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宋國是春秋時期的第二個霸主,也有人說不是,但無論如何,宋國都算是對于春秋時局影響的重要諸侯之一。
宋國的地位很特殊,到什么地步呢?
其他諸侯國最為尊貴的是姬姓國,比如魯國、是周公旦的封地,姬姓里面最尊貴最重視的。
而宋國卻不姓姬,他的首任諸侯是微子,是商紂王的哥哥,代表的是曾經的天子。
宋國人姓子,當上君主后可以姓宋,這是當時的慣例。
雖然是被推翻的天子,那和周武王也是平輩論交,在推翻商朝的時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當時公認的賢人,所以面子很大。
為了穩(wěn)定當初的局勢,武王封微子啟于商朝的舊都商丘,讓他出面安定殷商的遺民,并且特準他們使用天子禮樂的規(guī)格,可以奉商朝宗祀,和周朝等同。
這讓宋國從西周成立起,就成為實力強大的重要諸侯國。
當然,很多東西是表面上的,實際上宋國所占的面積,和齊魯楚秦等還差得很遠,大概也就和鄭國差不多大。
宋國微子的影響力太大,和魯國一樣是傳統的禮儀之邦的代表,平時也不太喜歡打仗,不喜歡去干涉別國內政,所以口碑還是相當不錯的。
何況,土地雖小,卻是不折不扣的中原富庶之地,殷商的遺民可不敢去和各國爭奪利益,活得窩窩囊囊,卻因禍得福,獲得了難得的休養(yǎng)生息的時機,加上土地肥沃,商業(yè)發(fā)達,宋國雖然軍事實力不咋地,但還一直比較富裕。
微子死后,弟弟微仲衍即位;微仲衍死后,兒子宋公稽即位;宋公稽死后,兒子丁公即位;丁公死后,弟弟緡公即位;緡公死后,弟弟煬公即位……
我們看宋國的習慣,和周公旦制定的即位規(guī)則有不同,有傳子,也有傳弟弟的,周公旦號召的嫡長子制度保證了周朝很長時間的穩(wěn)定,那換句話說,宋國這種混亂的傳位體系,不利于保證穩(wěn)定。
果然,傳到煬公這一代的時候出事了。
緡公的太子叫做弗父何,他看到叔叔即位,還沒提出什么意見,可是他的弟弟鮒祀卻不樂意了,他認為這個君位應該屬于哥哥,于是在煬公三年的時候,帶人殺死了煬公。
春秋的歷史真夠亂的,國君經常被殺死,也可見其實很多國家的軍事實力不強,國君的內衛(wèi)隊戰(zhàn)斗力也談不上勇猛,這或許也是那個時候刺客猖獗的重要因素。
鮒祀說你看現在叔叔被殺掉了,老大你來當國君,我來好好輔佐你吧。
弗父何,也就是孔子的祖先,居然拒絕了,他的理由是這個君位來路不正,弒君自立,恨不符合宋國的禮儀精神。
別人為了爭奪大位刀光血影,你這個安到頭上還不愿意做,這一點連微子都做不到,也就伯夷叔齊能夠比肩了,也不知道該說是偉大還是迂腐了。
得,你不當,那我自己就來當吧,鮒祀于是成為了宋厲公。
這是宋國的第一場內亂。
基本上叫厲公和厲王的,都不是什么好人,叫煬公和殤公的,也不是什么結局,歷史謚號已經客觀揭示了這一點,宋厲公恰好是處在周厲王的時期,包括他的兒子宋僖公,都處在西周末年這一段亂世。
宋僖公死后,兒子宋惠公即位,宋惠公死后,兒子宋哀公即位,這時候西周也就滅亡了,宋國也開始進入春秋亂世。
過了這么多國君,難道宋國就沒有發(fā)生什么大的事情,做出什么大的功績?
