石磨,看了看貞娘的小身板,對春來嬸等人道:“看她小不伶仃,怕是抱不動石磨。我跑一趟,一會兒就回來,門就不鎖了,你們幫著看一下?!?p> 春來嬸忙擺手道:“去吧,去吧。就是不說,誰還能看著你家被偷。”
路上,三伯娘打量了貞娘好幾次。
貞娘察覺到了她的視線,沖她笑道:“伯娘,是有話要問我吧?”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writer/p1/contentv2/photo_default.png)
姚廷芳
22:30左右還有一更。求推薦,求收藏,求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