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對沖
不過,不到兩個呼吸的時間,他松開了眉頭又再次皺起來了,然后抄起武器,率領親兵,就沖了上去。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楊成景沖鋒起來的陣型,外形泛著一層青色的熒光。
讓原本已經(jīng)升到宋軍極致的氣勢,再一次沒有上線,而且飛快的飛升上去。
肉人將軍,雖然不能說是大佬級別的存在,但是他經(jīng)歷的世界已經(jīng)不再是少數(shù)了,眼光,可以說,比軍團里面多數(shù)的人要強上無數(shù)倍。
這一層青色的熒光代表了軍陣的成型。
兵形勢的三大派系,武力,指揮,軍陣。
他算是武力體系的代表,兼修軍陣。
不過,兵形勢的三大派系的入門,難度又可以成為,易,中,難。
武力的派別是最容易入門的,但是在戰(zhàn)場上面發(fā)揮出來的作用,也是最薄弱的。
而軍陣,入門最難,但在戰(zhàn)場上面發(fā)揮的作用是最大的,能夠直接加成士兵的能力。
武力只要慢慢的去磨時間,終究有機會攀登到極限,但是指揮和軍陣不一樣,只有天賦極佳的人才,能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而他,雖然兼修了軍陣,但是入門的這一步,他始終沒有邁出來。
即使是花費了不少貨幣和任務評價,請軍團里面的高手教他如何入門的第一步,但是看了幾次之后,始終沒有辦法自己施展出來。
不過,當時軍團高手,擊潰自己的那一幕,始終歷歷在目。
百人作戰(zhàn),戰(zhàn)損將近十比一,千人作戰(zhàn),戰(zhàn)損直接拉到三十比一,幾乎接近完敗。
“如果說指揮,是大軍團作戰(zhàn)必須精通的本領,那么軍陣,就是小規(guī)模作戰(zhàn)必備的戰(zhàn)斗本領。”
“在戰(zhàn)場上面武力只能是保證自身的安全,但是,軍陣卻能夠保證勝利?!?p> “如果只有自身的武力,那么在戰(zhàn)場上面遇到前者,以力破巧,還有贏的機會,后者,只能保住自己的性命?!?p> 過后的無數(shù)時間里面,他就一直在尋找軍陣入門的機會,但是可能和天賦有很大的關聯(lián),他始終邁不進這一步。
一直徘徊在門外,很久很久,久到他已經(jīng)完全快放棄的希望,進入了絕望,老老實實的磨練自己的武力不再奢求軍陣。
但是,肉人將軍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夢寐以求的軍陣會出現(xiàn)在一個原住民的身上。
雖然他聽軍團里面的前輩說過,有一些世界里面的原住民,比他們這一些天選,要來就恐怖多了。
他們頂多只能是在一個兵勢里面,兼修一個派別,但是對他們而言,只是主攻一個兵勢,兼修其他的三門兵勢。
指揮,練兵,后勤,武力,軍陣,拈手而來。
樣樣會,樣樣精,即使是同樣處在巔峰的位置,他也能完全從另外其他的方面將你吊打。
蕭輝【肉人將軍】在沖上去的時候,大腦里也有過一絲猶豫,萬一真的碰到天才級別的原住民,不過,很快就把想法丟出腦海,如果真是天才也不應該還只是一個小小的百人將,出來執(zhí)行偵查任務,應該只是巧合,自我安慰一番后,又提著武器沖上去。
騎兵的碰撞,一直說都是最危險的,因為都是有進無退的,兩個兵種,先天就已經(jīng)決定了你死我活。
這一次也是楊成景第一次指揮騎兵進攻,之前都是看別人在用,在他的認知里面,騎兵用的最好的應該是丁克。
曾經(jīng)是漢朝元城的一名千人將,身兼騎兵指揮,在他的面前有過一次跟匈奴人硬碰硬的沖突。
楊成景沒有見過屯騎和越騎,兩名校尉在戰(zhàn)場上面的騎兵指揮,親眼所見的兩次騎兵交鋒只有兩次,郭急和丁克。
郭急大部分都是依靠自身的武力,打開局面,然后趁機,率領騎兵順著他打開的缺口,突進去。
而丁克因為自身的武力缺陷,他更加以注重技巧方面和騎兵的運用。
楊成景都不得不承認,他這一次所有用到的騎兵技巧,都是模仿于丁克。
指揮和突進以及時機的把握,他完全都是按照丁克曾經(jīng)用過的招數(shù)來。
不過,他可能因為武器和裝備的問題也兼容了,郭急的一部分威力。
楊成景練習武器大劍,可以說是有一些時日了,雖然沒有辦法摸到現(xiàn)在的天花板,但是武器的特效能夠彌補一切。
比楊成景使用的武器更是大開大合的選手之一,不需要楊成景使用,多么關于技巧方面的使用。
