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奉臣

第七十章:三問三答(二)

奉臣 谷子白 2095 2019-07-23 14:02:39

  這時,突然人群中走出一個中年道士來,五官端正,雙眼似乎蒙著一層薄膜,乍一看略顯平常,但細看之下卻甚有韻味。

  中年道士上前對徐來打個稽首:“本道呂道一,終南六子里行三,問小友的只是一句話!”

  看著直來直往的此人,徐來微笑道:“真人請講!”

  “世人都說道法自然,那理解成道效法自然,對嗎?”

  徐來大腦飛速運轉(zhuǎn),看著直視自己的那雙眼睛,想從中尋找到哪怕一絲的破綻!但很可惜,對方不給半分機會!

  眼看周圍的氣氛越加凝重,徐來不好在拖延,咬緊牙關(guān),故作輕松的說道:“不對!”

  呂道收回目光,同時也收回腳步,竟然撤了回去!

  沒有再問。

  徐來略有些發(fā)懵,這什么情況,蒙對了?說是一個問題就是一個問題,都不帶問第二句的,這道人倒是光棍,不,是灑脫的異常啊!同時心里也是慶幸不已!

  掌教許笙陽看了看眾人,再次上前。

  “已經(jīng)兩問了!都說事不過三,要是還有想問的,可就只有一個機會了!”

  這時幾人當中唯一道姑打扮的女子走上前來,看相貌甚是清秀,也就二十多。

  道姑向徐來打個稽首,說道:“我叫廣清隱,是眾人當中最小的,當然,你如果入了終南,你就是最小的了。”

  “閑話少敘,我想問的是你對命運兩字的“運”有何理解,感悟!”

  徐來看著眼前的年輕道姑,頗為頭疼,這個問題可不比前兩個,一個自己是真懂,一個是蒙的真準。

  這感悟一說,可大可小,要是說的偏了,說的驢頭不對馬嘴,那可真是想圓都圓不回來!

  徐來略做沉吟,慢慢踱步,待走到近處一樹蔭底下時,看到樹下的落葉,漸漸話到心頭。

  終南山多丹青樹,也稱華蓋樹,樹高不知多少丈,徐來彎腰撿起掉落的一丹青樹葉。

  走回眾人身前,笑道:“一片葉子,如果它從生到死只有陽光,那它的一生必將毫無波瀾?!?p>  “可現(xiàn)實是它在這天地大環(huán)境里,風雨蟲獸人等等,無盡的動態(tài)因素所編織的這個大網(wǎng)里面,是時刻被動著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影響,所以無論它再怎么努力生長,也必然是波折不斷!”

  “葉子有長的好的,有長的不好的,其實很多時候,并不因為它長在哪,而是外界的環(huán)境影響更為重要。”

  “天地萬物皆在相互作用,各有各的運,人也一樣,人的運勢路線必定起起伏伏!”

  “這就是小子我的一點點感悟,以葉代運,如果有說的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地方還望見諒!”

  此時站在對面的廣清隱面若驚鴻,看著眼前恭敬的少年,還怎么把其和適才侃侃而談之人聯(lián)系到一起?

  這一番說辭,倒真是深合道家的真諦,哪怕即使從小修道的自己也說不出這番感悟來。

  暗暗稱奇之際,看著對面這眼看要成為自己小師弟的少年,眼神炙熱。

  “好!好!說的好。師姐我佩服萬分。”

  “掌教師兄,這個小師弟我認了?!?p>  許笙陽哈哈大笑,說實話,沒有今天這三問,許笙陽也早已認下,更何況這三問答的真是一絲水分都沒有,尤其是最后那“運”之感悟,實乃天人也!

  掌教許笙陽手拂長須,看了看自己這幾位師弟道:“那好,那就說定了!”

  “今日師兄我就代師收徒,因為小友是西北王嫡孫,故而一切從簡,只要小友有一顆承負,求真之心即可!”

  “對了,你看!我不能再稱為小友了,該叫一聲師弟才可!”

  徐來看著笑意正濃的許笙陽,趕緊躬身一禮

  “師弟徐來拜見各位師兄師姐!”

  “恩!來來!剛才的三人姓甚名誰你都知道了,那昨日帶你上山的是你二師兄齊本守,那不曾發(fā)言的是你四師兄李清志?!?p>  “怎么還縮在那里,不出來問候一聲嗎!”

  徐來看到老道士聲音所指之人,正是不曾出來考問自己的年輕道士李清志。不由的仔細瞧將過去。

  只見那人體型欣長,面容消瘦,猶如刀削的臉龐透漏出絲絲寒意,一走出人群,就似一把未出鞘的利劍一般,光彩奪目。

  年輕道士走到跟前,看著徐來道:“我感覺到你身上有劍的影子。你曾學劍?”

  徐來一愣,隨即隱約猜到這想必是一名為劍癡迷之人。

  “四師兄所料不差,曾經(jīng)是習劍,不過現(xiàn)在想練練刀!”

  似乎對徐來的始亂終棄,頗有不瞞,李清志嘴角冷哼一聲,轉(zhuǎn)身走開,佇立在旁,冷眼旁觀!

  徐來知道一名癡迷劍的人,對自己那句話指定不喜,但也沒法解釋什么。

  正暗自苦悶之際,掌教許笙陽走到近前,拍了拍徐來的肩膀說道:“你四師兄就是這脾氣,不過面冷心熱,專與劍道的就是這樣!”

  “好了!今日事已畢,你們各自散去吧!我還有些話與你們小師弟說說!”

  眾人皆微笑離開當然四師兄李清志除外,像有人欠他幾百兩銀子一般。

  徐來看著眾人離去的背影,搖頭苦笑。

  掌教許笙陽來到近前,像是看一塊寶玉一般上下打量,直到徐來有些發(fā)毛之際。

  老道士才呵呵一笑:“怎么前些日沒發(fā)現(xiàn)你還有這般天賦!看來天佑我終南??!”

  “昨日我與你所講關(guān)于《玉皇經(jīng)》之事,你眾位師兄不知,省的無端多了其他是非,今日我就傳你《太玄感應篇》第一章,你且修煉看看是否有助于你療傷!”

  “你日后就在此坐忘峰修煉吧,觀日月,品云海,想必能對你有些用處!”

  你且附耳過來!

  “我們道家講的是口口相傳,不留文字,此乃真經(jīng),你要知道!”

  徐來聽老道士如此說,趕緊屈身上前,摒除心中雜念,聽的《太玄感應篇》第一章。

  眉目緊皺,哪怕有晦澀之處,也只用心記下,待到日后自行領悟!

  待到大半個時辰過后,徐來額頭已現(xiàn)汗?jié)n,顯是心神消耗頗多,老道士才堪堪講完!

  臨走時,看徐來顯然沉浸其中,不由的面露笑意!

  低聲說道:“你且好生在此,山下隨你來之人,我定會囑咐一番,等日后你空歇之時你再自行安排!”

谷子白

Ps:此終南非彼終南,有興趣的可參考“南山空同”居士的一些文章,我寫的是那個“終南”?,F(xiàn)實生活里,道教收徒當然不會如此簡單,甚至分為“全真派”和“正一道”,當然如此這般只是劇情需要!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