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節(jié)、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第三百七十節(jié)、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時間過的很快的。
我說的不是擦拭武器的時間過的很快。
而是這一周過的很快。
又到周末了。
準(zhǔn)確的說,是到了過組織生活的時間。
這一周過的很快。
上次過組織生活的樣子,還在眼前。
這就又到了過組織生活的時間了。
這一周過的,一晃就過去了。
這次過組織生活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
所以都熟悉流程了。
集合,帶上工具。
后山,后勤生產(chǎn)基地,出發(fā)。
不知道這次的場景是什么樣子。
其實(shí)也不用想。
這才多久?
不過剛剛一個星期而已。
按照責(zé)任劃分。
鄭凱和昌羽很自覺的來到了自己班里的菜地。
只是到了菜地之后,著實(shí)驚訝了。
記得上次來這里的時候,有不少的野草。
那個時候辛勤的除草。
很多施工痕跡還在。
只是現(xiàn)在的菜地著實(shí)不像菜地。
別的單位的菜地都長滿了蔬菜。
那是辛勤勞作的成果。
可是我們班里的菜地,啥也沒有。
蔬菜,沒有。
野草,也沒有。
地壟還在,架子還在。
至于那些苗苗,還在的不多了。
長了,是長了。
只長了一點(diǎn)點(diǎn)。
這個菜地已經(jīng)不能用荒地的荒來形容了。
荒地,那是有草的樣子。
眼前的地,是砂石的砂地。
寸草不生……
“哎呀,我就說嘛,這么搞不行,哪有這么種地的?!?p> 看到這種場景,昌羽很有馬后炮的那種樣子。
這誰不知道?
誰都知道有問題,可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這么一片地,就靠我們兩個人兩個小時,能有多少收獲?
除草,整理地壟,澆水,一堆的事情,能怎么辦?
只能埋頭干。
“不行也得搞啊?!?p> 鄭凱說著很無力的話。
這是事實(shí)。
即使不行也得做。
畢竟在田里長草,顯然是不行的。
至于連同莊稼也長不了,那有什么辦法?
要是人員多一點(diǎn),或者時間長一點(diǎn)都能處理好。
顯然,這些都不具備。
或者說,不是專門種地的。
很多工具都不足。
比如除草之后,在莊稼上覆膜能夠保持莊稼不干旱。
但,做這些有意義嗎?
就這么幾顆苗,還覆膜,那不是浪費(fèi)嗎?
就這幾顆苗,哪怕以后能夠碩果累累夠成本嗎?
就像種地一樣,即使有幾顆長勢非常喜人,那能說豐收嗎?
放了一池塘的魚苗,最后撈上來一看,好家伙只有幾條蛇頭魚長的非常壯,那能說夠成本嗎?
一大片土地覆膜,最后只有這么幾顆苗結(jié)果,那還有必要覆膜嗎?
收獲的糧食都不夠種植成本的。
別說覆膜了。
就說目前的情況。
兩個人收拾了好幾個小時,經(jīng)過一個星期的成長,就長大了一點(diǎn)點(diǎn)。
這要是農(nóng)民種出的地,估計(jì)得餓死。
這要是在算上種子秧苗費(fèi)用,在算上農(nóng)藥施肥的成本,那不僅沒有收成還得要倒貼。
“唉,真不知道班長怎么想的?!?p> 昌羽有點(diǎn)不解,說是不解,其實(shí)就是一種抱怨。
“班長怎么想的你不知道?”
