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話說回來,直至今日,我的思維方式還是與同齡人存在著很大的區(qū)別,我比較容易將事情往最壞的情況去想,總是喜歡揪著事情的不確定性去看,可是事實是,不論這個社會怎么發(fā)展與變化,不確定性永遠存在,尤其是這些因為人的一念之差便會天翻地覆的事情。
我主動同李元發(fā)消息,“明天要一起去圖書館嗎?”
不過一兩分鐘,她便回復了我,“可以啊。那就午休之后了,反正下午沒課?!?p> “好的?!蔽乙不厮?,“那我早一點去占位置?!?p> “就算位置不在一起也沒關系,午休了一起去吧。”
“那好吧?!?p> 其實我還是想同高中的時候一樣,想和她坐在一起,不過即便李元這樣講了,那我也不好再說些什么。
“中午吃飯的時候人可能會少一些,如果你想占位置可以這個時候去,午休一會再過去也沒關系。”
李元又給我發(fā)了一條消息,“不用覺得不好意思,很多人都不在這個時候去圖書館,很多人也都只是占位置午休之后去的。一個小時的占用也無所謂啦,別擔心?!?p> “好?!?p> 我希望我們的關系能夠慢慢地恢復,恢復成為高中時候的樣子,即便我們并沒有太多話語的交流,甚至連眼神的交流都很少,兩個人都可以一言不發(fā)地在圖藝樓學習,哪怕我明顯看得出她坐在那里如坐針氈,看著攤了滿桌的習題和資料,難以入腦。我們不會覺得尷尬,也不會覺得不舒服。有對方的陪伴,呼吸著同樣的空氣,一切的不習慣和不舒服也都變得那樣地平淡,毫不在意對方的察覺。
我還記得她總是在周六放假之后留在圖藝樓學習,她從五點開始學習,一開始能一口氣學習到八點,后來是七點半,再到最后每到六點半,她就會哭喪著一張臉,趴著冰涼的桌子上看我,尋找到一個與我眼神相觸的瞬間,然后用嘴型告訴我,“我想回家追劇?!庇袝r候她也會說,“想回家看小說?!?p> 李元曾經強制自己戒掉小說、電視劇、電影,可是越是強迫自己遠離這些,她就越是抵觸學習生活,抵制到壓抑甚至抑郁——我當時同她搭話的時候,她大概就是這樣的狀態(tài)。說來奇怪,自從她高三的時候開始繼續(xù)追劇、看小說以后,她就越來越喜歡學習,越來越專注于學習。
我現(xiàn)在想來,這就是人與人的不同。
李元早早地就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的熱愛與追求,所謂的書籍和影視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她的一部分,她自己卻沒有意識到,而是聽從父母和老師的要求將自己一切與學習無關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戒掉,可是這其實就是對她自我的否定,一個否定了自己的人,不論做什么都會覺得沒有意義,所以李元總是覺得自己缺乏安全感,總是覺得自己被這個世界丟在外面,覺得自己的喜怒哀樂好像不被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