大劍在手,只要速度,力量,氣勢到位,一劍砍過去,什么東西都阻擋不了,楊成景現(xiàn)在用的就是這一套方法。
作為鋒尖的楊成景,可以說是敵人攻擊的重點。
還沒有完全面對面的碰撞,已經(jīng)有四五個人盯上了楊成景。
楊成景雙手持劍,沖在軍團最前面,腦子里想道:“兵力不足,那就用士氣和氣勢來彌補?!?p> 楊成景雖然嘴巴上的鼓舞不給力,但是實力動作的鼓舞卻是非常厲害的。
速度上升到極致,楊成景大喝一聲,“喝”。
那聲音就好像是平地炸了一道春雷一樣貫穿人耳。
接敵的那一瞬間,楊成景的動作快如閃電,一記橫掃千軍,向敵人斬去。
在戰(zhàn)場上面永遠不需要花里花俏的技術(shù),最直接最有效最能夠殺敵的方式就是最有用的技術(shù)。
結(jié)果證明,楊成景的一記橫掃千軍,不僅簡單實用,而且效果出眾。
最前排直面對楊成景的四個人,全部落馬,而且死狀非常的慘烈,全部腰斬,楊成景奮力的一劍,可以說是他蓄力很久的一招,大劍所去,人馬俱碎,刀斷甲破。
而且關鍵,楊成景這蓄力很久的一招,可不是只有一下。
反手又是一劍,【災難終結(jié)】發(fā)動。
手臂上的力量已經(jīng)隨著大劍揮動耗盡了,但是一道淡色的熒光劃過楊成景的手臂。
憑空生出一股強大的力量,跟之前一樣,不,更強大。
那一股力量比楊成景能夠發(fā)揮出來的極限力量還要更加強大,已經(jīng)超出了楊成景本身的極限。
那股力量充滿了爆炸性,在讓楊成景幾乎快握不住劍吧。
只能是順著劍勢運走,將力量宣泄出去,同樣,具備強大的一劍,再一次斬下了四個犧牲者。
但是這一次跟上一次完全不同,楊成景的第一劍,那是力量直接是用老了,完全失去了威力。
但是這一劍不同,楊成景是完全受限于武器的長度,只能將四個人斬殺,劍落的時候,楊成景還能夠感受到手掌里面,還蘊藏著一半的力量。
不過劍式已經(jīng)用老,那一股力量,只能隨著消散而去。
看似動作很很多,其實就只有一個呼吸的時間。
在外人看來楊成景,正手一個劈砍反手一個反削,就將八個人斬落下馬,而且死狀都極慘,都是腰斬,人馬皆碎。
在極短的時間之內(nèi),戰(zhàn)場上面就好像是多了八個噴灑血霧的噴泉一樣,飛濺了周遭的所有人一身鮮血。
頓時楊成景,被清出一片空白,而且還沒有人敢來填補這一處空缺。
那些遼人,看到楊成景的眼光,就好像是看到惡魔一樣,恐懼和害怕都有。
不過戰(zhàn)場上面并不是你不過來,那我就不過去的事情。
楊成景要做的事情可是突破敵陣鑿穿遼人,帶著已經(jīng)士氣大振的騎兵,向遼人的缺口擴張。
楊成景順著地勢慣性,往下突進,一劍一劍的向敵人砍去,即使沒有蓄力,楊成景的每一劍依然充滿了威力。
劍來,劍斷,槍來,槍折,盾來,盾破。
擋肯定是擋不了楊成景的每一劍,雖然是這樣,但是楊成景也必須要承認一點。
這一些遼人,雖然比不上楊家的親兵,但是比起那些城墻上面的宋朝守軍要厲害的多了,即使是已經(jīng)落入了下風,但是絲毫沒有放棄戰(zhàn)斗的信念。
即使是已經(jīng)被他們認為是惡魔或者是惡鬼的楊成景,也一直在遭受到攻擊。
可能是被楊成景靠近,但是左右又無路可退,逼迫之下的反擊。
但是頑強的意志,已經(jīng)足夠讓楊成景稱贊了。
然而沒有任何的作用,楊成景兩倍的身體素質(zhì),不能說,比在場的所有人要強。
除了肉人將軍,五倍正常人的身體素質(zhì)以外,楊鐵本身的身體素質(zhì)也比楊成景弱不到哪里去。
和遼人當中也有幾個人,能夠跟楊成景過上兩招,不過擋得了一劍,也擋不過一劍接著一劍得來,而且楊成景的大劍可是沒有辦法硬接的,前車之鑒,那八個人的尸首還沒涼透呢。
想和楊成景硬碰硬,最起碼也要有件想樣的武器,鐵質(zhì)的武器完全撐不住一下。
但是巧接也不好,楊成景在穿上【雪白龍鎧甲】,攻擊可是帶寒霜屬性的,打之前,楊成景不懂,但是動了手,很快就看懂了。
楊成景大開大合確實很好看穿動作,但是也架不住寒氣上身,交手的幾秒里,一股寒氣從腳底往上竄,讓動作總是慢上幾分,戰(zhàn)場上面對面,出手很多時候只有一次機會,慢上幾分,都已經(jīng)足夠全部死在楊成景的劍下。
不過,一些拼死的反擊,即使能夠突破楊成景的浮云劍,在【雪白龍鎧甲】面前,只能是留下一道淺淺的痕跡,對楊成景造成不了任何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