鄭凱說著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這塊地對于我們這些人來說,意義不一樣。
若是尋常百姓,這是一種生存技能。
而對于我們這些人來說,這是一種后勤生產(chǎn),一種別樣的訓(xùn)練。
一種心態(tài)的訓(xùn)練。
不管做什么都要體現(xiàn)出標(biāo)準(zhǔn)……
都要體現(xiàn)出一種精神狀態(tài)。
令行禁止,涇渭分明。高標(biāo)準(zhǔn),嚴(yán)要求。
整理的地壟要像疊的被子樣子,有棱有角。
本來吧,這些都無可厚非。
可是有點(diǎn)矯枉過正了。
地里除了秧苗,其他的植物全部沒有。
就像是在沙漠里種了禾苗一樣。
怎么看都有點(diǎn)不合適。
但在這里卻說不出的合適。
高標(biāo)準(zhǔn),嚴(yán)要求。
我們不是為了種地而種地。
也確實(shí)不是種地的樣子。
哪有一個星期種兩個小時的?
“會不會要我們陪秧苗哦。”
“不會吧……”
“怎么搞???”
“看著樣子,先澆水吧,然后看時間,時間夠的話再除草?!?p> “嗯,也只能這樣了?!?p> 莫名其妙的地,也不知道誰開墾的。
也不好好收拾一下。
這個東西,還真不知道怎么說。
要是自家有這么一塊地,還真不知道種什么。
就連地里長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鄭凱和昌羽就這么種著。
你一桶水,我一桶水,就這么澆著。
好像有意義,又好像沒有意義。
完全不像其他人種的蔬菜。
至少能看到有收獲,看著眼前的地。
多少會感覺這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有點(diǎn)不現(xiàn)實(shí)了。
因?yàn)檠砻缭絹碓缴佟?p> 就這個長勢,完全看不出來會有什么收獲。
澆完水,索性除草。
把路邊的草處理了。
至少讓其他的草長不到地里去。
其實(shí)這塊地,在鄭凱和昌羽的管理下,還真沒有收獲。
當(dāng)然,這也是一段時間以后的事情。
這次是鄭凱和昌羽的第二次管理這個土地。
好像也是最后一次一樣。
不記得以后還有時間管理這個土地了。
完全沒有管理土地的天賦。
看看人家的菜地。
“麻桿,這邊?!?p> 距離很遠(yuǎn)都能聽到劉飛的大嗓門。
“叫什么叫,沒看到我來了嗎?!?p> 瘦瘦高高的家伙,推著小車往一排的菜地走去。
“你快點(diǎn)的,什么速度?完全跟不上?!?p> “你放心,你使勁收就行了,不用擔(dān)心我。”
瘦瘦高高的家伙,明明很顯眼,可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看見這個家伙。
不知道什么情況。
王亞林這個家伙不管從那個方面看都像是養(yǎng)豬的。
可能是身上的油漬讓迷彩服變成了工作服一般。
“你們都聽到了吧,抓緊把這些都清理了?!?p> “班副,這些還在長著呢?!?p> “長?這么不努力,還想長,遲了,全部清理了,等會要種上其他作物了?!?p> “班副,全部要清理了嗎?”
“說的不夠明白嗎?全部!”
一個排的戰(zhàn)士,全部開始了新的任務(wù)。
整個一片的南瓜全部被清理了。
那些成熟的,沒有成熟的,全部被收了。
看看,人家這才叫收獲。
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摹?p> 哪里像我們指揮班那塊地,啥都沒有。
十幾個人,清理這樣一塊地,那效率簡直高的不像話。
有摘南瓜的,有清理瓜藤的。
還有整理土地翻土的。
還有裝車的。
很有紀(jì)律性。
很有組織性。
“麻桿,你把南瓜都搞哪里去了?來來回回的也太慢了?!?p> “搞哪里去?我能搞哪里去?還不是送到炊事班?!?p> “炊事班?”
聽到別人的談話,昌羽很疑惑。
“怎么就是炊事班了?不是應(yīng)該直接放到豬圈嗎?”
“放什么豬圈???這都是人吃的糧食。”
“人吃的?這東西能吃?我們老家都是喂豬的?!?p> 我尼……
我懷疑你在罵人。
就像楊尚平在新兵的時候說胡蘿卜不能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