很遺憾,歷史沒有記載,估計和當時局勢比起來,實在太不值一提了。
幸好宋哀公有一個兒子,即位成為宋戴公,這位哥們才開始在歷史上刷了一把存在。
此時周平王剛剛遷都,連天子都不穩(wěn)定,各諸侯之間更不用說了,除了晉秦鄭三國在周平王事件之中獲取了巨大的政治利益,其他國家那還得靠自己啊。
宋國一直是處在安逸之中的,對其他國家沒什么威脅,可是現在局勢亂了,你不去惹別人,難保別人不來惹你啊。
宋戴公很敏感,他一下子就看到了矛盾的焦點,歷史對他的記載語焉不詳,只是說死的時候,萬民送葬,百姓擁戴,他兒子還以戴為姓,為之深深自豪。
這一切,都說明宋戴公是一個有為的明君。
國家安逸久了,沒有內憂外患,最大的隱患就是貴族們不斷腐敗,不斷的獲取既得利益,至于百姓,對不起,那可不在考慮范圍之內。
宋戴公的改革,就是向這些權貴開刀。
不得不說他很有勇氣,刺殺國君這件事情可是太普遍了,不過他運氣似乎不錯,又或許這些貴族享樂慣了,懶得去干那些事情,又或許他們心中還存在一份仁義,約束自己不能去干弒君的事情,只要本身沒有什么兄弟子侄要奪位的,這件事情就不太可能發(fā)生。
宋戴公用正考父為相,施行改革。
正考父這個人,雖然是貴族出身,卻一向同情下層百姓,他的改革,就從發(fā)展農業(yè),改善民生入手。
說起來也簡單,施政理念就那么幾條:發(fā)展新農具,獎勵墾田,降低賦稅、不準釀酒,以及減少公共的開支等。
當然,這些理念執(zhí)行起來還是很有難度的,里面很多條款,都直指權貴階層,所以這個宋戴公,據說最后是累死的。
周平王給封的謚號“戴”,可見這宋戴公已經得到了很大的國際影響,戴這個字也成為值得稱道的好字,也就是今天戴姓的來源,宋戴公的改革可以看做是宋國的初次崛起。
宋戴公死后,長子宋武公即位。
宋武公一向以父親為榜樣,國家已經開始有一定的影響力了,那么怎么樣再擴大一點呢。打仗吧,這件事情宋國干得不怎么樣,沒有優(yōu)良傳統,于是他選擇了聯姻。
宋國的兩個貴族女子嫁給了魯國魯惠公,又生下了兒子魯隱公,這下子將宋國和魯國的關系緊緊捆綁起來,而要知道魯國和齊國正如日中天,并且關系密切,這一次,宋武公和齊國也取得了聯系,成為齊國的盟國。
獲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強大的盟友使宋國無人敢欺,國內的財富積累到達頂峰,卻惹來了少數民族的眼紅。
北方的狄人可不管你是什么來頭,就是齊國他也敢去惹一惹,打不贏就跑唄,搶到財富和女子那就是勝利了。
可是宋國的軍事那叫一個菜啊,據說只有幾千兵馬,對外還敢自稱雄師勁旅,如果不是齊國出兵把狄人趕走,宋國恐怕到此就要截止了。
宋武公這個武的謚號,是有些名不副實的,打的一場重要的戰(zhàn)爭,還是齊國幫忙搞定的,不如叫宋送公還差不多。因為他發(fā)現了結盟的好處,也發(fā)現了嫁女兒的好處,所以他又送了一個女兒給魯國。
宋武公的女兒仲子,又嫁給了魯惠公,生下的兒子就是魯桓公,就是那個被齊文姜戴綠帽子還被謀殺還報不了仇的主。
宋武公的兒子是宋宣公,這位爺也是奇葩,執(zhí)政理念沒看到,就看到他傳位的故事。
宋宣公和弟弟關系非常好,他臨死的時候對弟弟說,我和你相親相愛,比對兒子夷還要好,國家宗廟大事與其傳給他,還不如傳給你。
宋穆公,也就是宋宣公的弟弟宋和,即位成為了君主。
這本來是一樁佳話,宋穆公也還算是賢明,可是在嫡長子傳位的習慣已經根深蒂固的環(huán)境下,這一次的傳位顯然不是那么深思熟慮,成為宋國內亂的根源。
止戈為古
最近工作不穩(wěn)定,為生計奔波,更新也受了一點影響,我只能盡力碼字了,雖然也沒什么人看。 齊桓公不也是這么混出來的么,呵呵