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炊之后的一段時間,舒櫻覺得生活一如既往,并沒有什么改變。幾乎三點一線式的生活,教室,宿舍外加食堂,偶爾外出放放風。
舒櫻又覺得有些許改變,最先感受到的變化就是林凱。之前林凱有事沒事總會找舒櫻,舒櫻漸漸習慣了有他在旁邊的感覺,兩人說笑打鬧簡直無話不談。
現在林凱相比以前少了許多,舒櫻一時有些不適應。這種感覺就像是小學形影不離的玩伴兒考上了不同的初中,在初一伊始,總感覺身邊空蕩蕩的。
其次變化就是來自辛怡媛——找舒櫻的次數變頻繁了,除了正常的班級事務溝通外,兩人談論的最多的就是林凱。辛怡媛每次都是漫不經心般提到林凱,然后舒櫻就把林凱之前告訴自己的事情復述給辛怡媛。
舒櫻很想問辛怡媛是不是喜歡林凱,卻從沒有開口問過。因為她知道那種滋味——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心事又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的矛盾心理。
最后才覺察到的變化就是江城對自己的態(tài)度了。雖說之前舒櫻與江城鮮少見面,但自在公交車上騙到了江城的OO后,倆人聯系——確切的說是舒櫻對江城單方面聯系——卻沒斷過。
現在舒櫻發(fā)過去的消息總是會被江城延遲回復,剛開始不以為意,后來次數多了后,舒櫻才覺得江城是有意為之,故意疏遠自己。
一天中午,舒櫻去食堂打飯,發(fā)現了江城也在吃飯,遂隨便點了兩道菜便急忙趕了過去。江城與舒櫻打過招呼,吃了幾口后推說作業(yè)沒寫,下午要交,就別過舒櫻走了。
舒櫻無奈,總不能把剛打來的飯菜倒掉說沒胃口吧。想起倆人上次在食堂一起吃飯聊得正歡,當時幸運還撿到了一本筆記本。
舒櫻心里越想越惱,越惱越氣,遂打開OO欲發(fā)消息質問江城為什么要躲著自己。一不小心失手點到了詳細資料頁面,這才發(fā)現江城的昵稱變了——舒櫻有單獨備注江城——早就不是“到撒哈拉馴養(yǎng)龍貓”了。
舒櫻看著自己昵稱“撒哈拉的龍貓”不由苦笑,江城什么時候改的名,自己竟然都沒注意到,心想真不應該。轉念一想這名字留著也沒用了,對江城又有些怨念,就改成了“艻”。
舒櫻改完名后把手機扔到了床上,打開了課本翻看。舒櫻覺得書上的字總是不老實,飄來飄去的,自己的眼睛也不爭氣,收服不了這些字妖。遂一把推開課本,拿過自己買來的漫畫,偏偏漫畫看了幾頁就完本了,心里暗暗不爽。
好吧,書跟漫畫都看不了,那就看電視劇。
舒櫻從床上拿過手機,打開自己正追的劇。平時覺得無妨,此時看來卻一堆的毛?。簩Π追θ粺o味還對不上嘴、劇情狗血造作還磨嘰、不求細節(jié)有多細,但愿別假大空、演員面癱生氣微笑睜大眼,舒櫻一時看得心煩,關掉視頻合上眼,省得越看越煩。
舒櫻對著手機屏幕撥弄了一會兒,最后還是打開了江城的OO Space。
舒櫻多翻看了些江城的動態(tài),發(fā)現了一些端倪。在一段時間內,差不多就是在野炊后,江城與一賬號互動頻繁。那賬號又偏偏設置了權限,非好友不能查看其詳細資料。
但好在能看得到其頭像,但見其頭像是側面的一個馬尾辮。雖然并沒露出容顏,但舒櫻還是腦補出了容貌。又聯想起江城在大巴上見到自己扎的馬尾辮的神情,不免猜忌,心像是被挖去了一塊,變得不完整了。
舒櫻翻到了江城轉發(fā)的一個視頻,看見那人又有留言。其實這視頻在江城轉發(fā)后舒櫻就看過了,并點了贊。視頻挺有意思的,標題是:流氓版的《揮著翅膀的女孩》。毋庸置疑,視頻是惡搞的,但歌詞聽來還算有趣,并不覺太過分。
只見那人留言道:那有沒有英雄版本的?
江城回復:也許有吧,也許還沒出爐,也許沒有
那人回復:也許會有……
舒櫻見江城再沒繼續(xù)這無聊的回復游戲,心里稍有安慰。只是舒櫻沒想到,也許江城自己本人也沒想到,那句“也許會有……”竟變成了現實。只是不叫做“英雄版的《揮著翅膀的女孩》”
如果可以的話,江城多希望自己不用創(chuàng)作《忘了翅膀的天使》,來替代英雄版的《揮著翅膀的女孩》。
舒櫻繼續(xù)往下翻,看到江城發(fā)了篇標題是《如果有人問》的一些文字,內容是:
如果有人問
天有多高
那么我會說
天怎么會高!
如果有人問
地有多厚
那么我會說
地怎能不厚?
如果有人問
山有多青
水有多綠
人有多情
世有多故
……
那么我會說
青山綠水常在
人情世故少來
只見那人留言道:這到底是誰說的?。?p> 江城回復:一個很有意思的人說的,有意思吧
那人回復:嗯嗯,太有意思了。
江城回復:有意思的人才覺得有意思
那人回復:呵呵,也是昂!
江城回復:哈哈,就是呢
舒櫻看著倆人的對話,心里在想這不就是古龍小說里的對話嗎?而且江城每次回復完都沒有句號,這讓一向注意細節(jié)的舒櫻看著有些不舒服。
舒櫻往下多翻看了些內容,生出了疑惑,那人之前不曾如此活躍,像是突然出現的,但出現了一段時間又不見了。舒櫻一時搞不清狀況,又心有不安,如臨大敵,不知如何是好。
雖說平時江城看起來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樣子,但在舒櫻看來只是表面,通過幾次接觸,發(fā)現江城其實還是很好相處的。但不知為何,舒櫻總覺得江城對自己和他人并沒有區(qū)別,只是停留在友好同學的關系,沒有衍生出別的情愫。
當晚,舒櫻就打電話給方夏,向方夏訴苦。當然,舒櫻并沒有在宿舍打電話,而是來到了學校操場。
其實舒櫻一開始壓根就沒想著告訴方夏關于江城的事,或者說是想等兩人在一起了再告訴她。但現在情況有變,舒櫻不知如何應對,就只能求助于方夏了。
舒櫻心想就算方夏不能提供些有用的建議,但把憋在自己心里的事說給她聽,應該會輕松不少。
方夏聽了格外上心,各種分析,最后說她來學校找舒櫻。舒櫻想了想,最后決定還是由她在周末時候去找方夏。
方夏不忘揶揄舒櫻,問她能找到自己學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