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在臨江縣的山區(qū)里,一條延綿十八公里的宏大施工現場,日日夜夜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縣高官辛獻,縣委機關各部門負責人,相關公社書記等等,還有負責設計的于安,幾乎全縣的精英分子,加上萬余名衣衫簡樸的農民,有時頂著烈日,有時淋著大雨,漫山遍野忙碌的身影。
他們在密林里開辟空地,架設高橋,整修道路,測量工程……
白天,他們肩挑人扛,向工地運送材料,運送工具;他們鋼釬鐵錘、人力推車,完全靠著手工勞動,一磚、一沙、一鋤頭地架設天橋,建筑渡槽。
夜里,工地周圍的山崖、石洞、席棚,昏暗的燈光搖曳著他們疲憊的身影。
不是戰(zhàn)場,勝似戰(zhàn)場,多少個日日夜夜,餐風宿露,披星戴月,戰(zhàn)天斗地。
自從民工集合那一天開始,也不知道過去了多少個日日夜夜,辛獻都沒有回過家,工地就是家;也沒有回過辦公室,工地就是辦公室。他每天都早早地來到工地,每一天,他都要看看這一批批和他一樣沒回過家的人。
同樣沒有回過家的,還有于安,琴父,老農,好幾千人。
在琴家,琴母、琴哥、琴妹、琴奶奶都經常往工地跑,來回一趟要好幾公里的山路,但他們常常在這條山路上穿梭往來,送衣,送飯,送茶,送水。
琴音也很久沒有回過家里了,她向辛獻提出建議,在工地設立廣播站,現場采訪,現場播報。辛獻當場就批了這建議,在工地的一側高地,建立起一個簡易的工棚,架設一個喇叭。
琴音覺得還是缺少了什么,便私自找來一塊木板,用紅色水書寫了牌匾“戰(zhàn)地廣播”。牌匾高高地懸掛在簡易工棚的頂尖,許多人經過的時候都豎起拇指:“這戰(zhàn)地二字,太形象了?!?p> 琴音每天都奔走在工地的各個角落,青春靚女,活力無限。農民們遠遠望見她的身影,便會說道,“我們的琴知音來了?!鼻僖粢埠敛豢蜌?,有一次聽見辛力情無意中說出“戰(zhàn)地琴知音”幾個字,便真的自詡“戰(zhàn)地琴知音”。
這一天,琴音來到一個隧道施工現場,突然發(fā)現一個熟悉的痩子。她清楚地記得,報名那天,這名痩子帶了一包煙草,不時地到一邊抽煙,是個地地道道的老煙民。
痩子干活顯然已經很累了,見“戰(zhàn)地琴知音”來了,便扶著大鐵錘觀望。
“你好。”琴音主動走過去,向痩子打招呼。
痩子看著他,高聳的顴骨之下,嘴巴裂了一下,表示笑。
“那包煙草早該抽完了吧?要么下次我給你帶一包過來?!鼻僖魡柕?。
“還沒呢,用不上了。”痩子干脆利落地回答。
琴音好奇,而周圍幾名工友卻爭著過來介紹痩子一百多天沒有抽煙的奮斗史,說這是先進事跡,讓琴音廣播一下。
琴音從工友七嘴八舌的介紹中,采訪了痩子的先進事跡。原來,這痩子農民在來工地之前從來沒有和炸藥打過交道,來工地后主動承擔了安裝雷管的任務,他在山上草寮里和炸藥一起連續(xù)住了一百多天,炸藥附近要禁絕煙火,他這原先一天也不能不抽煙的老煙民,就這樣一百多天沒有抽煙。
辛獻聽了琴音的廣播,專程趕去看望痩子。辛獻心疼地望著痩子:“工程完工后,我送你上好煙草,咱們盡情地抽?!?p> 琴音在平時的采訪中,更多的是遇見她這位“戰(zhàn)地琴知音”便逃跑的人,許多農民都很樸實,習慣了默默無聞,生怕自己哪一天被琴音捕捉到細節(jié),被廣播了,成先進了。
琴音好些日子沒有回家,自己都變成衣衫襤褸的人了。她繼續(xù)沿著工地走去,在一處打石的地方,突然發(fā)現一名打石工站都站不穩(wěn),還堅持揮舞著大錘子。她趕忙叫來工友,扶這名病倒的村民回工棚去休息。
半夜時分,琴音突然想起這名病倒的村民,連夜打了手電趕到工棚去探望。到了工棚,她問起這名病倒的村民,工友們才突然發(fā)現他不見了。工棚領導安排工友到周邊查找,很快便發(fā)現,原來這名病人又到隧道里打炮眼去了。
琴音提醒這名病人休息,病人卻固執(zhí)地說:“輕傷不下火線。”
病人還跟琴音說,我這點事算啥呀,千萬別把我廣播了。為了引開琴音的注意,還列舉了別人的先進例子:他同村的安裝支架的一名青年木工,經常一個人堅持兩班,一次,一塊石頭從洞頂掉下來,打掉了他頭上的安全帽,右頰和右肩負了傷,還堅持工作,剛出洞口就暈倒了,第二天又繼續(xù)下洞工作……
琴音聽著聽著,感到一股熱血在胸中沸騰。這一切可愛的人啊,他們的事跡只能刻骨銘心,連廣播都很難用聲音表達這種為夢想而奮斗到底的精神了。
廣播很快便傳遍了工地。
辛獻聽著琴音那熟悉的聲音,還略顯激動有些哽咽的聲音,心中似乎有熱血在燃燒,種種事跡,都是他當初做決策、設想工程項目時,所沒有意料到的。他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同時,自己身上的力量也更加充足了。
天有不測風云。
這天,辛獻正與于安商量著材料的使用問題。琴音正在等待他們商量完了采訪于安。突然,一名村民慌忙地跑過來,邊跑邊喊:“不好了,塌方了!”
辛獻、于安、琴音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喊聲嚇了一跳。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跟著這名村民往塌方的地方跑去。
來到塌方之處,琴音發(fā)現,在托舉著渡槽的一處橋墩,松懈的泥土堆滿了工地,掩埋了墩腳,滑坡的力量,讓旁邊的一輛鐵制手推車都散了架。村民們已經開展了自救,正在用鐵鏟鏟開泥土,搶救被泥塊掩埋著的工友。周圍正在施工的隊伍,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搶救的行列。
時間可真慢??!琴音恨不得一剎那間便將泥塊搬開,救出民工。她甚至急得用手去掰開泥土。
好不容易清理了現場,琴音現場得知,這次塌方,六人遇難,五人受傷。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就在這肅穆的工地,嚎啕大哭起來,眼淚和汗水,不停不竭。
辛獻則步著沉重的步子,緩緩地走到那六名再也不會醒過來的工友身邊,用醫(yī)護人員帶來的原本用來救人的白紗布,輕輕地蓋在他們那滄桑而又安詳的臉上。
這,已經是琴音在工地面對的第二次災難了。上一次,一個月前,一處鋼架和拱梁突然墜落,一名工友當場殉職。她整整哭了一天。而這一次,卻一下子六名……
琴音哭著,與其他工友默默地站在一邊。
辛獻低沉地跟于安、琴音,以及周圍的工友說:
“請記住,在追求夢想的起步時期,在改造山河的艱苦歲月里,正是這些無私奉獻的英雄兒女,甚至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們,譜寫了一曲曲新時代的英雄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