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節(jié)、接受命令
第一百五十節(jié)、接受命令
“命令!”指導員大呼一聲。
這是我們在授銜儀式之后收到的第一份任務(wù)。
這個命令有點長。
他關(guān)乎到所有人,不僅僅是新兵,還有老兵,士官,甚至關(guān)乎到軍官。
這個命令關(guān)于火力配置,人員配置,作戰(zhàn)協(xié)調(diào),統(tǒng)籌規(guī)劃,都在這個命令里。
所有人員職責是根據(jù)之前的表現(xiàn),以及對以后的期望,做出合理規(guī)劃。
各個班級的人員配置,基本上沒有什么懸念,都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
鄭凱本來以為自己是二排的,所以對于二排的事物關(guān)注的比較多。
這個命令讓鄭凱意外的是整個排的最艱辛的崗位三炮手被我們新兵四班,一個班級的人全部拿下了。
鄭展清是四班三炮手,班長還是馬遠松。
周俊凡是五班三炮手,班長黃杰鑫。
臧其運是六班三炮手,班長方勇。
傳說三炮手是最辛苦的職業(yè),現(xiàn)在我們四班用最強悍的表現(xiàn),突出了我們最強大的潛力。
最艱辛的崗位,必然要最有能力的人才能夠勝任。
說到這個交接儀式,最開心的應(yīng)該是老兵了。
要知道上一批的上等兵退伍了,列兵晉升為上等兵,新兵還沒有形成戰(zhàn)斗力,在這種情況下,剛剛晉升為上等兵的士兵們是非常辛苦的。
白天要站崗,晚上還要站崗。
白天站崗保護新兵這個群體,晚上站崗保護所有人。
其中還有訓練任務(wù),后勤任務(wù),等一系列的日常生活瑣事。
正常編制被驟然變動,很多事情都是非常忙碌的。
簡單來說,夜間站崗五哨十個人,一個單位能有多少人?
掐指算算都能算出來,基本就是兩個星期站七天。
整個交接儀式,新兵很興奮,老兵很喜慶。
各個班排的口號喊的是那么的高昂。
而鄭凱只是默默的在邊上,莫名其妙的就成了外人……
一直生活在一起的人,從新兵入營開始,一起訓練,一起挨訓,一起歡樂,此刻多少有點被遺忘的感覺。
新班長和老兵們熱情的款待新兵同志,新兵同志積極的融入軍營這個環(huán)境。
這個和鄭凱所在的班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往前看是班長連光浩,往后看是戰(zhàn)友昌羽。
咱們這個班實在是有點肅穆了。
別人從老兵那里繼承的是槍,是炮。
而鄭凱,繼承的是,望遠鏡,指北針,一個盒子……
若不是鄭凱作為優(yōu)秀新兵代表進行了儀式,鄭凱還真感覺不到自己參與了這個儀式。
這授槍儀式怎么就那么的不同呢?完全和想象的不一樣。
其實能夠有這個機會作為代表是無上的榮光。
這個要是在以前,鄭凱絕對是做不到的。
以前的鄭凱在公眾場合下說話,磕磕絆絆,一點都不連貫。
其中欠缺的太多了,一,思維模式,對于問題的思考欠缺一定的深度。
沒有深刻的思考,只是隨著大流隨意的說著別人說過的話,那還有必要再次重復說嗎?
找存在感?一次兩次的還像那么一回事,次數(shù)多了,即使自己能看下去,別人也看不下去,再這么說話,周圍的人都會反感,若是這么做的話,最好還是閉嘴吧。
有的時候不說話更能讓生活融洽。
二,邏輯次序,對于要說的話,以前的鄭凱很少會有一定的整理,想到什么說什么,這里的想到什么說什么的意思是想的少說的雜,而一旦產(chǎn)生邏輯次序之后,會有一個層次感,說出的話會讓人由淺入深的思考,做到一點,更主要的還是自己在腦海里先有一條主線。
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借鑒了哪些現(xiàn)實資料,或者是想通過哪些現(xiàn)象表達出一些規(guī)律。
這些都是一些淺顯的能力。
沒有這些能力的人說話會讓其他人不太容易吸收。
三,個人魅力,話說錢是男人的腰桿子,有錢的人腰桿子硬,在這里大家都是小青年,別整那些俗套的,這個時候的青年更多的是有思想的。
錢壓奴婢手,藝壓當行人。
實力才是王道,有能力的人,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自信的。
同時自信又會促進能力的增長。
四,知識儲備,腦子里沒有東西和有東西是兩種狀態(tài),有知識儲備才有東西可說,沒有知識儲備拿什么表達?
這些都是鄭凱欠缺的,鄭凱一直在不斷的完善自己。
而且此刻的鄭凱也不再是以前的樣子。
在新兵階段,鄭凱經(jīng)常發(fā)言,經(jīng)常談感受,經(jīng)常接受這種氣場的磨礪,所以到了此時才能夠在如此嚴肅的場合下,流利的發(fā)揮。
確實是這樣,這個榮光,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承受的。
就像在全營比武的時候,楊尚平作為代表去參加疊被子,卻連上臺的勇氣都沒有,要是在這個場合,豈不是更不行。
面對所有人,是否能夠站住,這確實要勇氣。
就像第一次挑戰(zhàn)老班長黃世貴,鄭凱以一個新兵的姿態(tài)挑戰(zhàn)他,實在是有點以卵擊石了。
但能夠沖上去,并且正常發(fā)揮自己的水平,這已經(jīng)是非常罕見的現(xiàn)象了。
至于邏輯思考深度這一塊,在面對全營,所有人談觀影感受,鄭凱依然能夠從其他的角度尋找切入點。
面對這些,似乎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面對的時候,總是會有所緊張的。
一直以來鄭凱都非常努力,而也是因為這樣,在今天,在所有人面前,鄭凱沒有緊張。
有的只有興奮!
對榮譽的向往,對歷史的崇拜。
對未來的憧憬,對自己的要求。
在那一刻,說出心中所想,就足夠了。
因為,此刻的鄭凱不需要掩飾,只是本色出演。
所說的,和所做的,都是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
就是這么自然,就是這么出色。
鄭凱得到的傳承,不僅僅是手中的武器,更是那種君臨天下的氣勢!
授銜儀式之后我們的肩膀上多了一點東西,此刻我們手中多了一點東西,是矛,是守護之矛。
這矛在我們手中,與我們交融,形成了盾,是一道安全的屏障。
我們不再是沒有銜的社會青年,我們是有銜有武器的軍人。
盡管我們這個銜是最低級別的存在,但我們都相信這個銜在我們的肩上是會升級的!
誰不是從弱到強一步一步來的。
而今天,我們勉強算是一個兵了,勉強算是一個戰(zhàn)斗力了。
嚴格意義上來講新兵不算兵,列兵才堪堪算是兵,新兵,列兵,是兩個概念。
盡管很多人仍然把列兵看成新兵對待,但成為列兵,就已經(jīng)步入軍人門檻了。
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砥礪奮進,未來將會有一個更加美好,更加值得我們期待的成果,新兵營的結(jié)束是一段旅途的開始,帶著屬于我們自己的堅定與勇氣繼續(xù)走下去,為實現(xiàn)中1華民1族偉大復1興的中國夢努力不止、奮斗不息。
加油熱血青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