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太平天國記實

第五十一章 攻克皖北(一)

太平天國記實 去和你看海 1746 2019-08-28 11:18:54

  有許多人說太平軍定都金陵,未直接揮師北進是其未能毀滅清王朝的根源。但筆者不敢茍同,因為太平軍在金陵站穩(wěn)腳跟后不久,便率精銳部隊三萬人誓師北伐。(因為三萬無牽無掛輕裝簡從的精銳之師,總比拖家?guī)Э诘能婈?,來得更有力?。?p>  天平軍最后失敗的根本原因,筆者觀之在于“仁義不施”。

  從永安至金陵,一路在戰(zhàn)火的無情洗禮之下,成長起來的太平軍丞相(將領)林鳳祥等人,受東王楊秀清之托,率太平軍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精銳部隊三萬人于揚州誓師北伐。

  太平軍揮師北上的第一目標是入皖捷徑浦口。

  當太平軍大軍到達浦口附近,林風祥命太平軍分兵三路進擊浦口外圍清軍據(jù)點蘆葦營,該營清軍見太平軍攻來,未加抵擋,便望風逃至斗岡地區(qū)。而防守浦口副都統(tǒng)德崇額見太平軍攻來,這位武將更是不堪的率駐防浦口八旗馬隊數(shù)千人,騎著先進逃跑工具駿馬,棄營逃往滁州。

  當清軍支援浦口的援軍到來時,浦口營地已經(jīng)被太平軍焚毀。

  此戰(zhàn)事后欽差大臣琦善為推脫責任上書咸豐,此次失敗都是都統(tǒng)西凌阿趨避畏葸太平軍的結(jié)果。

  咸豐頗帶點恨鐵不成鋼的語氣,痛恨與傷感的寫下:“近來帶兵大員,賊來不擊,賊走不追,幾成固習。猶復于敗退之后借詞諉過他人,味良取巧,實堪痛恨。”

  太平軍北伐軍浦口登陸后,就立即兵分兩路,一路攻六合城,另一路轉(zhuǎn)入皖省,進攻滁州,企圖盡可能的收集軍用物資(糧草與士兵)后,在臨準合軍,并力北上。

  太平軍一路由林鳳祥、朱錫琨率領進攻六合。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薄皝y世出英雄”,危局對有能力的人是更上一層樓的踏腳石,是機遇。但對沒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就真的是危局了。

  別看六合城小,城內(nèi)卻有能人。早在清軍進攻武昌之時。六合知縣溫紹原就已經(jīng)預感到,“施展自己才華的時候到了”。因為六合縣是太平軍北伐的要沖之地,對無能之人這就是喪身之地,但對有能力的人這就是立功之所。要是該知縣守衛(wèi)金陵的話,很可能太平軍將在金陵城下,折戟成沙。

  在太平軍到來之前,溫紹原與在籍御史徐鼒就為太平軍設計好了葬身之地。兩人在城內(nèi)實施聯(lián)保團法,招募和訓練壯勇,加固城防,囤積糧草。并將城內(nèi)守軍清兵、壯勇、團練精密聯(lián)合起來,統(tǒng)一行動。

  等著一切準備就緒,就急不可耐的專心等待太平軍自投羅網(wǎng)。

  城內(nèi)守軍苦等了幾個月,朱錫琨帶領的太平軍終于送上門來。城內(nèi)守軍,從上到下欣喜若狂,獵物終于送上門來。外行人都覺的守株待兔之人可笑,殊不知內(nèi)行人(獵人)都是通過經(jīng)驗,在兔子的必經(jīng)之路設下圈套“守株待兔”。如今肥豬拱門,知縣溫紹原卻告訴早已磨刀霍霍“饑渴難耐”的兵勇,要“示敵以弱”。

  不然太平軍見守城將士,如此驍勇,繞城而過,那不是白高興一場。只有示敵以弱,讓其覺得守城將士就是一群草包,太平軍才會來搶劫呀。

  于是在太平軍抵達六合縣城三里外龍池時,知縣溫紹原就帶著兵勇出去“買破綻”、“裝孫子”。于是他們剛一到龍池與太平軍還沒開打,就丟盔棄甲望風逃回六和城。太平軍檢點朱錫琨見此,頓時放松警惕,率將士追至城南。清軍有一百多人平時訓練不賣力,導致被太平軍追上殺死。但逃回城里的守城清軍見太平軍上鉤了,都在城上“偷笑”。

  太平軍追到城下時夜已深了。

  于是追擊了半天的太平軍,便在城外民房內(nèi)安營扎寨準備明日攻城。卻不料正中了清軍的詭計。太平軍在民房安頓好之后,便開始在民房內(nèi)廚房中生火做飯。

  在太平軍安營扎寨時,清軍主力從城內(nèi)偷偷溜出城,繞道太平軍后方準備在看好戲之后,趁火打劫。

  太平軍剛開始做飯不久,先是民房內(nèi)爆炸聲不斷,繼而火光沖天。(原來清軍將城南百姓遷入城內(nèi)后,在每家每戶的灶底安裝炸藥。并親自給太平軍準備好做飯材料,滿屋子灌了油的柴草。)

  自知中計的太平軍,大亂之下還沒被炸死燒死的太平軍,皆無心作戰(zhàn),都爭先恐后地開溜,誰也不想呆在這是非之地。

  但想走沒那么容易,因為在太平軍的退卻線上有磨刀霍霍的清軍在等著他們。

  混亂的逃跑太平軍,被埋伏的清軍掩殺無數(shù)。

  太平軍林鳳祥率領的后隊,聞此消息火速趕來接應朱錫琨,但林風祥見支援部隊也打不過清軍。在接應了存活的太平軍先鋒隊后,也迅速撤退。并在逃跑的路上,為了報復清軍“復略沿江各堡壘”。

  太平軍另一路進攻滁州的部隊,一路上很順利的。

  滁州清軍,很聽話的望風而逃,太平軍不戰(zhàn)而克滁州后按原計劃,繞過清流關,準備強渡淮河。一路上比較順利的過關斬將,先是將沿途阻攔的鳳陽知縣黃元吉擊潰,后又將趕至南岸截擊知府裕恭擊潰,占領臨淮后,便靜待與另一路林風祥帶領的太平軍匯合后,合力強渡淮河。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