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節(jié)、有些問題不需要答案
第一百四十一節(jié)、有些問題不需要答案
伴隨著興奮,手榴彈的投擲就這樣結(jié)束了。
每個人兩枚手榴彈,新兵這個階段有這個體驗就行了,至于其他的以后再訓。
主要是我們還有其他事情。
簡單的興奮過后,日子繼續(xù),可能是因為有人在安全屋里被傷到了,也可能是我們心態(tài)有所變化,漸漸的在部隊里的生活變的有意思了。
“等會有個問卷調(diào)查,要你們參加一下?!?p> 班長那該死的迷人的表情總是讓人找摸不透……
“班長要問什么啊,你直接問我,我現(xiàn)在給你答案。”
鄭展清這腦回路直接到家了。
“問卷調(diào)查,恁都不知道啊?!?p> 臧其運表示,問卷調(diào)查是有故事的。
“問卷調(diào)查就是給你一張卷子,你做出相應的回答。”
“這誰不知道啊。”
“就你們能,問卷調(diào)查,問什么,你們知道?”
鄭展清表示,你們說的和自己想的不一致,不在一個頻道上。
“對啊,班長,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什么?”
班長看著大家的樣子,微微一笑。
“想知道啊,我告訴你。”
“班長打你疼不疼?”
一個問題把大家問住了。
對啊,班長要是打人的話,疼不疼呢?這也沒遇到過啊,怎么知道疼不疼。
“不疼吧。”
楊尚平試著回答著。
“你放屁,班長這么厲害,打人能不疼?一個人打你十個都是虐菜?!?p> 韓興壯立馬開始懟楊尚平。
“著什么急啊,兩個選項,A疼,B不疼?!?p> “疼,肯定疼,班長這么厲害。”
“要是不疼,那不是顯的班長很沒有戰(zhàn)斗力嗎?”
一向老實的曲建龍也加入了聊天。
“班長,要不你先打一下試試?!?p> 鄭展清表示,沒有實踐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想要實踐一下。
“不對啊,建設保障卡上說班長不能打人的?!?p> 對于這個問題,鄭凱感覺有點帶人走偏的感覺。
“恁,恁們都不知道,問卷調(diào)查是有坑的?!?p> 臧其運開始科普著。
“這個題目,不在乎疼和不疼,在乎有沒有打?!?p> “恁,恁們都懂吧。”
“班長,是這樣嗎?”
班長微微一笑,瀟灑退場。
“哦,懂了,這是個坑,不能選,直接回答班長沒有打人?!?p> 鄭展清后知后覺了屬于是。
“還有這樣的問題,誰知道???”
周俊凡表示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你們都要看著點啊,別掉坑里了?!?p> 鄭展清表示要維護班長的人設,可不能被這幫家伙給壞了。
“恁注意就行了,看著點?!?p> 臧其運表示你要擔心別人還是先做好自己吧。
“怎么說話呢,客觀一點就行了,我們班長這么好,不胡扯就行了?!?p> 仔細一想,班長這么優(yōu)秀也沒有什么可挑剔的。
“就怕有坑啊。”
“有坑的,不知道的就空著!”
面對曲建龍的無奈,周俊凡給出了解決方案。
這話說著好像很簡單,可是真正遇到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著調(diào)查問卷,鄭凱有點皺眉了。
以前考試的時候,很多科目鄭凱追求的都是滿分。
力爭每一道題都要做對,這是一直以來的狀態(tài),只要學過的知識基本都是能夠琢磨出正確答案的。這也是中國考生牛逼的地方,明明不知道答案,卻能夠整出來正確答案。
人腦不同于機器的地方,就在于有一種除了演繹邏輯以外的另一種工作方式。具體方式就是先有結(jié)論,再反向推導證明之,也就是亂猜。實際上準確性和抓鬮沒有區(qū)別,和買彩票一樣,因為基數(shù)大(人類總數(shù)非常多,人的時間也比較多),所以總會有人中獎,得出一些正確的甚至是偉大的結(jié)論。這基本上也可以說是情感與理智的區(qū)別,純粹感性時,沒有反向推導的過程。如果人的經(jīng)歷比較豐富,就可以從這些經(jīng)歷中提取一些模式,基于這些模式來快速獲得一些結(jié)論,而這些模式往往是不嚴格符合邏輯的。這些模式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無效的,有效的模式無疑就可以提高亂猜的準確性。
再加上個人的邏輯反應能力,基本妥妥的沒有什么偏差。
在這種心態(tài)下,上次的智力測試,鄭凱就達到了滿分。
但這種調(diào)查問卷擺在鄭凱面前,確實有點難受了。
屬于強迫癥患者遇到凌亂的場面了。
總想把每一道題給做出來。
看著選項,真想涂改掉,重新給出答案。
也或許是在那一刻,鄭凱的心態(tài)變了。
變化,每時每刻好像都有發(fā)生。
只是在新兵的時候變化是真的多。
不知道答案,也能想到各種辦法搞到答案,這可不是升學考試,也不是高考。
操!純真的上學年代就這么過去了……
走出學校,其他地方處處有坑,一個問卷調(diào)查還有坑。
坑的時候,還不知不覺的進行中。
班長打人疼不疼只是其中一個。
還有一個記憶比較清楚的是。
炊事班做的菜有沒有特別辣或者特別咸的。
班長排長有沒有把人罵哭的。
回想起這些事情,確實能夠感受到班長們很不容易……
天天哄新兵的同時還要保持威嚴。
還不能讓新兵受罪。
有時候真想說,怕受累的干嘛當兵去?
不苦不累怎么成長?
成長不就是經(jīng)歷一件又一件的坎坷嗎?
問卷調(diào)查末尾還有一道建議題。
那題目,要是放在升學考試的最后一題,絕對是不會空著。
多少要寫一點,不知道怎么寫,理科生一般都會寫一個解。
文化生隨便寫都會有一個答。
在部隊里呆過的,都會經(jīng)歷這種叫問卷調(diào)查的事情。
部隊里的問卷調(diào)查和其他地方的問卷調(diào)查不一樣。
其他地方的問卷調(diào)查,很多都是走個形式。
部隊里的問卷調(diào)查可不是走個形式。
而是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都會落實到每一個細節(jié)。
有建議也好。
說明做的不夠好。
還有改善的空間。
說一點實際的,作為一個新兵實在提不出什么像樣的建議。
怕苦怕累怕疼,只要意見一提,對于以后的訓練或許會輕松一下。
但長期來說的話,不利于自己的成長。
雖然每個人都想舒服的生活著。
但在青春這個年紀里,真的不適合安逸。
新兵三個月安逸了,以后有累的時候,還讓人沒法后悔。
新兵的時候累一點,以后的小日子會過的非常舒服。
這個不像學習,不認真學習一時半會還感受不到。
新兵三個月一過,立馬就能感受到什么叫生活。
身體素質(zhì)不行的,那叫一個悲慘。
專業(yè)訓,互補訓,各種專業(yè)要是沒有一個良好的底子,能被歷史的潮流裹挾到奔潰。
何必呢?
這種卷子又不是測評自己的,放寬心,放寬心。
答案這個事情,有些時候,沒有答案比有答案似乎會更好。
對的,有些問題是不需要答案的。
思考復雜問題時,經(jīng)常是一瞬間先得出答案(常常是個最佳答案),事后卻搞不明白為什么能這么快得出質(zhì)量這么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